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直立人是指已能直立行走,并懂得制造石器的早期人类。古人类学家们根据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推断:大约将近200万年之前,此地长期生活着一支直立人。他们繁衍进化,很可能从这里走出三峡,走向华夏乃至走向亚洲。  相似文献   

2.
黄河奔腾到内蒙西部深情地拐了一个弯。这里地势平坦,水流缓慢。黄河便造就了举世闻名的塞外绿州——河套平原。这里蒙汉杂居,和睦相处。由于土地肥沃,蒙汉人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无论蒙族还是汉族,他们都自称“河套人”。  相似文献   

3.
·“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上为何很少见到帐房了?“驮着帐房走四方”已成过去。·“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上的羊群怎么变小了?从以羊聚财到以羊生财。·“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草原和牧民不再只是旅游者的风景,他们也走向地平线...  相似文献   

4.
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把最后一滴热血,洒向了这片从僵钝中醒来的土地。她用鲜血在我们心目中,染出一面鲜红的旗帜。她,就是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妇女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回族先烈郭隆真同志。郭隆真,原名郭淑善,又名林一(林逸)、五十五年前的清明时节,她在一片铿锵的镣铐的撞击声中;在一片震憾人心、慷慨激昂的呼号呐喊声中,  相似文献   

5.
月会 《民族论坛》2004,(8):17-19
从土家山寨里飞出的“百灵鸟”——李群霞,蜚声歌坛近20 年。她优美、甜亮的歌声醉倒了无数歌迷,她执着追求艺术的精神更是让人敬佩。近日,笔者来到湖南省歌舞剧院,采访了这位少数民族优秀女歌唱家,被她为艺术而奋飞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 一    吉首市河溪镇山青水秀,风景优美。一条小小的溪河沿镇而流,镇上店铺林立。李群霞就出生在这里,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育有四个儿女,李群霞是他们的三女儿。小群霞出生的时候,河溪镇连年干旱,田间颗粒无收。又遇上政治风暴,更是弄得人心惶惶。为了生计,许多人家都紧锁大门,远走他乡乞讨为…  相似文献   

6.
(一)  让我从哪儿开始讲述这个伟大而又悲壮的故事呢?这个故事比大海更悠远,比草原更辽阔。  相传,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了天火,并把知识和技艺传授给人类,而他自己却被牢牢地钉在高加索山顶的峭岩上,本文的主人公也有着与之相似的命运。所不同的是,当她身患尿毒症被钉在死亡的十字架上的时候,有无数双手伸向了她,他们搀扶着她,用诚挚的爱心温暖着她,鼓励她战胜病魔,战胜死神。她与他们的缘份,铸就了她人生的第二次生命。  ──摘自作者采访日记她叫杨翠银,1963年10月出生在湘西花垣县麻粟场镇沙科村的一个教师…  相似文献   

7.
——他们没有高等学历,他们没有丰厚的收入,但是他们是真正的男子汉。 ——他们钢铁般的意志永远激励着我,督促着我,让我向军人看齐。 ——从他们那儿看到了拼搏进取、勇争第一的精神,这些都将成为我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走近军人,我发现他们不再只是一个象征,而是活生生可敬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8.
行者 《民族论坛》2001,(1):37-37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传说有沉鱼落雁、闭花羞月之容,盛名古今。然而,她的盛名,并不单是由于她的美貌,更是由于她勇于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人民和睦相处、世代相好做出奉献的美德。  仲夏时节,我步入呼和浩特,首先想要寻访的便是王昭君的“仙踪”。在呼和浩特市旧城南9公里处,我看见大黑河南面的冲积平原上矗立着一座高大土丘,丘顶立着一座青瓦红柱的凉亭。人们说,那就是塞外负有盛名、被称作“青冢”的昭君墓。  顺着土丘拾级而上,但见两边绿树葱茏,花团锦簇,令人心旷神怡。走进陵园,仿佛走进了一个永久的传…  相似文献   

9.
丹青踏歌     
正缘分的奇妙之处在于,即便你想了她很多年,也未必得见一面,而缘分到了,便会一下子贴近了。丹青,就是这样踏着歌向我走来的。丹青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东北角的小镇,是隐在山谷中有着兰花气息的苗家姑娘,内敛羞涩,秀丽烂漫,在四月里,以肆意的春光迎客,以一条清澈蜿蜒的丹青河牵引着走向她的人们,以她柔和、清丽的姿容让人从城市坚  相似文献   

10.
对于凡俗人生和乐趣的沉迷与了悟构成张爱玲生命切实的底子 ,她执着于个体生命的真实 ,保持着一份走向世俗的现世精神 ,这使她成为一个极具个性又充满气质魅力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会议已经开了五天.现在是休息的时候,阿祥嫂子靠窗坐着.她似乎在回味着自己刚才的发言,两只手交叉地平放在膝头上,顺下了眼睛.她那一脸温厚、端庄和明朗的气色,仿佛蕴蓄着无限的春风和一整个夏天的阳光.她一点不怕我们这些写文章的人的纠缠,亲切而又详尽地对我讲述着她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12.
春天,徐曼华从异国归来。她同丈夫和孩子们一起在广州越秀公园的飞龙影壁前合影留念。她微笑着,象一朵花。她很幸福,为着她回到了祖国。她头上的红丝巾被春天的风载起一个角,在晴空下悠悠地飘抖着,象一支正在燃烧的红烛。这是1962年。  相似文献   

