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民族融合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关于民族的历史过程的学说。在我国,由于民族融合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从而长期以来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禁区。随着学术环境的改善,学术界关于民族融合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并不断深化,基本接近于恢复民族融合理论的真实面目。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的深入,对于全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现状和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关于民族融合理论的探讨中,《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发挥了阵地的作用。它在1988年第2期、第4期、1989年第1期先后连续发表了一组(4篇)有关民族融合理论的文章,如蔡运国同志的《社  相似文献   

2.
民族融合问题是过去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和理论研究,现在大家已基本一致地认为社会主义时期不是民族融合时期,而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时期。这一认识从总体上来说是合乎实际的,完全正确的。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还有这样一些问题需要回答。比如社会主义社会为民族融合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条件?这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时期是过去受压迫的民族完全解放的时期.是确立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时期,是逐步消除民族间相互猜疑、隔阂和不团结,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是必然的、客观存在的,但决不能据此就把社会主义时期看作是民族融合的时期.我们必须树立民族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思想,做好民族工作,促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倡导者和杰出的领导人之一。957年他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他关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光辉思想的生动纪录,是我们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文献。今天,重温《讲话》,尤其是其中有关民族繁荣与经济改革的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和认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导民族地区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尽快改变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促进各民族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同志一生为中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作出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几十年间他具体地领导和组织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重大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他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实际紧密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特别是他关于民族区城自治,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等方面丰富系统的理论思想,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民族融合的共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或一种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枯萎、死亡;而当它同许多或几种植物共同生长时,却长得生机勃勃。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在社会生活中,这种现象是同样存在的。民族融合就是共生效应的一种反映。 所谓民族融合,是指一切民族经过长期交往,互相学习和影响,相互依存,民族差别逐渐消失而融为一体。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民族融合创造了必要条件,民族融合又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上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继续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加强和完善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繁荣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人民富裕,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和整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民族同化涉及理论和现实,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过去我们曾在这个问题上犯过错误,吃过大亏,所以多年来为人们所竭力回避,以至于理论界现在一般也不多提民族同化了(因其太刺激民族感情,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同志对此格外反感),而代之以“民族融合”这个词。诚然,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进一步繁荣发展时期,根本不存在民族同化、民族消亡问题。但  相似文献   

9.
周总理十分关怀各兄弟民族的繁荣发展,他老人家在《讲话》中指出:“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是对民族繁荣的很多不利的条件。我们必须把这些不利的条件逐步地去掉。要去掉这些不利于民族繁荣的条件……就必须实行一个根本性的措施,就是进行社会改革”。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比任何制度都优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有民族繁荣”,我们西藏发展的历史证明,总理的讲话非常正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给各民族带来繁荣和幸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理论观点,不仅在内容的表述上言简意赅,而且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过程中,民族和民族关系两种发展趋向的辩证统一规律。这个理论观点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实践,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民族和民族关系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时期,当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后,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虽然还会长期存在,但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有同志认为是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有同志对此持有异议,认为是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提高我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的认识,努力完成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任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族作为一个客观存在,有其发生、发展、直至灭亡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族体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民族作为客观存在,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另外,社会主义制度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问题。”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原则,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党和国家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三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决国内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深刻地揭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主题就是主体要求、主旨要求和主流要求,是民族工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是发展和团结两手抓,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全面指导民族工作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三论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文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论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文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戴庆厦1988年,我发表了《再论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文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一文(载《民族研究》1989年第5期),重申了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民族语文繁荣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论述了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民族语文...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同志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是不 平衡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今天还存在”。要把我们的 国家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我们各民族“需要共同努力”,“把我国各民 族经济、文化事实上的不平等的现状,逐步加以改变”,“逐步消除掉”。 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是马克 思主义民族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解决 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之一。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无产阶级专 政、建设社会主义、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萃与信息     
费孝通谈民族共同繁荣问题 费孝通先生说:我们要吸收世界各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我们大概要找一条社会主义时代民族平衡、共同繁荣之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是受不了的。发展水平不同的民族要生存和繁荣,还得靠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承认民族间经济文化上的差距,而主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这和资本主义主张起点不同的民族自由竞争是根本不同的。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条路子。只要是我们这块土地上的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成员,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我们不要民族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一直拘泥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消灭商品生产的设想,把商品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异已力量”。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少同志对党中央提出的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又要“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觉得不好理解。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要发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很  相似文献   

19.
彭英明、唐奇甜二同志在《民族研究》1981年第1期上发表了《民族问题及其实质浅论》一文,就当前大家共同关心的民族问题的概念、实质、分期、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等理论问题作了探讨,读完之后,颇受启发。这里就文章中的某些观点,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由于研究不深,难免有不当之处,请作者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直存在的。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各部落、氏族间,就存在着相互间的交往与融合。进入阶级社会后,这种关系有了更大的发展。夏、商、周三代,都是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对于这样一个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