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青年经理一职责任在于战胜别人,但最大的考验是要战胜自己。学校只教人认识前人,没教人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2.
“五美”与“四恶”,可以说是儒家施行仁政的重要原则,值得好好研究。子张曾经问过孔子,什么是“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呢?孔子的回答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段话翻译出来,意思大概是:以百姓的利益为利益,不是施行了恩惠又不必耗费钱财吗?选择可以辛苦百姓的事让百姓去做,这样百姓虽然辛苦,也不会有怨言。希望施行仁政并且施行了仁政,又何必贪求别…  相似文献   

3.
怀着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无比崇敬,我参加了2006年11月在西南大学举办的全国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与新农村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我深受震撼与鼓舞。在90高龄却葆有青春激情的中国陶研会会长方明老先生的引领下,我知道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相似文献   

4.
<正>《论语·颜渊》中有这么两句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谦谦君子帮助别人实现美好愿望,或完成好事,不帮助别人办成坏事。君子常常成人之美,小人善于妒忌,背后杜撰流言,就怕君子有益社会,所以常常成人之恶。  相似文献   

5.
大智大慧的和谐哲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使各种意见得到合理的一致,却不随声附和;小人随声附和,却不去合理地解决意见的分歧。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使各种意见得到合理的一致,却不随声附和:小人随声附和,却不去合理地解决意见的分歧。  相似文献   

7.
赵梅 《领导文萃》2014,(7):96-97
正一位棋道高手退下来后被聘请为教练,他培训年轻选手的方式十分特别。他不教年轻棋手们怎样去进攻别人,也不教年轻选手们如何运用谋略,他和徒弟们天天对弈,决出输赢后,让他们记住自己对弈时的每一步,然后,让棋手们仔细推敲他们自己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曾在彼得·德鲁克基金会供职10年的董事,我有幸跟这位伟大的管理学家进行过很多次交流。在彼得·德鲁克所说过的所有极富智慧的经典名句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我们用了太多的时间来教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教他们不做什么。在我见过的所有领导者当中,有一半都不需要别人教他们该怎么做,他们所真正需要的是,知道该去做哪些事情。”  相似文献   

9.
做人说     
朱辉 《领导文萃》2012,(1):70-72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千百年来,无数家长、老师这样教育孩子。可是怎样学做人?又免不了搞"二元制"。大凡书本都是教人君子之道,强调为人要正直;而私底下,家长们又觉得社会复杂,怕孩子单纯会吃亏,难免又要传授一些圆滑应变之术。于是成年之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在君子之道、小人之术间徘徊,  相似文献   

10.
姜钦峰 《领导文萃》2013,(15):117-118
春秋战国时,魏安釐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话,鲁仲连勉强能算一个。"安釐王不赞同,说:"鲁仲连老是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无非为了做给别人看,此人表里不一,不是真正的君子。"这时,孔斌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作之不止,乃成君子。"管他真心还是假意,就算是演假戏给别人看,只要坚持不懈地演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弄假成真,成为真正的君子。有一个流浪汉,冬天没衣穿没饭吃,饥寒交迫。当他从一个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适时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具体内容,有意识"渗透"德育,避免德育言之无物,空洞说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成惠 《科学咨询》2008,(12):85-85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适时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具体内容,有意识"渗透"德育,避免德育言之无物,空洞说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乐府诗集》中有这么一段话: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在瓜田里俯身穿鞋会被怀疑偷瓜,在李树下举手整帽会被怀疑偷李,能避免别人误会应该尽量避免。职场男女在工作中,有些场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联想,有些动作的确可能被人误会,甚至遭到批评。有些言行举止适合情侣和夫妻,对同事就不适合。最简单的识别标准是:你会不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此提醒老师,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追求人生的真理。这句话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突出一个"真"字。这个"真"字虽然是对教育目标的指引,但把它拿来指导年轻干部的学习修身、干事创业,同样具有极强  相似文献   

15.
露锋与藏锋     
正我们若才华横溢、卓尔不群,应该藏玉怀瑾,还是锋芒毕露?应该说,一味地卑微、肆意地张狂都是不可取的。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和别人和谐相处,我们需要既露锋又藏锋。露锋与藏锋要看对象。在我们周围,既有赏才重才的开明君子,也有嫉贤妒能的狭隘小人。开明君子会因你外露的才能而赏识你、尊重你;狭隘小人却会因  相似文献   

16.
周姝 《经营管理者》2006,(11):43-43
<正>在职场中,你不能只是将工作做好,还应该让人知道你做得很好,好到让人觉得不能将你手上的工作随便交给别人去做,好到应该属于你的称赞、甚至是工作不让别人抢跑。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工作,必须更多地证明给别人看。天天加班也许是个好办法?但比自我剥削更好的方法是自我展示。在不同的职场环境中,如何能够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给别人留下好感?  相似文献   

17.
陈伏兰 《科学咨询》2008,(20):64-64
怀着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无比崇敬,我参加了2006年11 月在西南大学举办的全国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与新农村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我深受震撼与鼓舞.在90高龄却葆有青春激情的中国陶研会会长方明老先生的引领下,我知道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的陶行知;"爱满天下"的陶行知,"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古圣寺无言的墙壁处处彰显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芒.在先哲陶子的思想烛照之下,我感受到自我的微小与振奋.  相似文献   

18.
传授失败     
<正>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小伙子不找工作了,他把自己每次失败的原因总结出来,开了个应聘工作培训公司,用自己失败的经历去警惕别人,帮助别人成功的找到工作,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的事业。这令人想起"渔王"教儿子捕鱼的故事。经验丰富的"渔王",手把手精心调教出来的儿子,捕鱼技巧却怎么也比不上普通渔民的儿子,智者告诉苦闷的"渔王",你只传授了他们你的经验、技术,却没有传授他们失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阿希姆·福尔斯丁曾今说过:"任何事情只听到或者读到一次,一个月就会逃出记忆,如果把它教给别人,它便变成身上的一部分,除了死亡,不会被夺走."读了这段话使笔者想到一个学生要想获得进步,就应该把他已学过的或正在学的学科天天去教别人,即使被教者需要雇来也得去教.由此笔者尝试了"先学后导,合作互助,当堂完成"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阐述了当今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不懂得尊重本校未任教他们学科的老师,甚至是不尊重除班主任之外的所有老师这一现象。本论文积极倡导爱心和智慧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秘决这一理念,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去爱学生,让学生动之情、晓之以理,阐述了如何用智慧去管理班级,让学生在团结、和谐的班级中健康成长,从而明白做人的基本准则是要学会尊重别人、善待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