13.
1989年7月3日,一位年近50的女士,走进坐落在北京石碑胡同的第11届亚运会组委会基金会,向亚运会捐赠了3部尼桑小汽车,并买下了制作亚运会纪念章的全部专利权。这位女士,就是香港富华企业公司董事长,民革中央妇委会委员陈丽华。她中等个儿,面容慈祥,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着诚挚的光芒。凡是接触过她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姐”。 1986年是她做好事“大丰收”的一年,4月,她赠汽车给一所小学。5月,她赞助“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手演唱会。6月,她资助东方歌舞团学员班。7月,她为北京“三八”家务服务总公司送去部分活动经费和亲手缝制的八床  相似文献   

14.
我们面前的这位藏族妇女朴实、憨厚,虽说50年来的沧桑岁月在她的额头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又加速了她皮肤的老化,然而透过她那双亮丽的眼睛,谁都会肯定她是当年草原人最漂亮的姑娘。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我们驱车一路风尘从兰州赶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见到了这位草原上的传奇人物——洗舟玛。 洗舟玛不善言谈,汉话说得也不流利,但看得出她对往事的眷恋和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慨。通过她现在的丈夫——玛曲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看召杰布的讲述,我们终于知道了关于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清晨,在巍峨的大黑山上,那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里,“嘟——,嘟——,嘟——”地响起了牛角声。这是担负侦察的拉祜族狩猎汉子在召唤自己的伙伴发现了猎物。接着,一群群身背驽箭手持梭标的拉祜汉子跃着舞着迅速赶来,他们挥舞着梭标和驽箭,时而躬身追击,时而张弓射箭,把人们带到了拉祜人的狩猎生活之中。看,他们攀悬岩,过山菁,穿丛林,寻找着野兽的足迹,注视着每一棵草的迹象,隐蔽着、追寻着、奔跑着,当他们发现了目标——老虎的时候,牛角声、吼叫声交织一起,震憾山峦,那“嘟,嘟,嘟——”急迫的  相似文献   

16.
“彝人制造” 不仅是大凉山的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人制造”,是彝人制造我们,我们制造音乐,音乐制造美,它是民族和时尚的代名词,它承载了我们的理想。 世纪之交的乐坛,令人眼花缭乱。作为一种最难操作与控制的系统符号,音乐在不断走向多元、不断向民间靠近的同时,以一种不驯和拒绝的姿态“反叛”着现实。直到有一天,我们在民族音乐的圣堂中听到了一个来自犹如传说中的声音,清澈如水,流畅似云,他们从古老的彝族传说中采撷了智慧的果实,酿成一曲曲充满野性和自然之韵的歌曲;他们出道不久,却吸引了世人的无数眼球和耳朵,不仅歌迷好评如潮,连2000年CCTVMTV音乐盛典最佳民歌新人奖、流行音乐总评榜晏佳组合、2000年春节晚会最受欢迎节目奖等荣誉的获得,也成为他们不凡业绩的佐证之一。这就是“彝人制适”——一个来自四川大凉山彝族小伙子们的 演唱组合。  相似文献   

17.
川滇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天然湖泊——泸沽湖。湖边散落着8个山寨。 1976年,一所寨子里诞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娃,眼睛象晶莹的晨露,哭声似金雀的啼鸣。阿妈给她取名杨二车娜姆(意为“宝石仙女”)。娜姆在辽阔的牧场上成长,跟阿叔一起放牧,她爱把五颜六色的鲜花插满一身,爱对着蓝天白云唱歌,直唱到篝火燃起,唱到入梦乡。娜姆8岁了,反反复复总那几支歌,她唱腻了唱烦了便自己编歌。狮子山山连山,娜姆编的歌三天三夜也唱不完。乡亲们的心都叫娜姆的歌唱醉了。他们说,阿妈是只银夜莺(娜姆的  相似文献   

18.
八年马背游牧,万里雪原绿草,回旋多少悠扬歌声,产生多少动人的故事!当年以北京10名中学生进驻蒙古包为发端,引起了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这当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并始终被人们关心的人,她就是周秉建——周恩来之弟最小的女儿,如今已是蒙古族著名歌唱家拉苏荣的妻子,蒙古人的“媳妇儿”。 初春,我们叩开他们那镶着一匹白马的家门。墙上的马头琴、桌上的奶茶、他们两口子的蒙古袍、伴随着女主人的蒙古语问侯,你甚至觉得你已置身于草原……  相似文献   

19.
方一苇 《民族论坛》2005,(11):45-46
在深圳市福田区的一个普通的单元里,住着一户普通的人家。男主人是国家公务员,女主人在一家公司做会计,两个漂亮的女儿,一个(雪莲)在广州读大学,一个(露莎)还在读高中。正和每一个平凡的家庭一样,这是其乐融融的一家,如果非要说出他们和别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已经在女主人的影响下,习惯了穿着“汉服”生活。偶遇汉服:真没想到,我们的传统服饰这么漂亮那是2003年的9月,今年49岁的刘女士已经不记得是如何点击了汉网论坛的主页,但那一行介绍却清晰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我们的汉服已经消失了三百六十年,三百多年来,我们一直期盼着它恢复…  相似文献   

20.
妈妈的笑     
妈妈爱笑,她的笑让我难忘. 我珍藏着张照片,上面是一位曲眉丰颊的少女在“芝利华”号轮船前欢呼雀跃的倩影.她的短发和裙角在海风中飘动着,仿佛也应和着“笑”.照片背面有两行小字:“我终于踏上了这块令我梦萦魂牵的滚滚热土韦漪涟自题.公元一九五四年.”这小照是妈妈从印尼回国,刚下轮船时拍摄的. 听妈妈说,我的外婆、外公在解放前,由于生活所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广西,去南洋谋生.他们携着漓江边的一抔黄土,含泪告别了这可爱的画山秀水.初到异国他乡,人地生疏,他们受到了弱国国民常受的欺凌.一次,外婆乘车去某地,不知下车的地方,又兼语言不通,向售票员比划了半天,人家也没明白.这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