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本情绪取向、评价取向是情绪研究的两种主要取向。基本情绪取向的主要特征是:情绪是先天遗传的,经由进化而来,是一种执行特定行动的本能或冲动,有其相应的面部表情;评价取向则认为情绪是一种有意识的状态,产生于对知觉对象的意义分析和认知评价。随着情绪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了一直被忽视的第三种取向:心理建构取向,这一取向认为,情绪是一种心理化合物,可以构造出更基本的、不同于具体情绪的心理成分。  相似文献   

2.
刘涛 《山西老年》2011,(9):60-6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克·布朗发现,适当地选择衣服,有改善情绪的功效。他认为,称心的衣着可以松弛神经,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尤其在情绪不佳的时候,更应该穿对衣服。  相似文献   

3.
情绪理论强调情绪是独立于认知的动机系统,是先天预定的生物模块;认知的观点则强调情绪依赖于认知,情绪发展随着认知发展而发展;机能主义者强调情绪是个体适应周围情境的产物,因而也离不开认知和经验的影响;社会建构论强调建构需要认知能力作基础,同时更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对情绪建构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情绪发生和发展的生物机制的探讨还会继续,对情绪所包含的多种成分是否确定为情绪的一种成分等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对情绪的适应性机能的关注将推动研究者进一步探讨是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特定的情境有助于情绪发展?社会建构论融合了认知和机能主义的观点,这使得从认知和情绪相互作用的角度、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探讨情绪成为当前情绪研究的热点所在。  相似文献   

4.
以大学一、二、三和四年级55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竞争调查问卷,研究其竞争后情绪体验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在不同竞争环境下,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没有年龄差异。在竞争激烈环境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学生干部的积极情绪体验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前者的消极情绪体验显著低于后者。(2)在竞争失败后,一年级大学生有更低的挫折体验,四年级大学生有更高的嫉妒体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高的挫败感和疲惫感。在竞争成功后,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有更高的自大体验,学生干部的自大体验显著低于普通同学。  相似文献   

5.
有关情商的研究自开始以来,一直层出不穷:有研究发现,成功80%来自情商,20%来自智商;也有科学家指出,情商高的人更具创造力;更有人认为,只要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相似文献   

6.
《人生与伴侣》2011,(2):5-5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可彻底消除痛苦记忆的方法,或有助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征(PTSD)药物研制。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用小鼠做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突然置身于巨大声响中时,大脑杏仁体内特定细胞更活跃。杏仁体位于大脑底部,形似杏仁,掌管焦虑、急躁、惊吓及恐惧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7.
品牌微博是企业与用户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引导消费者品牌情绪的端口。基于三维情感模型,通过人工编码的方法获取品牌微博情绪坐标数据,应用K-means聚类方法将其归结为轻松型、乐观型、感触型和互动型四种类型。研究发现,轻松型品牌微博能吸引较多的点赞,互动型品牌微博更能引导用户参与评论。除转发抽奖等内容外,品牌微博的转发数相对稳定。因此,轻松型和乐观型微博更能巩固新老用户,互动型微博更能增大品牌信息的扩散范围。为不同营销重点的品牌微博运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工作动态数据(CSWLS2019)"的5690份问卷,采用路径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实证研究了工作支持和职业认同对社会工作者工作情绪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支持中的组织文化支持和机构人员支持以及职业认同均对工作情绪有显著影响,且组织文化支持比机构人员支持作用更显著;职业认同在工作支持与工作情绪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由此提出通过强化工作支持和提升认同来解决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镇沅县恩乐镇苦聪山寨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心理研究侧度探寻其文化适应的内在结构,发现搬迁于聚居地苦聪人的情绪困扰,是其传统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转换过程中一种正常的心理反映.转换过程伴随着他们的行为保守性和心理封闭性降低,自我依赖和自我效能感增强,现代人格和社会心理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情绪对认知加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本质就有必要考察情绪加工的大脑发生机制。但就内容而言,目前有关情绪加工的研究多集中在情绪识别、情绪记忆、情绪易感性、情绪调节及情绪影响认知等方面。国外开始关注情绪在经济决策中的神经机制研究,研究发现情绪相关的脑区在人类经济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有研究揭示文化和性别及其相互作用会产生基于不同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链接模式。然而受到注意资源、刺激评定、刺激内容、刺激物理特征、任务、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素质角度出发,认为多媒体英语教学有助于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克服学生在 传统教学中的消极心理,促使他们的思维更积极、记忆更持久,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两水平实验设计,研究高、低唤醒度情绪面孔的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实验中的因素是阈下呈现的情绪启动面孔的唤醒度,分高、低两个水平。被试的任务是对中唤醒度靶刺激的唤醒度进行判断。结果发现:阈下呈现高、低唤醒度的情绪面孔使被试对靶刺激的评价产生了情绪启动效应,即当启动刺激是高唤醒度的情绪面孔时,被试倾向于将靶刺激评价为高唤醒的;当启动刺激是低唤醒度的情绪面孔时,被试倾向于将靶刺激评价为低唤醒的。  相似文献   

