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震(1724-1777)字东原,休宁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科学家,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不但在哲学、音韵、训诂方面有重要贡献,而且对数学、天文、地理等方面亦造诣很深,成为一代考据大师,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逝世后埋葬在今日商山乡双桥村境内的几山头,“龙飞嘉庆十八年岁次酉仲冬月”(即1814年)虽时隔190余年  相似文献   

2.
戴震(公元一七二三——一七七七)是十八世纪中国封建杜会末期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对于他的哲学思想,在许多方面还值得进一步细致地分析研究。今年是戴震诞生二百四十周年纪念,以下几个问题和粗浅的意见,先提供出来,希望同志们批评纠正。一、关于戴震的宇宙观戴震解释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是本着一元论的主张,反对了宋儒的理气二元论。宋朝理学家认为“道”或“理”是形而上的虚无缥渺的东西。理学家认为“道”是“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把“道”加上神秘主义的色彩。戴震与此相反,他认为“形而上”是指“形以前”,“形而下”指“形以后”。“形”的“以前”、“以后”,以是否“成形质”来区分,而“道”就是“一阴一阳”,流行不巳的“气”,不是“形而上”的。这是研究戴震哲学思想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11日(农历5月27日)是我国清代杰出思想家戴震逝世230周年。由戴震研究会、戴震纪念馆、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主办、钟氏紫云酒楼协办的“纪念戴东原逝世230周年学术座谈会”7月11日在东原故里举行。戴震研究会会长、黄山学院党委书记汪良发在会上发表了戴震民本思想及现代意义的纪念讲话。与会专家学者就戴震的哲学思想、戴震与徽州文化、  相似文献   

4.
房玄龄是“贞观之治”的重要人物。目前史学界在评价贞观人物时对他研究较少,本文从几个方面谈谈房玄龄,也许对研究“贞观之治”有所裨益。《旧唐书·房玄龄传》记载,房玄龄名乔,出身于名门宦族,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博通经史,且有极敏感的政治见识。大约在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李渊人关。李世民率部进军渭北,房玄龄投其门下,做过渭北道行军记室,时年39岁。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拜相,到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去世,做了近18年的宰相,“贞观之治”中的许多政策和措施,都是他秉承唐太宗的意志,亲自制定和执行的,…  相似文献   

5.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北端。原名“范贤馆”,始建于晋朝(公元265年至420年间),是纪念三国时期贤达范长生的。刘备称帝成都,礼贤下士,请他共谋大业,他不愿为官,一心研究长生之术,享年130岁。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年(公元90年后),大兴土木,扩建殿宇,改范贤馆为“伏龙观”。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增修“老王殿”,为我们今日所见之规模。  相似文献   

6.
一、李白的出生记述李白身世的传记.最早的根据是李白族叔李阳冰的《草堂集序》。李白在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秋天,于流浪之中又病词缠身.寄居当时任当涂县(今安徽省)县令的族叔丰田冰家,同年11月.在李阳冰处病故.终年62岁。李用冰在《草堂集序》中谈到李白的出生时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今甘肃省)人,凉武阳王嵩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好居条支,易姓与名—…·神龙之始(公元705—706年),进归于局。”凉武阳王,即五湖十六国之一的西凉始祖李嵩(公元405-406年在位),李阳冰称李白是他的…  相似文献   

7.
略论戴震的治学态度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震是我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一代朴学大师。他在哲学、音韵、文字训治、考据、名物以及天文、数学、律历、力学、机械等领域都曾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又是与他的科学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方法分不开的。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不足之处,尚望方家指正。一、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实事求是是戴震治学的基本精神。段玉裁曾说道:“先生之治经,凡故训、音声、算数、天文、地理、制度、名物、人事之善恶是非,以及阴阳气化、道德性命,莫不究乎其实。”(《戴东原集序》)戴震友人钱大听也说:“先生……由声音、文字…  相似文献   

8.
截至目前,学术界对明清之际杰出学者和思想家朱舜水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寓住长崎”和“水户受聘”这样两大基本历史事件渐次展开的,并且取得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成果。但因条件所限,有关他与日本近世著名藩主和文化名人前田纲纪的关系尚少有涉及。据此,本文谨就其做些初步探讨,欠当之处,敬乞指正。探讨朱舜水(公元1600年-1682年,明万历二十八年一清康熙二十一年,日庆长五年一天和二年)与前田纲纪(公元1643年-1724年,明崇祯十六年一清雍正二年,日宽水二十年一享保九年)的关系问题,应在弄清二者的基本情况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约是五、六年前,省里领导要郭风同志和我,顺带去福州、闽中一带了解一下文物保护的情况。过了春节,我们先在福州市(包括长乐等地)看了许多文物点。我们来到了阳岐“尚书祖庙”和台江“万寿尚书庙”,瞻仰了纪念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的庙宇。陈文龙是南宋的名臣、儒将和抗元爱国民族英雄,他应与文天祥“隆名并峙”。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江西吉安人;陈文龙(公元1232一1277年),福建莆田人,他一生居官廉正,刚正不阿,关心民瘼,一家殉国,满门忠烈,可歌可泣。陈文龙不仅是我们莆仙人的骄傲,是福建的骄傲,也是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10.
“沃日”是藏语“领地”之意。沃日乡即领地乡.谁人领地?据《金川案》载“沃日亦称鄂克什土司地”,《望番厅志》日:现辖沃日土司一处。该土司之祖。喇嘛巴碧太于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投诚。颁给沃日贯顶净慈治国师印信号纸。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土司色达达拉承袭时。换给鄂克什按抚司印信号纸。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因随征金川有功,改称鄂克什安抚司。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金川战事平息后,小金川设美诺直隶厅。鄂克什安抚司仍归杂谷直隶厅统辖。  相似文献   

