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市民社会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论—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雁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3):104-113
本文认为 ,中国正面临着城市社会的来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 5 4%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接近 35 % ,沿海一些省份已经达 4 6 %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经验 ,城市化每 2 0年左右翻一番 ,在未来的 2 0年左右的时间里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可能或超过 6 5 % ,这预示着中国将进入城市社会 ,并朝着后工业社会关系转化。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过程。关键是 ,社会整体现代化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伴随城市社会的来临 ,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市民社会的形成将成为必然 ,这是人的社会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认识这一社会转型的本质属性 ,并能够超前预见这一社会关系的特质 ,对于认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建立了与单位制相适应的传统社区福利模式,该模式以单位福利制为主体、民政福利和社区福利服务为补充,满足了当时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随着中国进入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期,传统社区福利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将要建立的社区福利模式是一个社会化、开放型的福利体系,它以社会化福利机构和项目为主体、以经过改造的国家福利和职业福利为补充。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近代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社会基本经济关系的变化 ,导致了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 ,不仅体现在由封建性封闭结构向近代资本主义开放结构转变 ,而且也体现在传统的等级职业结构为近代以来新兴的功能职业结构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5.
0年代以来,日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深度和广度,令前些年还沉浸于“日本神话”中的人们瞠目结舌。如何把握日本社会结构的这种变化及其发展前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分析战后日本社会结构的原型入手,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变化的原因和程度,最后对其发展变化前景进行展望。一、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日本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战后以来日本的社会结构曾发生过深刻而剧烈的变动。战后初期,美国出于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主义势力,使日本不再形成对美国的威胁的目的,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包括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教育在这三种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教育塑造特殊的地理空间并牵引地理空间拓展;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居住空间并加剧空间分异;教育生产了商业空间和产业空间.从教育的视野解读城市空间的变迁是研究城市空间变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利益关系形成与社会结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 早在几年前,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说法,叫做"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尽管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利益博弈"这个词,但将其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将一个时代冠之以"利益博弈的时代",是有一种特殊的含义的.我觉得这对于认识我们当今的社会生活,是一个很必要的判断.现在我们社会中的许多现象,都是与这个背景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在21世纪头20年将会大大加快,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也将出现新的变化。本文通过简要地介绍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整体情况,从而来阐述西北民族地区这一特殊的地区的社会阶层结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希望能为研究当代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提供一种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包括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教育在这三种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教育塑造特殊的地理空间并牵引地理空间拓展;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居住空间并加剧空间分异;教育生产了商业空间和产业空间。从教育的视野解读城市空间的变迁是研究城市空间变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城市家庭社会网络的现状和变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安琪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2)
本文以中日合作课题“中国都市和农村社会变迁的实证研究”(都市分课题)对上海800户家庭的抽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城市家庭社会网络的现状和变迁特点。作者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家庭社会网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既是1949年中国家庭制度发生质变以来的延伸,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变革、组织功能分化和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等社会转型的折射。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贫困、社会分化、心理失调、以及环境污染等城市社会问题也逐渐浮现,而有效的缓解以上问题是城市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解决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载体,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相关,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互提升。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和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历程,充分显示了这样一个规律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依靠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又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加强。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并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和规定。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偏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偏向指政府在投资取向、财政分配、价格制定、土地利用以及其他政策的制定上均有利于城市,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合理的向城市倾斜,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问题,它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化进程。纠正城市偏向应采取的举措为:政府应改变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给予农民和农村合理的信贷支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和福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启动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的转型与国际金融危机碰撞后,危机前的民生问题在危机后更加严重,转型更加紧迫,更需要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中心的社会法作为阻隔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的防火墙发挥作用。为此,需要对社会法的若干问题重新思考,例如,对用工成本应当作广义理解,并对以不正当转嫁为特点用工成本负担结构做出调整;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不宜单项突进,而应当整体进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与农民的非农就业和社会保障同步联动。 相似文献
16.
I.IssuestoBeStudied AccordingtoAndrewWalder,thedegreetowhichworkersrelyonanenterprisedependsonhowlargeaproportionoftheirneedsismetbytheenterprise ,andwhetherornotalternativeresourcesexistoutsidetheenterprise .Beforetheadventofreform ,labor employmentrel… 相似文献
17.
《Russian social science review : a journal of translations》2013,54(2):35-56
Analysis of Soviet village life today permits us to identify the point to which it has historically advanced along the road of socialist reorganization and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prism of this analysis it becomes possible to look into the future of the socialist village as well and to determine its most important needs. The progressive changes in farm production and the entire way of life of the peasants is a resul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nin's plan for cooperatives and of the tremendous creative work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countrysid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road program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created an economic and social potential that forms a dependable base for accelerated improvement of the village and allows new tasks to be posed and fulfilled. They are formulated in the documents of the Twenty-fifth Congress of the CPSU and in the Central Committee decree, "O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Interfarm Cooperation and Agro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in the materials of the October 1976 Plenum. 相似文献
18.
Proponents of the view that social structures are ontologically distinct from the people in whose actions they are immanent have assumed that structures can stand in causal relations to individual practices. Were causality to be no more than Humean concomitance correlations between structure and practices would be unproblematic. But two prominent advocates of the ontological account of structures, Bhaskar and Giddens, have also espoused a powers theory of causality. According to that theory causation is brought about by the activity of particular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case, individuals of some sort. Consistence would demand that structure be those individuals. But neither Giddens nor Bhaskar wish to reify structure to the extent that would fit it for a role as a powerful particular. If only human beings can be powerful particulars in these contexts, the only way that structures can be real must be as properties of conversational (symbolic) interactions. Human action is social just in so far as people direct themselves to engage well in joint activities with others.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的发展,城镇用地的扩张,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导致了新的社会群——失地农民的出现。本文在分析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基础上,论述了建立与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保护失地农民的必要性及其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