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的前提是实现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参与旅游收益分配的途径有经济利益分配、就业、获得商机和经济利益补偿.  相似文献   

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已正式进入试点阶段,而收益分配又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核心问题。各地试点经验反映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面临政府部门是否参与分配、"成员权"的内涵界定不清、规划限制下不同土地权利人的利益难以平衡、收益分配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对入市后收益的分配和使用缺乏应有的监督和规范的管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角度,提出"一次分配基于产权,二次分配政府参与"、界定"成员权"的实质标准、对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确权颁证、以农业补贴和税收方式实现规划限制下不同土地权利人之间利益均衡、以条例规则规范收益分配、以行政规范监督政府和集体收益后的用途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条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所决定的。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不是与按劳分配相对立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 ,不反映剥削关系 ,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组织可以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和准则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短期旅游休闲形式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社区内经济、社区文化环境以及社区居民参与程度,对怒江州秋那桶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依托旅游项目设置型的社区参与模式这一新型社区参与模式,并总结其优缺点以及发展路径。结果表明:依托旅游项目设置型的社区参与模式与其他种社区参与模式不同,其主要通过大型项目组和项目管理小组共同明确细则来达到公平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形式无论是年薪制还是股权、期权激励,都只不过是收益分配的一种实现模式,模式的组合可以解决企业对经营者的代理成本、长短期利益、管理权大小的问题,但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即分配多少的问题,其关键是人力资本的收入要体现其贡献价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研究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安排,在分析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设计的原则的基础上,将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结构设计为补偿性分配、增值性分配、辅助性分配三个层次,进而提出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低碳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界定模糊、权责不清的现状入手,结合目前国内外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研究成果,提出低碳旅游系统相关利益者的内涵;通过对目前低碳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关系格局的分析,提出我国低碳旅游未来发展的系统利益相关者理想模式;在理想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共时参与模型和差序参与模型对低碳旅游系统具有代表性的四大相关利益者进行博弈分析,提出基于各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低碳旅游行为模式,使低碳旅游走向协作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西部6省市16个民族聚居地共1 112个有效样本,综合采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的定量研究工具,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参与到旅游经营,且大都从事吃、住、购等传统服务业,参与程度不深。居民对"经济增长、投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知名度"等正面感知强烈,对"劳动力培训、保护当地文化"的正面感知较弱,并且对"环境恶化、人口聚集、社会治理乏力"的负面感知强烈。在相关影响因素中,教育、家庭参与旅游开发、收入会引致个体明显的感知差异,而政治面貌、居住地与景区距离的影响则不明显。提高居民满意度应更侧重于旅游收益分配机制的改善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相似文献   

9.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在收益分配方式上,必然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现阶段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支柱.搞好收益分配,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一项重大而新颖、具有前沿性的研究课题,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很多。从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方式方面着手,在对常用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方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南省企业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方式进行了现实考察,提出了应该采用多种分配方式组合、鼓励自助分配方式以及鼓励技术入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了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理念以及几个基本概念,其中概念包括欠发达地区、旅游社区、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达与非发达地区农户收入与消费的水平虽然不同,但根据实际资料,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两类地区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费用支出进行分析,表明:两类地区收入与消费并无显著差异,收入与消费都呈上升趋势,收入与消费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职业农民由于规模庞大以及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其养老保障问题已经日益突出,而欠发达地区的种种不利因素又加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验与发展的困难,如农民收入低下与缴费能力弱、地方集体经济落后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能力低等。文章提出应当调整和改变当前改革的政策方向,即限制或控制各地的制度差异,在全国构建一个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负责的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面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对象以外的所有非工资收入从业者(包括职业留地农民、流动人口、乡村企业职工等),以彻底解决欠发达地区职业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于其现实条件,不可能很快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在农村生活。经济收入的提高也不会很快。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改善农民的福利水平,在农村建立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具体包括:从文艺、文化活动入手,提高农民社会文化水平;组建农村老年协会,增强农村凝聚力;减少农民支出,增加农民福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15.
甘肃农村贫困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甘肃各市(州)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高低相对地划分为经济较发达、欠发达和贫困地区,依据农村住户调查的详细资料和三类经济区农民年人均收入分布,分析计算出三类经济区的农村贫困线和贫困人口.结果表明:甘肃确定的农村贫困线太低,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近2/3的人被排斥在贫困线之外;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太高,占全省农民人口的近20%.  相似文献   

16.
采用1995—2011年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并对15个主要客源国市场潜力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受到客源国家的人口及其人均收入、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目的国旅游设施及人均收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在任何样本下估计结果显示,影响最大的变量是地理距离,影响最小的变量是收入差异;而其他因素则在不同样本下有不同表现的影响。未来需要加大力度积极引导和培育“潜力巨大型”的新兴旅游市场,进一步挖掘“潜力开拓型”境外重点旅游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7.
西部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古镇旅游热的兴起,西部欠发达地区古镇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古镇的旅游现状,然后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古镇旅游资源的特征以及发展旅游的优劣势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高等教育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发展和城市化可以减少收入不平等,而经济增长和失业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状况。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在缩小收入差距中的作用,高等教育资源应该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倾斜;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降低高等教育入学门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总体框架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社区参与。其中,社区处于核心地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决策、舆论监督等方面。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其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协调、引导等方面。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行是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其职能体现在投资方面。非政府组织是社区参与的外援力量。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当前,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基数比较大且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经营净收入存在下降趋势,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但增长不稳定,转移净收入占比同样较高但增长空间有限。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要建立惠及低收入人口的乡村产业体系,强化就业帮扶和人力资本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资产的资本化运作,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兜底保障水平,改善欠发达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增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