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企关系又是这中间十分重要的一环,所以政企关系已成为本轮深化改革的重头戏。文章通过对建国以来、改革开放时期、体制转轨时期、现代企业制度时期以及市场深化改革这五个时期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的发展改革历程的纵向梳理,尤其是对近二十年来的政企关系进行了总结。理顺政企关系,把握政企关系的发展脉络,探寻政府与企业关系的研究侧重点和薄弱点。  相似文献   

2.
8.深层矛盾无法解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关键则是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兼容性问题。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创新,解决国企现存的一系列矛盾,但有些深层次矛盾无法真正解决。(1)国有制的要害所在现代企业制度之所以不能解决深层矛盾,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与国有制的矛盾不仅是与国有制实现形式的矛盾,而且是与国有制根本特性的矛盾。源于国有制原本形式的固有特性以及全民所有制表现形式所产生的国有制根本特性。全国所有制主体是全体人民,方式是共同占有。这是全民所有制两个固有特…  相似文献   

3.
周耀东  余晖 《管理世界》2005,(8):58-64,86
BOT和特许经营权是现代合同式管制的主要实现方式,但机制设计和政府管制体制重建是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前一个问题涉及如何确定资本回报率,后一个问题涉及政府的承诺的可信度。本文从我国公用事业BOT和特许经营的市场化案例入手,对目前我国公用事业管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资本回报率是给定目前政府承诺缺失条件下无奈的选择,因此建立正式的制度(法律、独立管制机构)是解决政府与被管制企业之间风险分担问题最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政府是民营企业经营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的政府能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健全的制度环境:一是政府作为市场的仲裁者,为有效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激励机制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支持市场,给出正确的信号,提供能促进企业长期投资的基础设施,如财产权、法律、制度和规则,以保护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二是政府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应提供基础教育和医疗保健等社会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设施,并保护自然环境,保障市场持续稳健运行。我国政府在政企关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如果民企有较好的政企关系,则可能获得政府…  相似文献   

5.
电力投融资体制的现状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市场化改革方向,我国电力工业着力于体制建设和机制转变,真正形成了“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自律服务,企业自主经营”的新型体制框架。与之相适应,电力工业投融资机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利率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理性市场经济主体没有形成或者缺乏合理退出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本文在总结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意义与现状、阐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各方观点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途径;以期对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科学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深入,企业将沿着“产权关系多元化、经营模式公司化、经营活动商业化”的轨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与此相一致,应当严格遵循“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指针,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企业微观运行相行不悖、规范有序的新型政企关系。即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真正把企业由政府的“附属物”改革成为政府宏观调控下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把企业不该管的事和社会包袱及非经营性负担逐步剥离给政府、社会、市场;以期把握时机、占据先机,有效地释放生产力潜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效益和活力,驱动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公用事业民营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相继对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等产业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的政企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制订了一系列政府管制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推行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和部分环节采取的改革措施.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一些原来对外国资本有重要限制的领域将逐步放开,发达国家成熟的公用事业的运作方式将由此被引入我国的公用事业的经营过程,公用事业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独家垄断经营,造成管理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缺乏竞争意识等因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差,尚未形成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尤其是在民营化改革的制度完善方面,还需要我们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加强公用事业民营化法律法规体系入手,使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运用关系网络也存在交易成本,转型经济中民营创业企业要取得体制内的资源,需要穿透再分配体制的封闭性,付出较多代价控制和调用强连带网络中的“影响型”社会资本.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本土社会心理研究,本文提出家族连带有别于其它强关系连带,在再分配体制下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网络交易成本.采用第九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609家创业企业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显示,家族持股确能显著降低创业企业的公关招待费用率,而且市场化程度越低,家族连带的作用越明显.上述结果表明在无法回避的转型制度环境下家族连带为民营创业企业低成本获取体制内的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持,也提示出市场化进程对于保障公平创业环境的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转变政府职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现实需要。必须大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等一 系列改革,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改革财权事权,强化政府经济调节职能 一是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要下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和保护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经营活力与效率。积极引导改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 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 经营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运作实施。二是完善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引导 下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充分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投资,加大引进和利用外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三是加快推  相似文献   

