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韩枫桦 《决策探索》2011,(16):29-29
建设郑州都市区,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总体战略的具体举措,不仅对郑州,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强劲发展,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增强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的适应度,提升其服务中原经济区的能力和水平,必须选准建设发展路径。结合河南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应着重从整体入手,建立健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拓宽服务途径和渠道;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增强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体系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自主创新意识不强、自主创新协同不够等问题。构建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体系重在加强科研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支撑条件、宏观管理体系和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建设序幕的拉开,对中原旅游文化事业的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这使得具有专业旅游管理技能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性人才,而如何做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宏观形势相适应,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值得我们去探讨。介于此,文章从中原经济区建设所带来的新机遇为出发点,探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2,(28):18-19
6月19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委、区人民政府发布《创新“五个一”模式实现社区服务管理新突破》。文件显示,泰山区按照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牢固树立“小社区,大社会”的工作理念,深入研究和破解社区管理服务难题,创新了“五个一”模式,实现了社区“管理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的工作目标。先后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一项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社会、个人多方筹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明显成效。与此同时,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新农合在一些关键环节还存在一些亟待发展和完善的问题。从2011年开始,河南进入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新农合制度从成长期走向发展期的重要阶段。积极探讨新农合制度在发展中巩固,在巩固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对于加强全省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中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教育先行。高等教育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三大战略区域的大好机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在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大有所为,自觉肩负起为实现中原梦、实现中原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
省情速递     
近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在中原经济区共建人口均衡型社会试验区合作协议。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成立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行动协调小组,建立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会商机制,在中原经济区开展全国人口均衡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市创建活动,并在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第一期合作期限内完成六大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9.
城市新区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绕不开的话题,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建设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绕不开的话题。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交由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写进这份《纲要》之中,这标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完善了社会管理思路,加快了社会管理制度建设的步伐,完善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了社会管理的基本格局,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一、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部署,社会管理思路全面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相似文献   

11.
王国庆 《决策探索》2013,(24):10-12
许昌学院是河南众多高校中较为普通的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她可能没有北大的古朴,更没有清华那样的名气和气场,但是。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中,探索出了一务切合学校发展的新路子,许昌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育人高地、集聚高地、创新高地、服务高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人才库”的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充分发挥“动力源”的作用、转型发展,为河南高校改革发展开启一扇“窗”,在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犬学?什么样的大学才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本刊通过探索许昌学院自身的转型发展,在借鉴其经验的同时,也希望对教育的决策层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是河南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它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障,也是加强河南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此着力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也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为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九州之中,大河之滨,民族发祥,文明积淀。在中国,无论地理、历史还是文化版图,河南都称得起核心。中原兴,中部兴,中国兴。从中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实现中部崛起河南振兴,这不仅是河南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中央决策的战略部署。2011年,国务院颁行《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大战略定位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文化发展重任,赫然在列。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区域发展关联国家战略,中原崛起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中央布置给河南的一道大课题,更是时代交付给河南的一道大课题。重任分量如山,河南责任如山。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曾说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定位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道题,最难破解。河南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2014年河南两会上,河南省省长谢伏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文化强省、建设文明河南。谢伏瞻说,促进文化强省建设,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继续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面对这一文化课题,河南破壁求解。如今,河南绘制的这幅文化画卷波澜壮阔,徐徐展开,就像黄河从源头涓涓而起,直至大河滔滔奔腾入海,书写着河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大篇章。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省在新时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因而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今天,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不能再只是单纯的经济建设,而要以全局的思维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作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点核心来建设。这其间传统文化的弘扬无疑又应是中原经济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一脉,它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社会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就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而言,弘扬传统文化不但要高校的学术研究和民间传承、传播以及与现代的网络传播相结合,还要将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获取巨大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殷民娥  沈跃春 《决策》2011,(11):10-11
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关键在于找准突出问题.选准创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当前尤其要在思想观念和政策法规上取得突破,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民政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我们将认真履行民政职能,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聚区发展在河南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全省各地凝神聚力抓建设,明争暗赛抓招商,产业集聚区呈现竞相发展的大好局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中,河南省提出了“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的目标,要求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以创新驱动型和内需拉动型为主转变,在产业、需求、城乡、区域、要素等结悔调整上取得重大突破。当前全省产业集聚区“三个体系一个载体”和“四集一转”的功能定位十分契合全省经济转型的要求,与实现科学发展、促进中原崛起的战略相符合。作为全省经齐发展的重要抓手,产业集聚区建设将对实现全省经济转型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琚军红 《决策探索》2014,(14):73-74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如何使华夏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道战略命题。  相似文献   

19.
郭林涛 《决策探索》2011,(13):14-17
伟大的时代,火热的青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徐徐展开的鸿篇巨制中,在河南省委、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共青团河南省委把广大普通青年凝聚在党团组织周围,投身于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振兴河南的澎湃大潮中,青春潮动、激情飞扬,谱写了一曲曲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步伐、与河南同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20.
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财政学会主办的中原经济区建设财税政策研讨会目前在京举行,来自国家综合部门、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分别从国家财税政策如何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以及河南地方财政如何灵活运用国家财税政策,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必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这里刊发部分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