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智华 《职业》2011,(15):64-65
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理念,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制度化,更需要人本化,它是一个智慧的结合体。单一的制度化班级管理向多元的人本化班级管理转变,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胡宏 《职业》2015,(6):106
在目前技工院校实习教学管理中,班级的管理主要依靠带班教师一人,学生人数多的班级,容易出现班级实习管理难度大、管理不能全面到位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效果,改变以教师管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的局面,本文引入了企业管理生产车间班组长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实行实习班级学生班组长领班管理的模式,把教师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变为教师垂直管理,学生直接管理学生的管理方法,延伸了教师对学生管理的空间和范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宇 《职业》2013,(23):54-55
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有问题和全面理解人本管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推进人本管理的构想和实施途径,以使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职校学生管理难度较大,而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班级。加强班级管理,把握班级管理重点,需不断提高管理艺术。关爱学生。关注生命,把班级管理也打造成一个生命化教育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人文管理中的“人”,包括读者和图书馆员.因此,图书馆人本管理既注重“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又强调“以馆员为本”的主观能动意识.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人本思想在图书馆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体现,即把图书馆管理的核心或重心放在对人的管理上.其目的在于通过培植人文精神、营造人文环境来充分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最终达到创新管理和创新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要在高校的实验管理中达到人本化管理的目的,就不得不对人本化管理的途径进行探索。本文从人本化途径的概述中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解决高校实验管理在实现人本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我国高校实验管理人本化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意义是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而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到班级管理方式中,则说明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应该以学生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本文简单介绍了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方式的内涵,主要研究了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方式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亚微 《职业时空》2010,6(8):34-35
提高部队的管理效能,做好部队的管理工作是全面提升部队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军校是培养部队军事人才的基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从人本管理理论的概念、内涵和内容入手,探讨了新时期人本管理在军校学员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崔雪梅 《职业时空》2009,5(5):35-36
人本管理是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遍的管理方式。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健身俱乐部缺乏人性化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和产生原因,提出了人性化管理方式在健身领域实施的方法,旨为提高我国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娅萍 《公关世界》2023,(1):104-105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和学校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班级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对学校教学及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班级管理核心在于沟通与协调各方,生成和谐而稳定公共关系,以此来确保整个学校的稳定有效发展。班级管理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班主任要着重于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路径,优化管理实践,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目的。本文结合公共关系学理论技巧,从沟通、协调及其它补充策略三个方面入手,探究班级管理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卢晶晶 《现代交际》2010,(5):214-215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直接影响下诞生了柔性管理的理念,较之刚性管理,柔性管理理念在顺应人性、尊重人格、理解人心方面更加有效,已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新趋势。本文将柔性管理理念引入大学班级管理中,启发管理者提高班级管理艺术,追求更高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谢思敏 《职业》2016,(20):58-59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环节。班级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班级的整体氛围,也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不仅要注重班级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讲求技巧和策略,还要结合学生实际,顺应时代发展对新时代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注重从细节之处体现个人带班的风格,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和较强的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靳翼 《职业时空》2005,(18):1-1
眼下各种以“最新”标签推出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真有点让人应接不暇,职业经理人也真有点无所适从。然而,管理实践中的冲突,甚至“恶性”事件又不时发生,有的甚至愈演愈烈。各行各业不少管理者经常处于管理冲突的焦虑之中。抓住管理中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或许是保持头脑清醒的良药,是改善管理的真招。笔者认为,情、理、法三位一体的人本式管理就正是这一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虽然这有点老生常谈,但还是不能不谈。“情”是人本式管理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指建立在人的情感需求基础上的管理方式,它主要包括人际之间,管理层级之间相互关爱、体谅、理解、尊重等内容。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和互相关爱。  相似文献   

14.
所谓的人本化管理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进行图书馆人本化管理工作中,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重要作用,注重管理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本文对图书馆人本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图书馆人本化管理对策,为提升图书馆人本化管理工作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模式中最先进同时也是效用最高的管理模式。它坚持以人为本,以德待人,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是最适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人本管理提倡根据员工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分配工作,从而达到每位员工都能各抒己见,各有所长,将自己的工作效率最大化,创建良好的"以德待人"的工作氛围。高校是最推崇"德"的地方,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运用人本管理方式,能弘扬高校的校风正气,让以人为本的观念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使"以德待人"的观念能得以传承发展,所以人本管理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彩霞 《职业时空》2008,4(5):127-128
人本管理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主要包括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要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可以说,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当前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要获得人本管理的最佳效果,除了依靠和尊重每一个员工以外,还要运用心理学中的双因素理论。  相似文献   

17.
郭海芳 《职业》2016,(14):58-58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与感悟,指出了班级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小萍  潘毅 《职业》2013,(29):45-45
班级管理就是指班主任为实现对学生的目标管理,为保证整个班级教学活动能协调开展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管理好班级有助于提高班风、学风,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简要谈谈班级管理中的“木桶效应”。  相似文献   

19.
人本管理理论作为对行为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等理论的超越,对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具有丰富的启示。以人本管理理论观照语文课堂教学,其呈现出价值取向上追求全面发展、主体上提倡多元化、方式上倡导自律自治、评价上注重多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教育管理机构,在知识传播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人本管理作为高校图书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就要从引入科学管理方法与技巧入手,结合当前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措施,发挥出人本管理的优势,提升图书管理质量。因此在工作中就要从明确图书管理重点出发,为读者提供优质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