11.
<正> 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企业经营者的市场体系,形成职业化的经理阶层,用市场机制来配置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源,已成为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关系所在和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市场化进程报告:现状分析与未来预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通过对市场化进程的分析 ,指出当前中国总体市场化、行业市场化与地区市场化离目标市场化还有多远 ,并通过问卷调查及计量分析 ,对未来5~10年的市场化进程进行了预测。文章认为 ,未来市场化的最主要障碍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法制建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中国未来改革的中心任务将是政府职能转换。而想真正做到对政府行为的约束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就需有制度监督与保障 ,即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房保华 《经营管理者》2014,(34):143-144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应呈现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法律上的对等关系、征税与纳税人的关系、双向监督的关系。本文对基层电力企业与地方政府发展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电力企业与地方政府新型互动关系,从政企关系角度提出我国基层电力企业与地方政府实现良好关系的宏观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基础设施领域改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基础设施领域“政企合一”体制损害了效率、公平和社会福利 ,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领域。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开放基础设施领域产权 ,允许非国有资产进入 ,以形成较强的所有者约束和有效的治理结构;强化市场竞争 ,通过替代性竞争、非垄断业务的竞争性经营和争夺垄断业务经营权的竞争 ,提高基础设施企业市场反应的敏感性;政府则应转换职能 ,由直接经营者变为公正、严格的规制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地市场的发展是打破计划手段而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过程,表现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演进路径。近几年虽然土地的市场化进程发展较快,但原有体制的惯性、土地市场的二元性、政府参与土地经营等方面的因素,使我国的土地市场发育仍不是很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王华星 《决策探索》2003,(10):26-2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经营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决定性的联系,资本经营活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未来.我国的企业界正面对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而资本经营已成为关系企业发展的关键.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从微观视角考察,是要从生产经营型转向资本经营型,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从宏观视角考察,是要解决由产品的控制分配转移到对资产总量的调度、对资本在行业和地区间分布的调控上来.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均汽车拥有量不断提高,交通拥堵严重,公交的发展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巨大的财务成本及单纯的政府垄断无法提供优质的服务,公交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不断涌起。本文总结国内公交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国外公交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经典模式机制,分析国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考虑乘客价值,剖析公交市场中政府、公交企业与乘客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1997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精神动力。“十五大”报告明确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此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党中央已明确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资本经营的重要性。作为改革开放前哨的国有外贸企业,应把握机遇,尽快从传统的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换,使企业资产在运动中不断增值,建立资产经营机制,将企业经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制度改革细分为市场化进程和政府治理两部分,并利用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公职人员-财政比率和腐败指数等定量考察了制度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的结果显示,中国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程度每提高1%,经济增长提高19.61%,其中市场化进程贡献13.85%,政府良治贡献5.76%。就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言,制度改革和完善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的作用明显强于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说明制度改革仍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70年农业经营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振  孔祥智 《管理世界》2019,35(10):24-38
农业经营体制是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历来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梳理了新中国70年农业经营体制的5个发展阶段,运用农业生产"统分结合"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变化规律,形成如下研究结论:第一,市场与政府共同决定着农业经营体制的变迁,政府的"有意"越位与"无意"缺位是统分关系长期失衡的制度性原因,形成了农业经营体制强制调整与自我调节的两类变迁路径。第二,生产关系调整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决定制度变迁能否持续的前提,也是检验农业经营体制生命力的试金石。第三,政府主导的农业经营体制强制性变迁易陷入"统"的过多或"分"的过细的不协调状态。最四,70年来农业经营体制呈现出从家庭经营走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变化轨迹,再次表达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天然合理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