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语境分析对确定词义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理解文章时认真考虑语境因素的必要性。笔者还以实例分析了影响词义的各种语境因素,并提出了翻译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哈蒂姆梅森所提出的语境三个层面交际层面、语用层面和符号学层面探讨了语境与翻译的关系,认为语境对翻译而言非常重要,其作用大于任何法规和基本词义,进而指出文化语境在翻译中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翻译中语境对词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也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在翻译实践中,语境是影响词义提取的主要因素,忽略了词义与语境的结合,就不能达到对句子的充分理解,就不能对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正确翻译。语境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在翻译中广泛使用,本文将探讨翻译中语境对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言性语境、文化语境、信息传递等语境因素都以各自不同的功能影响着商务文本的翻译。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语境因素中商务文本翻译词义的嬗变机制或引申做出普通原理性的解释和描写,探讨了正确理解和选择词义是保证商务文本翻译质量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语境、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实例,阐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翻译中对确定原文词义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得出结论,翻译不能脱离语境。  相似文献   

6.
翻译过程中如何理解词义并实现词义转换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环节,词义建构就是在语境所允许的各种因素中作出恰如其分的选择。语境制约着选择与建构,实现语境意义是词义转换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词义的选择与确定是科技翻译的难点,从词类、语境、构词法、不同的专业和行业等方面,可以分析阐述在科技翻译中如何进行词义的选择与确定.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分析"中"字的词义隐喻引申情况,文章从不同语义认知视角对其进行了汉英对比分析.主要从文化差异和历史背景差异视角,分析了英汉语境下"中"字词义的不同隐喻引申以及二者存在的差异,探讨了英汉语境下词义隐喻引申存在差异的原因.结论认为文化背景差异以及不对应翻译是词义隐喻引申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对词义的理解和选择.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从原文文化语境的角度理解原文,同时还要从译语文化语境着眼,将原文信息重新表达为译文读者接受和理解的语篇.  相似文献   

10.
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取决于语境。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本文以语境理论为指导,从词义的理解、信息的取舍、语体的选择三方面探讨语境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翻译应以语篇为单位 ,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词义的确立。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比皆是 ,“语境不同 ,词义即不同”。在翻译中 ,词义的确立必须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据 ,原文的上下文是选择词义 ,确定词的引申义和褒贬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翻译过程中语义的判断和选择行为入手,探讨语境的定义和种类,通过分类举例着重说明语境对语义的制约,并以此证明语境作为语义判断和选择的依据,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词汇量是制约众多外语学习者向深层次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众多外语学习者在阅读或交际过程中在遇到生词时往往采取多种策略从而达到篇章理解的目的。猜测词义是词汇学习的一项有效而直观的方法之一。在猜词过程中,学习者可通过多种策略达到猜词成功的目的,语境化是重要手段之一。语境是语言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任何语言的理解都无法脱离语境。通过文章中的列举分析,可得出语境可大致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二者共同作用于词义的理解。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分析了猜词过程中各种策略的使用情况及其与猜词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探讨了语境在中国外语学习者猜测词义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外语学习者提出词汇学习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通过对决定语言意义的具体语言环境,即直接语言环境、间接语言环境及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剖析,以期寻求如何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以及如何把原文的含义在译文中巧妙体现出来的应对策略,并因此强调说明语境对翻译选词的重要影响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词与语境密切相关。语境关系顺应理论和语境的属性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词有制约作用:它能够选择词和词义,补充句子的省略内容,增添词的文化内涵,以及制约词搭配时的词义。  相似文献   

16.
词义注释是文言文注释的关键,会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从注重词义注释的传承性,区分词义的概括义与随文释义,以及明了语法解释词义三方面,可以看出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的词义注释存在某些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针对原文的内容正确地选择汉语词义,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关键.翻译时可以根据词性确定词义、结合上下文确定词义,也可以根据词的褒贬性确定词义,切忌孤立地理解一个词,以免出现误译.  相似文献   

18.
某一词、或某一个词的多个义位,其出现的上下文条件是不同的。一个词出现在特定的句子中,该句子就已经锁定了其义位。其原理可以归纳为:意义不同,分布也不同。因此,要想知道句中某字到底是哪个词,应该考察其分布;要想知道句中某词是其本义和若干引申义中的哪一意义,应该考察其分布。其具体步骤为“书证归纳格式,格式凸显意义”。本文依据这一原理和步骤,考察了《论语》《孟子》《汉书》中的八个古今见仁见智的词句。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语词在具体语境中都有两种命运一种是常规的实现,一种是偏离的实现。偏离实现表现为语境语义不是对抽象语义的正常演绎和认可,而是在语义、语法、色彩等方面发生了偏离。在对制约语义偏离实现因素的考察中,我们认识到是语境因素发生了某些变异。根据语境中主要制约因素的不同,我们把语义偏离分为言语域变异、情景变异和事理变异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功能释义法”就是用功能给词语释义的方法,其实就是语用分析的一种方法。用功能法来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要关注一些本身具有隐性功能的汉语口语词,并能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同一词语的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