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和结果是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表现形式之一.事物因果联系的特点是之一,就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也就是说,在同一关系中,作为原因的事物(或现象)和由它引起的作为结果的事物(或现象),在出现的时间顺序上是先后相继的.那么,有没有个别的例外,有的原因和由它引起的结果之间不存在时间顺序上的先后性,而是同时的呢?对此,哲学界的看法不完全相同:一种看法认为,一切因果联系都包含有时间顺序上的先后性,区别仅仅在于不同的原因与由它们引起的结果之间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不存在什么“同时的因果联系”;另一种看法认为,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一般特点,但并不是一切因果联系都具有时间的顺序性,作为前因后果这种一般情况的例外,有的  相似文献   

2.
<正> 前因后果,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这是因果联系的一个特点。对此,陈昌曙同志的《前因后果说质疑》一文(见1981年4月23日《光明日报》。以下简称陈文)提出了异议。陈文认为,“前因后果的观点在理论上是有困难的。”有哪些困难呢?陈文讲了三点。我想仅就这三点谈点不同的看法。第一、陈文认为,“因果关系是表示相互作用的范畴。既是事物之间的作用,总有相互间的某种‘接触’。如果只讲引起者(原因)与被引起者(结果)分为一前一后,不讲二者的接触,怎么谈得到相互作用?……承认因果关系表示相互作用,又不承认作用的发生要以作用者和被作用者同时存在为条件,是讲不通的。”这里,首先应指出,这段话前后偷换了论题。先说是“事物之间的作用”,因果关系是表示(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范畴,紧接着又说,引起者(原因)与被引起者(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悄悄地把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偷换为因果之间的相互作用了。把因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一回事,由此才导出所谓“承认因果关系表示相互作用,又不承认作用的发生要以作用者和被作用者同时存在为条件,是  相似文献   

3.
因果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逻辑哲学论》中的“因果律”命题廓清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的实质。与逻辑推理相比,因果律根基于两个经验事实在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即逻辑推理追问理由,因果原则探求原因,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原因——结果”这一对哲学范畴进行了考察,指出了“前因后果说”和“因果相互依存说”之间的相互矛盾。为了消除它们之间的逻辑矛盾,作者把因果关系和因果关系的载体作了区分。最后运用超循环理论解释了因果关系史上“鸡蛋因果”之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哲学界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由于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因果性”札记中的思想有所误解,导致了仅从现象层面、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来规定因果关系等诸多缺陷。通过重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因果性”札记,结合恩格斯其它经典论述,笔者概括出不同于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因果观:(1)探讨因果关系的客观前提是物质世界中“事物”之间的普遍的相互作用;(2)只有从"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出发,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才能揭示出因果关系的本质;(3)因果关系在本质上是原因系统向结果系统的转化,即因果的系统转化;(4)因果关系的系统转化是客观的,有规律的;(5)因果的同一性是这种因果系统转化的必然体现,只有从因果的系统转化观出发才能科学合理地解释因果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6.
因果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逻辑哲学论》中的"因果律"命题廓清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的实质。与逻辑推理相比,因果律根基于两个经验事实在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即逻辑推理追问理由,因果原则探求原因,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7.
原因通过一定的中介消失在结果中,是原因和结果这对哲学范畴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谈谈原因消失在结果中的客观性,中介性和必然性问题。一“原因会消失在结果中”和“结果在原因中消失”,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因果观的命题,说的是因果概念的辩证运动。列宁摘录了黑格尔分析这个命题的一段话以后指出:“‘因果关系的运动’实际上——在不同的广度或深度上被抓住、被把握住内部联系的物质运动以及历史运动……”(《哲学笔记》第170页)。可见,列宁并没有否定黑格尔的这个思想。这个命题中的“消失”,不是消灭了、不存在了的意思,而是转移、包含或蕴涵的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被认为是一个辩证的、深邃的哲学命题,学界对此的理解主要是祸福交替、祸福倚伏和祸福相因。《淮南子·人间训》中用“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说明祸福转变,是使用一个极端个案来论证一个普遍规律,忽视事情发生的概率、事件前后的因果联系和随机性。社会生活中的祸福关系可以归纳为马太效应、恶性循环、祸福交替和平平淡淡四种主要组合,实际生活中,前三种组合都不常见,平平淡淡才是现实生活的常态。同时,本文使用回归模型证明韩非子关于“祸福转变”的机理说明也是片面的。祸并不因福而生,祸福倚伏、祸福相因更不是一种普遍的因果关系。但不可否认,老子“祸福倚伏”的命题也具有积极意义,至少它是一种底线思维。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传统哲学,从先秦时代至明清时期,大多数(不是全部)哲学家都宣扬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确实值得深入的考察。在中国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谓“天人合一”具有复杂的涵义,今试加以剖析。一、“天人合一”成语的来历所谓“天人合一”,可以看作一个命题,也可以看作一个成语。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而这个成语则出现较晚。汉代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书《深察名号》),但是没有直接标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宋代邵雍曾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皇极经世·  相似文献   

