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勉  郇瓛 《阴山学刊》2010,(4):111-116
"和谐世界"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已成为当代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和国际战略的重要目标。"和谐世界"政策是"和谐社会"政策的国际延伸。"和谐世界"理念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哲学;秉承了中国外交一贯的价值观;是中国外交新阶段的标志性话语符号。"和谐世界"所提出的目标和展示的观念代表了一种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类共同意愿的国际秩序的新构想、国际政治理论的新范式、国际关系未来的新憧憬。  相似文献   

2.
张辉 《理论界》2010,(3):201-204
本文概述了21世纪初国际环境的特点,分析了这种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利弊影响,认为21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是利弊共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从总体来看,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因此,中央将这一时期确定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据是科学的、合理的。最后针对利弊共存的国际环境,从多边外交、大国外交、睦邻外交、经济外交、热点外交、军事外交、总体外交、情感外交等八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所应采取的具体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国的家庭伦理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伦理电视剧《新结婚时代》真实描绘了现代社会中"城乡结合"家庭的矛盾,集中展现了现代化进程中家庭伦理观念的冲突与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家族利益至上到个人自主决定,婚姻越来越成为"两个人的事";从绝对服从的孝,到平等尊重的爱老之情,亲子关系出现民主平等化的趋势;从夫权统治到夫妻平权,夫妻关系日趋平等,相互尊重的要求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角度看 ,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周边环境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世纪外交中 ,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正确对待自我身份 ,重点开展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 ,妥当处理中美关系 ,将有助于中国紧紧抓住战略机遇 ,实现大有所为。  相似文献   

5.
能源外交,无论对于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还是对于其外在的战略利益和国际地位都至关重要,对于未来国际能源格局的发展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八国集团"成员国和"世界第二大产油国"的双重身份,地跨亚欧大陆的特殊地缘政治条件,使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本身更具多向性和多变性。当今国际形势的特征和俄罗斯自身的实力状况决定了后苏联空间、欧盟和东北亚地区是目前俄罗斯能源外交的主攻方向。因此,研究俄罗斯在上述三个地区能源外交战略征,对于探析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是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并存的世界.世界主要矛盾正在从国际体系内转到全球体系内.在这历史性转移过程中,中美关系正进入历史发展新时期,战略定位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如何在这转移过程中构建与美国关系的战略新格局,这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两个体系中的中美关系是当今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中国外交要站上一个新的高地,中美之间要建立真正平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关键是要抓住这一特征,统筹国内与国际、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两组大局,把国际体系中的被动状态变为全球体系中的主动状态,把全球体系中谋发展的成果转化成在国际体系中谋发展的机会,从而争取我国对美国关系逐步进入战略上、整体上的主动状态.  相似文献   

7.
宫力 《学术探索》2009,(5):6-10
新中国国际战略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一边倒",争取中间地带与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对抗,"一条线",不结盟、全方位的和平外交等历史阶段。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等思想理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制定相应的国际战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科学判断时代主题、客观估量国际局势、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永远不称霸。这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甫 《理论界》2014,(2):48-5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面对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国家发出了不良言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傲慢论"等歪曲中国发展模式的论调甚嚣尘上,并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内容。打造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通过文化交流引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理解,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和平发展的中国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回顾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历程,理清了中国文化外交的成果,同时分析了中国文化外交发展中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必须评估文化外交战略资源,做好战略分层,充分运用中国文化资源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结合中国整体外交布局,构建系统的文化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9.
李运昌 《阴山学刊》2006,19(4):87-91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联系的行为体纷纷通过经济的手段进行“博弈”,实现政治大国目标,是日本战后外交追求的主要目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看,日本对中国、东盟、印度、非洲和拉美等地区推行经援外交,其实质在于为其政治目标服务。从日本的经援外交的发展与变化,分析日本在经援外交上的成败与得失,可为新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李仁德邓小平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周恩来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是在国际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思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大计,确定我国的国际战略和...  相似文献   

