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财政分权衡量指标体系的设计;同一计量模型对不同国家、地区的解释力;样本数据时间段的选择是解释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财政分权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同时存在着较显著的地区间差异,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与各个地区经济的原发达程度大小成正比关系,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分权的积极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政府财政政策是彰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同,财政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也差别较大.研究发现,最优财政政策取决于分权经济与社会计划者经济的对比;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不是等价的.对R&D部门征收的税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低;对R&D部门的补贴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财政政策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演变过程中中国的地区政府行为与金融深化对于各地区经济效率变化的影响。通过经验考察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后地区财政支出、银行信贷流向对地区经济效率变化的影响方式,我们发现:虽然财政分权的改革总体上约束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行为,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是分税制的引入则更有利于发达地区的金融深化而使落后地区的政府趋于加大对银行信贷的干预,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支持我们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分权与激励是当前财政分权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俄罗斯联邦财政体系的从无到有,为以自主权为主线研究分权对政府行为激励提供了典型案例。自经济转型以来,软预算约束一直是俄罗斯分权领域最重要的激励机制之一。总体来说,俄罗斯没有形成硬预算约束的有效机制,由于地区和地方政府的自主权不足破坏了地方财政纪律,导致地方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政策选择的失灵及效率损失。因此,硬化预算约束要求构建一个明晰的财政分权体制,明确联邦以下政府的财政自主权,保持财政规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方政府目标函数的多样性,在我国M-型经济组织结构激励下,地方政府官员为政治前途势必顺应偏重于GDP的政绩考核机制,重物质基础设施,轻人力资本投资,挤占公共教育支出.同时,由于初始经济禀赋、区域经济总量以及经济结构等的差异形成财力上的巨大差距,在当前财政分权体制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政策协调能力、税收返还谈判能力等方面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这使西部在财政竞争中总是处于劣势,财政分权的“趋好”竞争效应无法取得像东部的业绩,反而强化了财政分权的“趋坏”效应,更加忽视地方性公共服务需求,进而导致西部高等教育供给的激励困境.因此,当务之急要对西部高等教育政府供给机制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由于缺乏一般均衡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和适当的机制设计,中国出现了教育投入区域间差距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地区内部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和群分等现象。对这些现象与基础教育财政的分权体制之间的关系,人们存在着许多误解。本文将说明,基础教育财政的分权体制不失为提高地方政府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机制,但是,应设计适当的补充机制,适度引入中央政府干预,缓解教育机会不均等和群分现象对低收入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影响,促进基础教育的机会均等,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人力资本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反公地悲剧理论视角,利用效用函数、生产函数理论及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财政分权、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防治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7—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其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等级的提升会加剧雾霾污染,支出型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防治产生正向作用效应,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在控制环境规制变量后,属地治理主体单元数增加会导致属地与毗邻省份雾霾污染的恶化;整体上看,财政分权削弱了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防治效应,加剧了毗邻地区之间的“逐底竞争”,产生了反公地悲剧。结合国家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设计,研究提出完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相容机制,深化地方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进雾霾防治的综合防治、系统防治、源头防治,加强联防联控体系建设,提升不同省份雾霾污染防治的协同性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时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随着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财政分权实践也在不断深入,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对财政分权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俄罗斯、日本的财政分权的实践,分析比较了这三个国家的财政分权模式,并对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1980和1990年代,中国是世界教育领域分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研究当时都强调“低重心”、多渠道的教育经费体制的内在合理性,强调分权化是难以逆转的趋势。可是从2001年开始,中国调整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我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这一改革不再是分权化改革的延续和完善,而是重新确立政府责任的一种尝试。它既导致了教育投入的快速增长,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这为世界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主流研究的一系列命题和假设提供了反思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不断扩大的地区间差异困扰着中国发展,并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为了缓解地区间差距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中国政府在1994年分税体制改革之后确立了具有集权倾向的财政收入垂直分配关系。通过财政资金的大规模双向流动,这种财政收入垂直分配关系促进了财政资金的跨区域配置和财政能力的地区间均等。但作为分权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在均衡地区间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却很有限,主要表现为大规模收入集中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增长抑制。财政收入垂直分配关系的这些影响与地方财政非税收入依赖程度以及中央专项补助水平存在明显交互作用,前者显著弱化了财政收入过度集中的不利增长效应,后者却显著弱化了中央补助的增长激励。  相似文献   

11.
