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主体间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本质属性,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性的、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以"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主体间性是不同于主体性的、在教学中以师生共同面对的客观事物和认识对象为依托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规定性。交往是师生主体间关系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主体间关系的核心,师生间建立主体间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单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只有主体间性才能还给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发展市场经济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人成为经济主体。但主体的生成不是自发的 ,也不是政府自上而下所赋予的 ,而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这就要求增强人的主体意识 ,如独立自主、自由平等、进取开放和能力本位意识 ,使人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身份和地位 ,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地行使自己的主体权利  相似文献   

3.
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优化主体结构,包括优化主体思维结构,主体知识结构,主体自我意识,主体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所关注的中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教育中, 高校教师为主导,大学生为主体。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大学生是具有时代气息的发展中的 人和高校教育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这一主体的积极性,需要转变旧的传统教育观念。教育 管理少一些“政气”,课堂上多给学生留一片主动参与和交流的空间,以培养新世纪素质全面 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主体价值是经济与道德相统一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和道德是作为主体的人所特有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不论是经济还是道德 ,抑或是二者的关系 ,都不能离开人 ,都不能外在于人。经济和道德的统一在于它们各自的共同的主体指向 ,在于它们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推动了主体人的需要和发展。因此 ,经济和道德相统一 ,归根结底是以主体人的价值作为其基点的。  相似文献   

6.
构建人水和谐的水伦理是破解全球性水危机的重要理论前提。人与水的关系主要有三大类型:即被动地依附和顺从关系、任意地征服和冲突关系、自觉的伙伴与和谐关系。第一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源于先民们形成的"以水为本、以水为师、人水合一、和谐共生"的水伦理观念,它是建立在前现代以主张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为特征的自然客体中心论哲学基础之上的;第二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是与人水交往中缺乏水伦理密切相关,而这归根结底是由近现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单一主体中心论所致。建设第三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有待于重构水伦理。后现代生态中心主义主张人们对水要怀有敬畏平等之心、履行关爱之责的水伦理观。但是,其赖以建立的泛主体论哲学依然难以彻底解答水伦理何以可能的难题;只有倡导和坚持以"主体—客体—主体"为关系结构的唯物主义交往实践论,方能合理构建起当代水伦理,进而为倡导人水和合、协同发展的水伦理走向实践,提供合法性、合理性和持久性支撑。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人学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80年代兴起的中国人学思潮开始冷静地、理性地向学科建设转向之际,邓小平人学思想为当代中国人学科学的建立提供了契机。本文探讨了邓小平人学思想的起始,提出了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统一及事实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真谛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而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都看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看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把认识的主体看作精神性的存在,把认识的客体看成是精神性的主体之所创造、旧唯物主义把主体仅仅看成是认识者,没有看到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而把客体仅仅看成人直观认识的对象、没有看到客体也是人实践的对象。本文在整理马克思主义学说思想基础上以实践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区别旧唯物主义提出的"能动性"为着眼点,加以论述,确立实践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以丰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尝试"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的思维视野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同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人的科学认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把实践党的宗旨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统一起来,从操作层面指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途径。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在推动主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0.
实践本性决定了人的主体存在 ,教育实践以主体人的发展为核心 ,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最高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主体间的交往实践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 ,与教育者一样具有主体的角色 ,是交往的一方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日语主语在日语语法中的地位常常受质疑,而主题作为句子成分的作用被过分强调。主题是与述题相对应的概念,属于话语语法的范畴,主题与主语不是同一层次的语法概念,在一般的句子成分分析中不宜采用主题的概念,为了避免“主题”术语带来的尴尬,笔者提出了"は主语"和"が主语"概念,并仔细分析了两者不同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发展观都有自己的发展主体问题,发展观主体的界定决定着一种发展观的本质。科学发展观改变了传统发展观的思维模式,把发展的主体赋予了人。首先,人是科学发展的目的,发展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次,科学发展观尊重人的创造性,用人自身的发展来衡量社会经济的发展。再次,人还是发展的动力来源,是科学发展观的动力主体。最后,人在实践中的行为和决断决定着发展,人在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人也要为发展的走向和后果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尽管具有政治性、思想性,但并非政治理论学科。其宏观定位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过程的规律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施者的教育能力培养。如何对他人施加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微观结构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以研究我国社会各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培养学生从事不同社会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能力为目标,重勘学科边界,并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知识为核心,重建由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构成的新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内容或基质在一般的主体性提倡中仅仅是想象中的抽象物,这样的"主体性"在现实世界是不充分的,对普遍主体性的肯定及其对人性之质的回答都具有形而上学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现实"主体"既包括对理想人性的最大实现,更是指意识形态宣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后者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对主体。"交互主体"的提倡不能否认不平等的主体间关系,特别是在政治主体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在多重身份的主体存在状态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他律"活动变成"自律"的自愿自觉活动,是主体性实现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推进高校学科建设中要素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建设是提升高校整体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识。本文探讨了高校学科建设要素的构成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学科建设中的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作用及功能,提出了推进学科建设中要素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合伙的法律地位之争由来已久,学者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合伙是否符合传统的民事主体的建构。作者认为,是否确立合伙的法律资格取决于其契机是否已经出现。为澄清合伙的法律地位,我们首先考察了民事主体的历史逻辑,以为合伙法律上的“正名”提供法理依据;其次讨论了合伙的发展过程,表明目前组织体形态的合伙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通过对合伙的实体性进行法律分析,指出合伙是与自然人、法人不同的一种社会存在形态,确认其第三民事主体资格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合力:"主体-主体"活动的协调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主体共存的现实状况,使协调工作难度增大.本文建设性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主体"活动的相互协调的机理问题,进而探索了形成"社会合力"的若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的学科具有结构性和亚群体性。高等学校学科发展形成特色便是这两种特性的逻辑要求:学科结构体系的特色可以促进学科“共生”和“互动”;学科“亚文化”的特色也可以促进学科“互动”。学科特色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支撑和保证作用,是构成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学科意识僵化的情境下,文艺学学科建设应该认清过分强调学科意识的弊端,努力寻求文艺学研究中的问题,更加关注提问的方式,加强方法的结合和转换,走综合研究的路子,从而有效突出和深化问题意识。研究认为,问题意识的强化有助于打破已有的僵化的学科意识,拓展文艺学的研究视域,建立独立清醒的学科意识,而独立的学科意识反过来又能增强文艺学学科的吸纳能力;问题意识与学科意识相辅相成、有效互动才是推进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主谓谓语句是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汉语主谓谓语句的五种基本类型都能在汉语历时语料中追寻到其萌芽、使用和发展的轨迹。他们之中最早的在春秋战国时已开始出现 ,在处于近代汉语早期的唐五代大都普遍使用开来 ,而发展到明清时代则已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