11.
论《绿野仙踪》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一位生卒年月、籍贯皆无可考的作家李百川,“草创”了他的百回小说《绿野仙踪》前二十一回。接着,又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陆续创作,终于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定稿,历时9年。其实正如曹雪芹、吴敬桂两位伟大作家的艺术磨项远非具体年限可以概括的一样,李百)11的创作过程也远非9年这个数字那么简单,这从他的小说自序可以得到证明。在1753年之前酝酿创作的青少年时代,李百川即“爱谈鬼”而“广觅稗官野史”,欲“破空捣虚,作一百鬼记”,但“拆株之才,自知线短”而…  相似文献   

12.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之比较研究黄增强公元1405至1433年,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371—1433)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七次远航西洋,历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阿拉伯海沿岸,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不...  相似文献   

13.
拓跋珪与北魏封建化王霄燕北魏道武帝拓跋,生于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卒于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他最早是以恢复祖辈事业、兴复代国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此后,他更改国号,建立北魏,并为北魏强盛、使之走上封建化道路作出巨大努力。拓...  相似文献   

14.
建福宫位于山脚下,原名丈人祠,因宁封丈人而得名。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据说这个名字典出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今天的建福宫为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门额“建福宫”三个大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两旁有联日:“一楼和气看山笑,半榻禅心印月明。”进入山门,正殿有宁封及杜光庭塑像,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20世纪初,以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戴震研究,凸显了戴震哲学的现代性价值,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哲学界的戴震研究则主要展示了戴震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其突出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徽学术界同仁整理、出版了《戴震全书》和《戴震全集》,为全面、深入地研究戴震提供了最为丰富、全面的资料。二是以周兆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对戴震与“新安理学”,进而上溯到朱子学的关系进行了明晰的考察,而以实证材料揭示了戴震与朱子一系的“理学”的学脉关系,揭示了清代哲学与宋明理学的继承性一面,补救了侯…  相似文献   

16.
章学诚,学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清乾隆3年(公元1783年),卒于嘉庆6年(公元1801年),终年64岁。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也是继唐刘知几之后的又一最著名的史学评论家。章学诚中身于书香世家。祖父章君信、父章柳均性好读书,尤嗜史学。章学诚在祖父、父亲的熏陶下,幼年时代就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年时期更是“识趣则不离乎纸笔,性情则近于史学”“。他常在课余取《左传》、《国语》等书,分为纪表志传,作《东周书》近百卷之多。章学诚好学深思,阅读了大量史书,且对其“利病得失,随口能举,举…  相似文献   

17.
《中文信息》2008,(1):126-126
南通博物苑是张謇于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九日(公元1905年1月14日)创建,是目前保存下来的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馆藏品有40115件,其中自然标本6126件,一级文物55件。藏品具有地方特色,如海安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玉器和骨角器,以及汉代的煎盐工具盘铁、1973年南通市出土的晚唐(公元827-907年)青瓷皮囊式壶(越州窑仿北方游牧民族革囊水壶形制烧造)等。  相似文献   

18.
苏巴什故城     
《中文信息》2008,(5):104
苏巴什故城实际叫“苏巴什佛寺”,又名“昭怙悝大寺”,波涛滚滚的库车河穿城而过。故城遗址始建于东汉(公元1世纪),隋唐(公元6至8世纪)盛极一时,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西行至此,见寺庙僧侣云集,  相似文献   

19.
论胡宏的哲学思想●姜国柱胡宏(公元1105~1161年),字仁仲,建州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胡安国季子,是宋代有名的学者。他的哲学思想,上承二程,下启张木式,不乏宏论,故作如下论述。一、心性论胡宏虽继承了二程的“性即理也”和“心是理,理是心”的心、...  相似文献   

20.
陈文龙是南来一位可以与丈夫样并驾齐驱而毫不逊色的著名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他尽忠报国的高风亮节.宁死不屈的拥锌铁骨.诚如宋末丈人郑思肖所评价的那样“如水行地,如日在空”①.万古长存。陈文龙(公元1232—1277).初名子龙,亨德刚.别号如心。兴化军(今福建莆田市东门外阔口乡)人。席宗咸淳四年(公无1268)状元及第.度宗御笔赐名“文龙”.因字“君责”。历仕度宗、恭宗、瑞宗,累官至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闽广宣抚使、知兴化军等职。陈文龙出身于“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的名宦世家。他的前辈如南宋宰相陈俊卿等,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