11.
服务贸易是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自贸区各成员方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应在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内发展自贸区服务贸易。在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达成之前,将服务贸易相关领域标准化的制定和执行作为催化剂,优先进行双边或复边谈判,尊重和鼓励家族经营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以此提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Approximately one million peopl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perform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each year, 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flow of ideas, people, resources, and aid across international borders. This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assesses the longitudinal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on volunteers’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concern about international affairs. Using linear mixed regression models that control for a counterfactual comparison group of individuals that did not travel abroad,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a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intern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concern two to three years after returning from servic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may also continue to increase years after returning from service. International service may be a useful approach to helping people gain skills and networks that are needed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 society.  相似文献   

13.
国际刑法作为国际法的分支 ,作为多种规范的集合体其渊源虽与国际法大体同出一辙 ,但呈多元性。此外 ,国际刑法形成与发展的方式不同于国家刑法 ,其合法性不可能只满足某个国家政治和法律上的需求 ,也不可能以国家为主体调和国家之间产生的争端。实际上在国际刑法的发展和进化过程中 ,国际刑法渊源本身已经揭示、廓清了其存在的合法性。因此 ,国际刑法不仅于形成基础上具有合法性 ,而且在渊源构成上同样具有合法性 ,更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4.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和社会变动,必然要受到西方列强的干涉和国际形势以及国际格局的影响,中国革命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革命的一部分。1917—1927年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也必然对这一时期的中国革命产生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宁凡 《北方论丛》2011,(5):98-102
意大利纺织业从对英格兰和荷兰布匹和呢绒的加工开始起步,依靠从国际市场获得原料逐渐发展起来。进入发展高峰时期,其资金、原料、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均受到国际市场影响,工业运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过高,整个行业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以行会为代表的行业内部机制缺乏创新,最终背离了国际纺织业发展潮流,整个纺织业因此衰落下去。  相似文献   

16.
郭宏升 《阴山学刊》2004,17(4):28-31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从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反思出"不开放不行",使对外开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通过对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做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从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得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正确判断。同时,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组织和领导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活动中,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东方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
国际合同是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存在着实质性联系的合同。国际合同的法律适用经历了从罗马万民法到中世纪商人法再到冲突法及至统一私法的沿革,其实质是在寻找调整国际合同关系的“适当法”;“适当论”是对以往关于国际合同的法律适用理论的扬弃,更是对国际合同法律适用的历史和现状的抽象和解释;以“适当论”为根据,可以认为,在现阶段,国际合同法是一个冲突法与统一私法、国内法与国际法不可或缺、相互倚重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国际组织,其首要任务是创立国际安全新框架,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不仅保留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法院等国际性合作团体,促进了整个世界从以欧洲为中心向全球体系转变,而且为世界政治提供了一个中心舞台,但是它没能成功地建立起其创始者所期望的国际安全框架和使每个国家获得安全保障的世界新秩序。冷战的结束能否最终恢复联合国的能力,使其成功地履行宪章赋予它的职责,抑或超级大国之间对抗的消失是否反而暴露出建立全球性国际安全结构的深层次障碍,虽然目前看来后者可能性更大,但仍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9.
刘骞 《兰州学刊》2006,(12):55-57
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从其不同的视角对国际合作问题进行了诠释。现实主义学派认为冲突是国际政治的本质,只有在权力均衡过程中和霸权存在的前提下,国际合作才有可能发生;自由主义学派接纳了现实主义的前提假定,但这一学派却认为通过制度协调可以有效的缓解无政府状态带来的不信任,促进国际合作的发生;建构主义者颠覆了无政府状态是先验给定的假定前提,认为国际合作是由国际社会建构而成的,国际合作的发生取决于行为主体之间的彼此认同和共有知识的多少。比较西方主流学派的国际合作思想对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际宣传工作历来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党的国际宣传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界的关注度和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也逐年上升。学界对党的国际宣传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研究,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推动了相关理论研究不断走向成熟,但是仍然存在相对薄弱之处。为了揭示目前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国际宣传工作研究的现状、热点、发展趋势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CiteSpace 6.1.R2作为研究手段,以2002-202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的418篇有效文献为数据基础进行计量分析,绘制相关知识图谱,通过分析知识图谱和梳理现有文献得出结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建议,以期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