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关联的范畴,它们在实际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存在、演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新哲学及其体系时,不仅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阐述客体和主体,同时还考察、阐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综观他们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论述,可以概括为相互作用的表现、相互作用的方式、相互作用的规律等主要内容。第一、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表现。马克思认为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它们还通过相互作用而演变。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行着双向的运动。就是说,在主体和客体的  相似文献   

2.
<正> 对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要素和发展的思想的阐述,是马克思新哲学体系探讨的最后一篇论文.上文谈到,作为总体的人类实践,是由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交往实践、生活实践等不同形式的实践组成的.而不同形式的实践和每一具体的实践活动,又是由多要素构成的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实践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又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对此,马克思恩格斯也作过经验的考察和理论的阐述.这是我们考察新哲学的实践范畴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关于实践的要素第一,从基本框架看实践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的要素的揭示,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主要对象.因为作为人类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的物质生产劳动,集中地体现了各种形式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共性.同时,他们对物质生产实践要素的阐述,是先从构成它的基本框架着眼的.物质生产劳动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基本框架是由若干骨干要素来构成的.马克思认为,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中,有几个不同的人学基本范畴,它们是马克思在分析人的问题时经常使用的。这些关于人的总体范畴有个人、实践、活动、生活以及存在等,其中存在范畴是与其它范畴的现实涵义相同的,是在同一语义上被马克思使用着的。例如,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也即人的活动,他说:“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存在”是从人的本体角度说的,“活动”则是从实践角度说的。又如存在也即生活,他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生活”是从人的生存过程角度说的。马克思的这些人学范畴对后来的西方思想史,——在更大范围内是对世界的社会运动——发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方法论中的任何新思维都将产生新的概念,为了从本质上概括这种新概念,有必要引进新的哲学范畴.本文试图将惯性做为一个哲学范畴引进唯物辩证法,以期能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贡献一点可供参考的思想方法.一、让惯性走出力学领域惯性最初只是做为一个力学范畴提出来的.168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古典力学的三条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任何一个物体都保持静止的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物体受力的作用被迫改变这种状态."根据这条定律,人们把  相似文献   

5.
一切商品都具有两个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商品的价值已作了大量研究,但对使用价值的研究却很不够。使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弄清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使用价值范畴对于深入研究使用价值,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使用价值范畴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拟就二程(程颢、程颐)的“道”范畴兼及二程哲学体系的结构特征,谈谈自己的浅见,请学术界指正。 一、问题的提出 二程以“理”为最高原则构筑其哲学大厦,这种理论已成为哲学  相似文献   

7.
齐泽克从精神分析视野出发指出了马克思《资本论》中有关资本的分析陷入了模棱两可的境况:一方面马克思将资本视为异化的实体;另一方面却又将资本视为主体的实体。通过深入考察,本文认为二者在概念内涵、交换逻辑、与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将无产阶级意识的产生和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主体—客体的统一的确认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普遍的物化结构之上,并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有意识的革命运动才能打破物化结构,因而,他在一定程度上是追随马克思将资本视为异化的实体来建构其理论体系的。就马克思而言,在《资本论》中,确实有关于资本作为异化的实体与资本作为主体的实体的论述,这是马克思对资本所作的辩证认识。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马克思在根本上是将资本作为异化的实体而非主体的实体来看待的,这主要有如下三个理由:一是马克思在将资本视为主体的实体时,是有其前提条件的。二是资本自我增殖因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多重矛盾的不可解决性而不具有永恒性。三是资本自我增殖的"工具"——工人,即无产阶级,仍然是历史的主体,且必然能够通过革命行动控制整个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因此,齐泽克有关马克思资本的指认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及其模式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模式需要相应地改变,这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模式是本世纪30年代从苏联传来的,它基本上是斯大林的哲学模式。当今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果不改革传统的哲学模式,就难以在精神上代表现时代。张国祺同志所著,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由来和发展》一书充分表达了这一要求,它是我所看到的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这个问题的专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主体功能性的研究是认识论由机械性向能动性发展的关键一环。康德正是通过这一环,在哲学上实现了一场所谓“哥白尼式逆转”。他把以往认识论中以客体为中心扭转到以人为中心上来,开拓了以主体为主导的主客体统一考察的新方向,把认识论的开发主要引向了主体自身的能动性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思想是对人的主体性的一次营救,力图使其从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马克思哲学中就包含着深刻的主体间性的意蕴。它从生活世界出发,勾勒出人的实践性与关系性的双重本质,并力图从对人的“异化”的批判出发对人的生活世界进行重构,最终通过“人类解放”,真正彰显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方以启 《兰州学刊》2008,40(5):43-45
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为马克思在分析问题时处理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关系并肯定了后者的根源性作用;马克思的哲学是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意识对象观上发生了变革,确立了新的出发点——实践,形成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发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论著为标志。这种看法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事实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早在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便已发生。他的"哲学革命"是一个过程,《批判》是这一过程的真正起点,后来的马克思著作不过是推进、深化了他的"哲学革命"而已。《批判》是真正开启马克思"哲学革命"思想历程的"初始性著作",是他的第一部"新唯物主义著作"。澄清这一点,有助于科学评价《批判》这一早期著作的哲学价值与历史地位,恢复马克思思想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同其他后现代哲学家一样 ,批判性地反思近现代主体一直是德勒兹反传统理性主义的中心支点。在其主要代表作《反俄狄浦斯》和《千高原》中 ,德勒兹为我们提供了“欲望机器”、“精神分裂者”、“块茎”、“游牧者”等后现代主体概念 ,这是在批判反思基础上进行的重铸新的主体模式的尝试。这种主体模式借助于传统主体的形式却有着不同于传统主体的旨趣 ,它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原则 ,倡导去除一切形式的“规范化认同”和“能指之暴政”。德勒兹的后现代主体本质上不过是逃脱了资产阶级的现实原则、逃脱了超我和自我的压制、解除了辖域化和编码的欲望之流的承载者。  相似文献   