在1980和1990年代,中国是世界教育领域分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研究当时都强调低重心、多渠道的教育经费体制的内在合理性,强调分权化是难以逆转的趋势。可是从2001年开始,中国调整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我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这一改革不再是分权化改革的延续和完善,而是重新确立政府责任的一种尝试。它既导致了教育投入的快速增长,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这为世界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主流研究的一系列命题和假设提供了反思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教育财政充足的内涵是在保证教育服务均衡和学生学业成就基础上的财政投入量,这与北京市优质义务教育均衡的政策目标基本一致.教育财政充足度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显示,目前北京市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在国内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不充足的问题.利用Odden-Picus指数计算北京市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充足性水平和实现充足的资金缺口,结果表明:小学的财政充足性低于初中,学校层次的财政充足性低于区级层次;实现区层次的义务教育财政充足还需增加投入180.97亿元.以朝阳区为例,实现学校层次的义务教育财政充足还需增加投入28.43亿元.面对财政投入缺口,北京市政府应筹划总量,优化结构,保证财政投入的绝对增长;细化规则,透明管理,绩效问责,实现财政投入相对增长.  相似文献   

13.
财政作为政府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中承担着责任与风险的双重属性。财政风险根源于不断深化的社会分工、政府干预市场的强度、民主化程度与经济全球化,必然产生社会福利水平下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缺失、财政制度效率弱化等负面影响。在中国公共财政转型中,只有借鉴其他国家化解财政风险的做法,确定合理的财政规模、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建立合理的制度约束和评估机制等,才能提高财政抵御风险能力和财政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鉴于中国的财政分权对教育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结论不一致的现状,我们对国内CSSCI期刊的36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6项回归结果显示中国式财政分权对教育发展产生正向效应,有24项回归结果显示中国式财政分权对教育发展产生负向效应;模型数量、研究数据的终止年份、教育发展指标、财政分权指标等研究特征影响中国式财政分权与教育发展两者关系实证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李贞  李燕 《创新》2009,3(3)
农村义务教育落后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切实保障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二元化的教育结构已经影响到中国人口的教育质量,社会的公平与协调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的收费取消了,新的资金来源缺乏保证,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积极有效地配置财政教育经费,有利于保证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侯选明 《社科纵横》2004,19(2):57-59
本文以政治发展为理论视野 ,切合中国现实政治发展进程的综合分析 ,认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受阻于全国整体性的政治发展障碍或政治障碍 ,这些政治障碍是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分权扩展”与“分权泛化”的产物。因此 ,我们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问题从根本上讲首先是政治发展和政治问题 ,其原因也在于此。所以 ,如何克服这些政治障碍就成为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的新课题 ,这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深层拓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3年全国市级有关数据,采用回归方法构建两个递进实证计量模型,考察地方财政分权、市场化对城乡低保救助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财政自给度和市场化水平均对低保救助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低保救助相对城市对地方财政分权和市场化的敏感度更高,科教文卫支出对低保救助支出存在非常显著的良性互动关系.建议进一步完善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相匹配的机制,提高地方财政自给度,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权责边界,提升地方市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建国6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财政制度改革和以效率为中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两个阶段历程经济体制、财政制度与国有企业效率三项改革.研究发现,6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财政制度与国有企业效率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市场经济体制、财政分权制度、国有企业效率提升"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制度长期博弈的均衡解,只有达到上述均衡状态,我国经济才能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否则,我国经济运行将不具有平稳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金江  施养劲  朱立博 《社会》2005,40(4):191-216
本文以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人口多样性指数,并将其与288个城市的数据相匹配,检验了人口多样性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口多样性是导致城市犯罪率上升的原因之一,且这一发现是稳健的。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即人口多样性通过削弱社会信任水平导致犯罪率的上升。进一步,从地区制度环境和民生支出水平两个角度展开的实证检验发现,产权保护越完善、民众对法庭越有信心,政府在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上的财政支出越高,人口多样性对犯罪率的影响越弱,说明良好的制度和较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具有显著的犯罪治理效应。本文的发现为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各级政府的犯罪治理政策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科学把握犯罪治理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践,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于资本要素量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或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最终归国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开放政策,特别是生产率提高及其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不断增大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中的问题,文拿分析了作为过去增长源泉的两个因素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论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