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遵循市场规律,依赖和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体系或经济方式。市场经济具有以下一般性特征: (1)明确的产权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独立的经济主体(企业)。明确的产权关系界定了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清晰的利益边界和权力范围,从而使企业,或西方经济学中所称的厂商(firm)能够单独地享用其参与市场活动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并能够对错综复杂的市场信息及时地作出灵敏反应。这样,企业在经济利益的内在激励下会将资源作最价值的使用和配置,生产社会最需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迫切需要从理论和方法上寻求计划与市场这两种机制之间的新的平衡点。以往对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的理论探讨,多局限于静态的经济分析,而且视角均是针对客体经济。这种研究方法极大地限制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文试图从动态的角度,对计划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结合方式进行新的透视。在经济分析中所述的时间眼界,是指各经济主体在决策时纳入考虑的时间区间的长度。一般来说,经济主体的时间眼界长,其决策便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否则必然是“短平快”的经济行为。计划者的时间眼界与市场竞争者的时间眼界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党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主要强调计划经济或以计划经济为主,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或市场调节相结合;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主要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过程,就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逐步认识和遵循中国社会发展规律,逐步实现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化解经济全球化风险,抑或防范经济下行负面影响,根本出路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市场发育不够充分,政府职能深度转变难以一蹴而就,加上传统发展路径潜藏风险的消除需假以时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还面临诸多制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以全面规范"有形之手"为突破口,为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提供逻辑的可能;以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支撑点,为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提供加速的动力;以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为发力点,为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提供应有的秩序。  相似文献   

5.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二十年代末在苏联逐步建立起来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及其理论,在二次大战后移植到了东欧各国。这种体制虽然对东欧国家治愈战争创伤,恢复经济起过重要作用,但为时不久便暴露了种种弊  相似文献   

6.
罗云平 《兰州学刊》2002,1(5):45-46,36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 ,在人类经济活动中都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各国经济运行的实践证明 ,将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绝对割裂与对立的做法 ,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中是有害的。本文拟对单纯市场调节和纯粹计划调节的失效到两种调节方式结合兴起的简单历史回顾 ,谈谈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相互结合的重要意义。一、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衰落和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兴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发展 ,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 ,他们已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 ,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7.
刘刚 《天府新论》2019,(4):8-11
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与网络空间的发展高度相关。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网络空间的发展。由于目前的网络空间更多地表现在服务业领域,而不是工业领域,它是否属于工业革命的范畴还有争议。但我们认为, “工业革命”一词已经属于一个与科技革命及其产业化相关的概念,与科技革命及其产业化是否发生在服务业还是制造业无关。在Web 20阶段,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为我们发展数字和智能经济奠定了数字生态优势。因此,基于网络空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计划与市场:马克思的贡献与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既不是市场社会主义的倡导者 ,也不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倡导者。相反 ,他主张用“自由人的联合体”来代替国家和市场。他看到了国家和市场的巨大历史作用 ,也看到了二者的局限。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国家和市场都不可能消灭。但他的有关分析 ,曾经有过重大的历史作用 ,在今天仍有重大的认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体现这一特征的经济运行机制。相对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来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变量,其变化的客观依据就是现实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离开这个基点,新的经济体制不是难以确立,就是不能取得预期的运行效果。然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方式又不是一个被动的变量,确立一种好的结合方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形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形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刍议徐志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社会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经济的发展,因为总是先有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关系,然后才有与之相联系并建立在这种关系之上的政...  相似文献   

11.
自亚当·斯密以来,不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一致认为:资源配置只能由在市场上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即通过各种产品价格在市场上上下波动的调节作用,造成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企业只是被市场引导着进行投入产出的实体,而政府则只应起到“守夜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具有行政命令性质的指令性计划,对于灵活的、不具有强制性的指导性计划如何制定,如何执行,还有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力图从指导性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一角度,对上述问题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下高教资源配置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作为第三产业,从事着准公共产品的生产。由于教育规律的作用使这种生产具有不同于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完全的计划经济或完全的市场经济对高教资源配置都缺乏效率。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教资源的配置方式只能采用“混合经济”模式,即宏观上以计划经济为主、微观上以市场经济为主实现高教资源在高校内部的调节配置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经济不能没有计划,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必须发挥市场的作用。如何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以发挥其合力,这是时代交付我们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我国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力求将两者结合起来,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是,距离这一问题的解决仍有一定的距离。实践告诉我们,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有结合的必要性,但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矛盾。不认识这些矛盾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就难以实现两者间的内在耦合,而所能做的只能是捏合、凑合。本文拟从矛盾分析的方法入手,探讨两种机制的内在耦合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演化出市场与计划模式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着眼于微观 ,计划经济着眼于宏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注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依赖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社会主义国家注重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 ,依赖计划对资源进行配置。由此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 ,被我们看成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分水岭。事实上 ,市场与计划模式的出现或选用 ,是经济学发展历程中 ,围绕如何选用有限资源生产有价值商品并对其合理分配而发生的 ,即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找平衡…  相似文献   

16.
17.
论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与政府行为方式的联动转变顾松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联系热点议难点,透过难点析疑点,我认为,把握发展是核心、改革乃动力的关系,并从当前体制转轨的现实出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历史上存在过的三种资源配置体制:互惠体制(习俗体制)、再分配体制(指令体制)和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及社会功能的梳理,表明历史上三种体制严重对立时,经济社会必然失衡,三种体制互补和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基础。对建立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要注意避免陷入市场社会,完善市场体制意味着要重塑再分配体制和培育互惠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上述三种经济体制的有机融合和平衡统一。  相似文献   

19.
经济改革的目标取向,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推进计划——市场双向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调整改革思路,既要反对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乌托邦”,又要反对另一种排斥计划调节的“市场乌托邦”,从而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上海和南京房地产市场的比较 ,两地房地产市场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上海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大交通框架已经形成 ,为城市化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硬条件 ,而南京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尤其是大交通框架建设滞后已构成城市化和房地产业发展的瓶颈。南京在健全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 ,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规模扩张、品质提升与品牌塑造、全程策划和销售代理、房地产企业的产权改革等方面 ,可以更多地借鉴上海的经验。今后 ,沪宁两地的房地产开发 ,不仅要创造楼盘的个性 ,更要注重相邻楼盘的统一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区域性 ,真正创造物业的文化价值。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必须实施大规模的企业购并和资产重组 ,不断提高房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同时 ,健全和完善土地市场 ,改革房地产市场管理体制 ,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