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并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崭新的发展方向。辽宁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农业信息化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以陕西省为例,在调研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陕西实际,提出加快推进陕西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透过辉煌看福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萌 《浙江统计》2005,(8):32-33
改革开放,为福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国民经济以年平均12.9%的较高速度,持续25年平稳发展的趋势.但迅速崛起的福建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困惑",农业农村经济这块"软肋"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获得同步的"硬化",并日趋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羁绊.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可见,关注、研究、探讨农业农村经济,事关海峡两岸经济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和效果的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在保证农产品供应总量不断增长和多样化的基础上,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实现了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六大跨越.  相似文献   

5.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进而引发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当前形势下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个问题对于农村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内众多学者对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丰硕,而对财政投资力度与发展速度的研究文献较少。文章以发达东部地区为例,以C-D、CES和VES模型为基础,以C-D、CES和VES计量分析→σ测算→△σ/ΔK、△σ/ΔL测算→投资力度与发展速度为思路,论证发现:①东部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投资力度大,但存在投资力度≠发展速度的投资悖论";②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是影响现代农业建设中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试图从农业资源"双向"流动、农业产业链的"几何"效应来探讨现代农业的科技与人力资本的协调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郭茜 《统计教育》2007,(8):15-16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对策。四川达州市是一个农业市,农村经济发展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通过对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农村发展.2005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给新疆农村青年的回信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河北藁城考察农村税费改革情况时,提出"建设新农村,改变一些地方村容村貌差的状况".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重申,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议>特别指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无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根据<建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精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应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焦点,是收入问题,新阶段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几十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门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但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步子不快,远远低于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中,特别是把推进信息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内蒙古的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一五"时期以来,内蒙古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化应用广泛、做大做强信息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改善民生为方向,建设环境友好性和资源节约性社会,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发展机制,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与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不同,中国是"小农业、大农村"的社会,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联结在一起的."三农"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的世纪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城乡利益反差将越来越大,"三农"问题将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本文从制度上求解农村发展以带动"三农"解决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民、农业、农村,即人们常说的"三农"问题是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需要一定的过程,也需要诸多条件,其中之一就是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信息化发展能够在促进农业企业健康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加快农业产业的进步。经过多年发展,江苏省内已建立起多家农业网站,为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涉及农业领域各个方面的最新信息。但其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政策体系不完善、信息惠农亟待发展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设基础设施、建立政策体系、招宽涉农领域信息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村相融"一产"腾飞绘蓝图 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新村建设.在乐山成功迈进全省"千亿俱乐部"的豪迈征程中,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秀美乡村"主题,乐山"三农"工作成功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互动相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的好成绩,与二、三产业一起比翼齐飞. 以产业基地作为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始终是乐山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年,围绕五大主导产业,随着"一都四基地"的加快推进,乐山成功实现新(改)建茶园22.1万亩、林竹15万亩、蔬菜2.8万亩、中药材1.5万亩的目标任务,实现年出栏生猪新增14万头,总数分别达到105.8万亩、419万亩、89.9万亩、28万亩、387万头.  相似文献   

15.
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发展水平的高低关乎农业的提效升级和粮食安全,水对粮食生产贡献率达40%以上,"有收无收在于水"的农谚道出了水利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全球水危机背景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安徽省粮食生产虽然实现了"十连丰",但农业"靠天收"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只有居安思危,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才能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两型农业是重点.文章论证了碳税与发展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关系,对我国碳税和税制绿化进行设计,并提出和思考了相关的公序良俗、臻善财政配制和法律安排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和谐湖北"建设,这是推进湖北新阶段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围绕"和谐湖北"建设伟大战略的实施,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湖北现实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人文环境,以及面临的挑战.为此,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对构建"和谐湖北"的基本内涵、意义、问题、构想、对策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立足于评价"中部崛起"战略中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进展。文章首先给出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进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绩效进行了总体评价:中部地区"国家粮仓"功能持续提高,领先优势明显;"农业发展基础能力"、"农业产出能力"优势突出,"农业发展投入能力"、"农业现代化能力"相对滞后;河南是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我国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农村二、三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农业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体的传统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和综合经营转换,突破了传统的"农业一种植业一粮食"的运作模式.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发挥,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变化更快的市场供求关系相比,农业结构调整仍然滞后,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20.
当前,浙江绍兴已形成一批成长性较好、档次较高、带动效益显著的农业龙头企业群.同时其发展也存在着要素制约突出,技术创新优势不明显,竞争大于合作,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现提出加快基地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品市场化等建议,促进企业及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