13.
要明确情绪智力的定义和范畴 ,首先要明确情绪智力与传统智力之间的关系。对情绪智力的研究 ,在注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 ,不应该忽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情绪智力的本土化是我国本土化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因为其起步较晚且意义重大 ,更主要是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很多老年人觉得年龄大了老"发火"不好,会让人觉得缺少涵养。但瑞典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适当发怒比压抑怒火更有益于解除压力,保护心脏。大部分老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愿意和子女或者周围人说,有情绪自己压抑下来,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因为,压抑下来的情绪不会消失,有些会积累起来等机会加倍爆发,有一部分会进入潜意识层面,通  相似文献   

15.
不同情绪理论对情绪的结构有不同看法.核心情绪是概念之前的原始过程,是一种神经生理状态,作为一种简单的非反射感觉,它接近意识:感觉好或坏,激活或平静.基于核心情绪这一新视角,从时间与空间层面上逐渐发散,来窥探情绪的结构,扩大了"具体情绪"之外的探究领域,离情绪的始源更近一步.情绪的心理结构并不是一个过程,而是对各种过程的一个总称,包括:一段特殊的情绪情节的"成分"(例如面部运动、声音音调、周围神经系统变化、评价、归因、行为、主观体验以及情绪调节);成分之间的联系;作为一种特定情绪的成分的分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郭冬仙 《社区》2008,(25):52-53
半年前晓英进入到某街道办事处工作,开始她很庆幸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专业对口、收入还很稳定。半年过去了,晓英发现工作永远是那样,没有任何新鲜感。渐渐地她觉得这个工作不能给她带来快乐和满足,更感到厌倦万分。她不仅情绪开始低落,行为也变得古怪。  相似文献   

17.
网络场域中的“情绪偏向”及其关系特征,关系到网络舆情中的情感引导、情绪调控以及网络社会的情感治理等重要问题.网络传播空间中,某种情绪的传播效力并非与该种情绪出现频次呈正相关关系.基于对今日头条543 754条帖子的实证分析,笔者发现,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着可称之为“情绪逆差”的现象与机制.将今日头条的帖子在35种情绪框架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出现频次占比越居前的情绪类型,其帖子的阅读量、评论量却越低;反之,出现频次很低的情绪类型,其帖子的阅读量、评论量却很高.这显示,某些情绪虽然更易于被表达、被呈现,但缺乏实际的影响效力;而某些情绪虽然被表达的频次和比重较低,但却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这构成了网络表达与传播中的不同情绪偏向带来的“情绪逆差”,它指涉情绪表达与接受之间的逆向关系,显现出网络社会传播和传—受关系中的差异偏向、张力结构及其特质.  相似文献   

18.
自从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Peter Salovey和John Mayer在一篇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章提出来以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观察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可以发现一些有着相同技能、相同学历的员工,在工作时的绩效却有很大差别,这说明工作绩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究情绪智力对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从而发现提高其工作绩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教师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关系密切。本研究采用连续分阶段整群抽样,以浙江省221名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中成就感低落水平最高,玩世不恭水平最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园所性质、工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情绪劳动中的自然调节和深层加工策略与职业倦怠中的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及职业倦怠总均分存在显著负相关;表层加工与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和职业倦怠总均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自然调节和深层加工策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表层加工策略正向预测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0.
稳定的人类社会离不开健康成熟的道德体系的支持和维系.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人们对道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已有研究发现道德判断不是由某个特定脑区负责,而是分散在大脑各处的众多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情绪功能系统、认知功能系统及心理理论系统.针对这些不同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研究人员已提出了社会直觉理论、双加工理论、事件—特征—情绪复合模型理论等理论模型.尽管目前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仍需要研究人员采用更加综合的研究手段,把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和传统心理学研究手段结合起来,从而逐渐解开道德的神经基础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