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拉伯世界的世俗主义是受西方的影响而产生的.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是阿拉伯世界世俗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首先在阿拉伯基督教信徒中间产生,并为阿拉伯基督教信徒和穆斯林共同发展.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世俗化运动,使作为非阿拉伯国家的土耳其以其世俗主义模式影响了阿拉伯世界,很多阿拉伯国家随之走上世俗化道路.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现代伊斯兰主义兴起,作为非阿拉伯国家的伊朗以其伊斯兰革命影响了阿拉伯世界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发展.作为对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回应,阿拉伯世界的世俗主义进入了第二阶段,福阿德·宰凯里亚的思想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宗教的世俗化与宗教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而它的神圣化与世俗化是对化解不开的矛盾.宗教的本质要求宗教神圣化,而其世俗化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可能完全世俗化,当宗教世俗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又会要求尊重其神圣性的一面.极端的宗教世俗化必然会导致极端的宗教神圣化,这就是现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产生的内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中国的宗教发展迅速,许多民众选择信教,宗教的问题成为一个热门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信仰状况的描述和对佛教与基督教中国化过程的分析,认为中国民众的宗教信仰存在世俗化的特点.这一信仰世俗化的特点是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一个原因,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宗教的世俗化?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关系到对于宗教世俗化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文中通过对宗教世俗化这一概念的探析,认为宗教世俗化是宗教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将不会导致宗教的消亡,相反,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并将继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的功利性伴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各种形式存在。现在大学的世俗化与大学的功利性一再被很多教育学界的专家提起,大学的本质的变质被很多学者讨论。世俗化的开始与现在演变的功利性让大学失去了原貌,让很多大学为了自身的利益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帜,做着违背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还原大学的本质是我们一致追讨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盛睿 《阿拉伯世界》2014,(3):108-120
土耳其是第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伊斯兰国家。中产阶层形成至今约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其成员组成由最早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官僚阶级和军人、到现代土耳其时期的小商人、知识分子等。大多数中产阶层自身建构为欧洲身份认同,喜欢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在98%都是穆斯林的土耳其,这部分中产阶层坚持推行世俗化发展道路,支持国家加入欧盟和深化与美国的传统盟友关系。中产阶层不仅是民主化的推动力,而且是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1世纪以来,土耳其经济稳定的增长使中产阶层占有比例不断扩大,以至于土耳其成为西方大品牌竞相投资扩张的热土。在当代土耳其,中产阶层与现代化已经融为一体,他们教育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的文化特征,对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中产阶层是决定土耳其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宗教的世俗化与宗教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而它的神圣化与世俗化是对化解不开的矛盾。宗教的本质要求宗教神圣化,而其世俗化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可能完全世俗化,当宗教世俗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又会要求尊重其神圣性的一面。极端的宗教世俗化必然会导致极端的宗教神圣化,这就是现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产生的内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古代神话的古籍中有许多关于神人的记载,而西王母是对后世发生影响最大的一个神话人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王母的形象在其流传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重大演变,由《山海经》中的“怪神”化为《穆天子传》中的“人王”形象,再到《汉武帝内传》中的丽人神仙.本文将沿着西王母形象的演变轨迹,对中国古代神话世俗化演变的基本趋势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世俗化过程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迁,近20年来已有大量的研究与描述.就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而言,最突出的变化表现为世俗化倾向的形成以及与其他阶层青年的日益趋同.无论是主动的适应还是被动的应对,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事实上已经操纵着当然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阿拉伯22个国家和地区中,沙特、约旦、摩洛哥等都是君主政体,它们的相同点是国王们都握有实权.不同点是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无议会、宪法,国王的权力不受限制,他是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而其他国家都有宪法,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的权力受宪法限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经济全球化在阿拉伯国家引起了巨大反响,它们的经济条件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少数仍处于经济困境中的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一种强大的压力.现在大多数的阿拉伯国家都在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把握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在阿文中,贝都因人一词的意思是"逐水草而居的人",中译名有"贝都英人、贝杜因人、贝督因人"等.本文所指的贝都因人主要是指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以及北非沙漠、荒原、丘陵和农村边缘地区的游牧和半游牧的阿拉伯人,他们身材颀长,鹰钩鼻,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粮食价格高企的背景下,阿拉伯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为各国粮食供应短缺、粮食外贸依存度增加、以及粮价持续走高。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确保粮食安全,阿拉伯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联合制定了阿拉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准备走农业一体化道路,但却面临着人口增速过快、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地位遭受忽视等多方面挑战。笔者认为,解决阿拉伯粮食安全问题是系统工程,既有技术性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但关键在于走联合保障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粮食价格高企的背景下,阿拉伯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为各国粮食供应短缺、粮食外贸依存度增加、以及粮价持续走高.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确保粮食安全,阿拉伯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联合制定了阿拉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准备走农业一体化道路,但却面临着人口增速过快、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地位遭受忽视等多方面挑战.笔者认为,解决阿拉伯粮食安全问题是系统工程,既有技术性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但关键在于走联合保障之路.  相似文献   

16.
应阿拉伯文化学会的邀请,史希同教授和我出席了于2003年9月25日至9月26日在黎巴嫩贝鲁特布里斯通饭店召开的该学会第九届年会.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同属天启宗教,有共同的"先知传统",有共同的历史责任.历史上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既有冲突、矛盾、对立的一面,也有和平相处、彼此尊重、相互依存的一面.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和谐共处的历史经验,可为当代建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和谐关系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