14.
青年马克思早期哲学视界中的主体辩证法张一兵应该指出,马克思,这位开创了人类最崇高事业并为之献出一生的伟人,并不象我们传统意识中所神化的那样,似乎他代表着某种不变的真理,他的每句话都成了我们指导言行的法宝。看起来,这好象是把马克思捧到了至尊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智能机器人法律地位的确定与否,是解决人工智能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与人类身份认同焦虑的关键问题.现阶段,智能机器人不具备人类的生化系统、自主意识和理性,因此无法独立担责,不可赋予其类似于自然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又因为智能机器人难以拥有独立的财产,亦无法像法人一样被拟制为法律主体.所以,智能机器人法律主体地位与“人类中心主义”“智能机器工具论”的伦理共识相矛盾,应在法律上将智能机器人界定为“客体”“工具”来进行准确定位和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6.
间断与连续这对范畴,虽在许多哲学著作中早就有过涉猎,但都是附属于另外一些问题中,尚未单独提升为一对专门的哲学范畴。由于系统观的崛起,间断与连续这对范畴的意义充分显露出来,成为哲学系统观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7.
朱忠良 《东岳论丛》2012,33(4):39-42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之“物”是实践.实践之所以能够充当此“物”就在于:具体的实践内在蕴涵主观性和客观性;新唯物主义之“物”的涵盖范围因具体实践而获得极大扩展;主观性和客观性在实践中的相互作用是新唯物主义完成自身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社会”范畴是一个新颖而独特的新世界观的视角,它是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网上纽结”。历史的人道主义是理解马克思“社会”范畴的又一个视角。人的存在与本质是统一的。在马克思那里,“社会”范畴还表现为动态的和静态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李云峰 《江汉论坛》2006,1(12):42-46
马克思学说中的社会主体——人是社会生产基本单位,这种基本单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在资本主义社会及当今世界就是民法界定的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历史阶段理论中的两个范畴系列与亚细亚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分歧极大的各种解释,都涉及到《序言》中几个范畴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序列”说故然不能自圆其说,而近年来兴起的“并列”说却也难以成立。在“序列”说中出现的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各种各样的解释,其原因在于将《序言》中的范畴系列与以劳动为视角的奴隶制、农奴制等范畴系列简单混同,并以后者为对应标准来解释前者所致。其实,在马克思的历史阶段理论中,这是在考察角度、理论意图、研究方法、理论内涵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别的两个系列范畴,不应简单等同或置换。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其它各范畴,在理论上的“序列”关系,是在人类历史范围内成立的,所反映的是发展次序而非自然次序,其理论地位也由此而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