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7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近百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  相似文献   

3.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7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近百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栏目的版面和社会影响力,特向从事该领域研究或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征集稿件。具体要求如下:1.稿件作者:博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或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  相似文献   

4.
《唐都学刊》2014,(5):59-59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本栏目特邀主持人:著名学者、伦理学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春晨教授。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  相似文献   

6.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  相似文献   

7.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建于2004年,本栏目特邀主持人:著名学者、伦理学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春晨教授。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十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百余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栏目的社会影响力,特向从事该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8.
《唐都学刊》2016,(4):40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建于2004年,本栏目特邀主持人:著名学者、伦理学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春晨教授。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十余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240余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栏目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9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百余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为  相似文献   

10.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8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百余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为  相似文献   

11.
《唐都学刊》2012,28(5):72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8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百余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  相似文献   

12.
《唐都学刊》2014,(6):6-6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本栏目特邀主持人:著名学者、伦理学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春晨教授。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10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百余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栏目的社会影响力,特向从事该领域研究或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征集稿件。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3.
《唐都学刊》2011,27(2):124-124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7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近百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栏目的版面和社会影响力,特向从事该领域研究或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征集稿件。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8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百余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栏目的版面和社会影响力,特向从事该领域研究或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征集稿件。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5.
傅济锋 《社科纵横》2009,24(6):117-118,124
廉政建设中需要内、外两个方面的建设,即伦理精神的自觉和制度规范的建设。本文尝试着阐扬传统的"忠信伦理"基本精神,揭示这一伦理精神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突出地位及其在廉政建设这一特定伦理情境中与制度建设的基础关系,为当前廉政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袁祖社 《唐都学刊》2011,27(3):27-31
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诉求主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在当代中国,这一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11年两会描绘了"幸福中国"的美好图景,而民生是这一美好图景的原色和底色。党的十七大以来,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当代中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重心。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需要各项切实有效的政策、制度保障,更需要学理层面的理论关切。民生关涉人的生计、生活以及发展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的民生问题,譬如,民生资源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国民生活幸福感问题、人的生存尊严问题等,即构成民生伦理的应有和基本的问题。开展并深化民生伦理问题的研究,对切实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促进伦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科价值。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为了推进对民生以及民生伦理问题的关注,我们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稿。本组文稿既有对民生伦理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分析,也有从制度层面对民生伦理问题解决的深层思考,同时还有基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有关问题,对民生伦理的思索。期望这组文稿对民生问题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杜维超  刘杰 《创新》2011,5(2):79-81,92,127,128
学术界传统上将以"天职观"为主要内容的新教伦理作为马克思.韦伯社会伦理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新教伦理之于韦伯更多的是一种事实描述而非价值判断。通过对《学术与政治》一书的解读,展现了韦伯社会伦理对抽象层面的新教伦理的现代实践性超越,在个人领域,韦伯的职业伦理坚持学术的"科学精神",力求价值无涉;在公共领域,韦伯的政治伦理坚持价值关怀,主张政治激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确立了自我意识哲学的主体地位。表面看是在阐释伊壁鸠鲁哲学,实际上"已经显示出了马克思的创造的智慧"。在他的理论视域内,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展现了其在走向社会批判以前"伦理批判"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19.
闫洁  吴威威 《唐都学刊》2011,27(5):29-33
企业道德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企业是与"利益相关者"携手的经济组织,也是因社会契约缔结而成的法人组织,又是自由意志和行为选择的伦理主体。要进行企业道德责任建设,首先要完善企业责任机制,强化基本道德责任,建立义利共生的伦理决策机制,制定制度化的道德责任规范,强化全方位的责任监督机制。其次要提升企业道德人格,践行积极道德责任,以提升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感,培养以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0.
秩序社会强调的只是社会运行所具有的稳定、有条理的外在特征,它并不内在蕴含伦理的规范性要求。良好秩序社会则在强调有秩序的同时,也重视在社会生活中对个体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善"的提供。良好秩序的选择不仅对于个体生存和发展具有保护性和发展性的双重伦理价值,而且它也是社会整体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