10.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佛教中国化的起始阶段,亦是“中国佛教哲学”因果学说初步形成之早期酝酿阶段,而中国佛教哲学早期的因果学说既不完全等同于“印度佛教哲学”的因果理论,亦同样有别于隋唐时期及后世佛教哲学的因果学说。本文在深入具体分析《弘明集》与《广弘明集》等文本的基础上,对中国佛教哲学早期因果学说作出了新的诠释:其一、东汉末年苍梧太守牟子所撰写的《牟子理惑论》至晋代孙绰所作《喻道论》的完成即可被视为其理论建构之第一阶段,即“被动调适阶段”,以“善恶报应”为其基本主张;其二、慧远之“三世报应说”的提出,可视为中国佛教哲学早期因果学说理论建构之第二阶段,即“主动调适阶段”;其三、李师政之“因缘果报说”的建构完成,可被视为第三阶段,即“调适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因果关系的运动’实际上等于在不同的广度和深度上被抓住、被把握住内部联系的物质运动以及历史运动……”(《哲学笔记》第170页)。这一观点表明,因果关系是事物的“内部联系”,亦即本质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列宁还对此观点进一步作了具体阐述。他说:“一方面,应该从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对实体的认识(概念),以便探求现象的原因。另一方面,真正地认识原因,就是使认识从现象的外在性深入到实体。”(《哲学笔记》第167页)所谓“实体”是和本质、基质、自在之物等属同一序列的概念,而同它们  相似文献   

12.
"毕竟"语篇具有两种基本的语义结构形式:前因后果式和前果后因式。前因后果式的基本结构模式是三个语义项依次形成的"转折+因果"的语义链条,"毕竟"语义项是中心语义项,它与前项构成转折关系,同时又与后项构成因果关系。在语篇中,其中某一语义项常被隐含。前果后因式中,"毕竟"语义项是前项的原因。"毕竟"具有凸显原因的作用,"毕竟"语义项是上文或下文中情况或观点的原因,是对上文某一情况或观点的解释,或者是对下文中情况或观点的解释或推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违法行为不能成为因果关系中的原因,查找因果关系的目的不在于认定行为人的行为的违法性,而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联系。在坚持过错归责原则的前提下,适用相当因果关系说,但在确定因果关系时应考虑过错因素和原因力问题。对偶然的、间接的因果联系,不宜采取“全部负责”和“完全免责”理论,而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行为人责任。  相似文献   

14.
书刊简讯     
《哲学及其历史》Philosophy and Its History.By H.R.Smart(Open Court,La Salle,Illinois,1962.Pp.158.)英国《哲学》杂志1965年1月号评介说,本书论述哲学家的哲学史概念——而这个题目在目前一般为人所忽视。否认这个题目提出了有意思的问题,那会表明是学术上的近视。因为尽管哲学不是历史,但每种哲学观点都或多或少地揭示了它本身的“历史性”。作者评述了康德、黑格尔、狄尔太、克罗齐、柯林伍德、雅思伯斯、柏格森和罗素等哲学家怎样看待哲学史对哲学所起的作用。评介说,作者提问道:“当哲学史一般被说成是  相似文献   

15.
“苏格拉底问题”由“德性即知识”和“德性可教”两个命题所构成,围绕这两个命题存在着长期误解和以讹传讹现象。“德性即知识”不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而是源于亚里士多德转述而由后人“过度诠释”的“假命题”:“德性可教”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恰恰相反,苏格拉底原本观点是“德性不可教”。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曾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套用马克思的这一生动而形象的说法,我们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也许有人觉得这有些不伦不类,《手稿》并不是一部美学专著,而是一部经济学—哲学著作,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似乎还说得过去,怎么能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地和秘密呢?其实不然。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哲学观点的最初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的源与流,可以说皆由先秦诸子所奠定,《天下》篇作者以“以天为宗,以德为本”的精神,纵论天下诸子之学术;而且作者筚路蓝缕,《天下》篇也属中国学术史开山之作,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如此重要的作品,在作者和内容评价上历来却存在着重大分歧,自“五四”进入“疑古”时代以后,分歧更加明显。文章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有关《天下》篇著作权的两派观点与论据进行梳理,并且从提供新资料入手,将《天下》篇著作权重归于庄周;二是以惠施为例证,对以胡适为代表用“科学主义”评价名家而至今仍一统天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所谓“科学主义”的评价,不仅是对诸子思想的误解,而且是扭曲了中国哲学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讲授哲学都要提到二元论.但是,将二元论作为专题来深入研究的却并不多,在理解上存在一些混乱;对二元论的评价也颇失公允.本文力图从欧洲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二元论出发,对二元论哲学的理解和评价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一、二元论哲学是在一定意义上割裂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哲学学说关于二元论哲学,我国哲学界一般都根据苏联的罗森塔尔和尤金编著的《简明哲学辞典》,将其定义为:“认为世界有两个不分先后,互不相关,平行存在和发展的本原的学说”,并把笛卡儿认作这种哲学的典型代表.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大可质疑的.笛卡儿哲学,是一个以上帝、心灵和物质实体为对象的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三个实体.从构成体系的逻辑顺序看,他在普遍怀疑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并以此作为他所  相似文献   

19.
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同哲学上因果关系是个性和共性关系,但学界对个性、共性方面缺乏深入细致分析。除了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范畴外,其他哲学对于因果关系的看法,同样对侵权法上因果关系概念产生影响。在考察问题、考察方法、目的、功能和时限方面,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必然因果关系说之所以在理论和实践中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将哲学上对因果关系的理解照搬到侵权法中,忽视了后者个性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传统决策理论回避因果关系,纽科姆难题的提出构成了对它的严重质疑。同时,关于纽科姆难题的讨论推动了因果决策理论的进步。如吉伯德和哈珀基于因果关系的反事实理论为主观因果决策理论辩护;斯科姆斯不使用反事实理论,而在概率论基础上建构因果关系理论,并为主观因果决策理论辩护;索贝尔的决策理论是基于因果关系的概率性反事实理论;刘易斯则基于模态逻辑提出了因果反事实的观点。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使用因果关系来解决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决策问题。然而基于决策逻辑的这种共同基因,导致它们仍然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推进决策问题研究中关于概率、效用以及分区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