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西方接受美学的召唤理论来探讨中国古代戏曲的美学特征.认为中国古代戏曲以其叙事时间的跳跃性、表现空间的虚拟性和意念表达的象征性充分体现出它的召唤结构性特征,从而不断唤起观众的鉴赏期待,获得审美创造的愉悦.  相似文献   

2.
同工而异曲--中国古代小说、戏曲题材的相互为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题材相互为用现象的基础上,论述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古代小说与戏曲题材相互为用的三种类型进行了概括和论析.  相似文献   

3.
指出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独立的,又是受历史观念制约的;官方主流文化,宗教观念文化,都对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纵观中国古代1000余年的戏剧史,就是一部与各种哲学思想互相依存、密切联系的历史.儒释道思想交互作用于古代戏曲,使得古代戏曲出现了一个佳作如林、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戏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在文体形态上表现为场次安排、角色行当和叙事格局三个方面,普遍采用点线式结构,包括单线型、双线型和变异型等结构形态,在结构方法上体现出首尾贯穿、照应埋伏、一线到底和一人一事等方法。古代曲论家对戏曲结构的逐渐重视,使得戏曲结构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戏曲创作也呈现出繁荣景象。对戏曲结构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戏曲序跋体批评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的一种重要批评体式。建国后关于中国戏曲序跋体批评的研究主要有单篇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等几种形式。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文献整理、戏曲序跋的功用、戏曲序跋的理论价值评判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部全面、厚实、新颖的古代戏曲统论——读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许金榜在中国古代,恐怕没有任何一种文艺形式像戏曲那样拥有那么多的观众,从文人雅士到妇人孺子,没有看过戏曲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但封建统治阶级却视戏曲为小道末技,史书中没有戏曲作家的传记,《...  相似文献   

7.
"空灵"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至宋朝"空灵"的内涵不断丰富.结合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诗歌作品,探究其诗歌中"空灵"诗境的主要内涵,即在纯净、虚静、空荡的气氛中创造出具有自然属性的空灵;表达真性情、追求隐逸自由精神的主观空灵;追求空寂,充满梦幻而创造的无"灵"字的空灵;运用参禅悟道方式营造的佛禅空灵.  相似文献   

8.
明清女性主要以题写序跋的方式开展戏曲理论批评.在戏曲创作理论方面,其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刻画、情节结构和题材处理三个方面,尽管理论水平难以与男性理论家比肩,却独具女性特色,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参照普洛普对俄国民间故事的研究方法,本文对典型人物报道的故事情节进行了分离归类.14种不同的叙事功能组成了典型人物报道稳定的内在叙事模式,各类故事情节都是其叙事功能的衍生和组合.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模式复现了中国古代英雄叙事结构原型,为实现传播者对受众的思想召唤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空白”,作为一种符号,中国古代画论中称它为“无画处”。在中国山水画里,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形态,一种画境,是人们欣赏时“联想”与“畅神”的精神体验的空间媒介。因此,借用“空白”,表现“空灵”之境,被历代山水画家所重视。中国山水画始于晋。作为独立画科发展,以其空灵美的形态,赋予她无限魅力,尔后蔚然成风,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