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卖粮难”,是前几年我国粮食市场上一度存在的现象。一九八三年,我国粮食大丰收,国家各种粮食仓库极度饱和,大量粮食只好露天堆放,新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粮食“仓容危机”。一时间,亿万农民交售的粮食源源而来,粮食部门装不下、调不出、销不掉、收不进,卖粮难、储粮难、调出难,成了粮食部门最头痛的事情。于是,便引出了对我国粮食问题的种种议论:有人说,这是“相对过剩”;有人说,是“低水平过剩”;也有人说,是“结构性过剩”;还有人说,是“绝对过剩”;等等。  相似文献   

2.
许多西方学者论述了马镫自公元8 世纪传入欧洲后,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巨大的“催化”作用。然而,马镫究竟起源于何处? 在漫长的岁月中它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演变轨迹? 本文借用历史考古资料,以及史籍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展开论述,初步回答了这一问题。马镫起源于中国汉末魏晋之时,它经历了木质———木芯镶金属片———铜铁质三个阶段。中国马镫“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本土史籍中默默无闻,这与中国读书人陷入以仕禄为目的背诵经典,把技术视为“小人之末技”的心理、体制有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扬弃“积淀”是高尔泰及其所代表的中国现代美学流派区别于其他“主体性美学”或“实践美学”派别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从对主体及其个体主体性的肯定至“积淀”的扬弃,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和复杂的过程:潜在———酝生———形成———发展———高潮———完善———影响———余波。这一艰难的历程有着难以尽述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对这一个“过程”的描述与评述,将有助于当代中国美学的研究———揭示中国现代美学新潮的历史轨迹;开拓当代中国美学同一流派内部的“史学”研究;进一步认识高尔泰及其同仁扬弃“积淀”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4.
明初政治,从洪武、永乐到洪熙、宣德,经历了废宰相以集权到组内阁以辅政,严猛治世到宽疏治世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变化和调整。变化了的政治形势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人才需求,并且内阁制的形成为这种人才进入政治中枢提供了舞台,“三杨”以其特有的学识、治术适应了这种需求,渐成权势,安居阁位多年,对具有稳定平静治象的“仁宣之治”局面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三杨”与仁宣两帝的情感渊薮及其自身于宦海沉浮中形成的既干练有术又驯服不逆的政治人格,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三杨”与中枢政体之变种———内阁制及宽疏统治政策之间的双向选择,折射出明初政治统治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5.
贾宝玉的“意淫”疏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帼英 《南都学坛》2001,21(5):38-40
“意淫”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关键词语 ,也是一个复杂难解的概念。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 ,须与“自色悟空”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它重点包含着樊通德所谓“淫于色”的“慧男子”的意思。作为一个“浪子和尚” ,贾宝玉的一生确实经历了“慧———通———流———防”的人格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墨学在汉代经历了一个从公开讨论到肢解吸收到再附会曲说的过程 ,在这个显———隐———变的学术命运中 ,我们不仅可以考见墨学由先秦“显学”到后世“绝学”的变化过程 ,而且可以明显看到汉代政治对学术的巨大影响。分析墨学的这一历史变迁能给当代学术研究提供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的相对过剩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转型时期的相对过剩理论尽管我国目前人均GDP不过700美元左右,人民生活水平仅越过温饱,正奔向小康,但却出现了“消费无热点”的尴尬局面。用传统经济学“资本———劳动力”分配关系的失衡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因为,财政收入尤其是中央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  相似文献   

8.
金庸武侠小说研究成为时下的热门课题,在其十五部作品中,从陈家洛、郭靖到萧峰,再到令狐冲、杨过,最后通过韦小宝,展示了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形象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侠之正”到“侠之变”再到最后的“侠之反”。  相似文献   

9.
“内容与形式”之论与中国新诗史上诸多观念、方案及争论多有纠缠,朱光潜的诗学观念即生成于对“内容与形式”问题的关注,在其诗学体系的构建中,“内容与形式”之说亦经历了一个较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之后果体现于其诗学著作《诗论》中。相较于时人对这一观念模式的简单化运用,朱光潜对“内容与形式”之探讨多集中于理论层面,并建构起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这一探讨,其隐含立场即是对于中国新诗实践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当代资本主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过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与战前相比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概括起来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至少涉及如下十个方面,可以叫做十大变化。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空前高速、相对稳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石出上发生了质的飞跃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历了从恢复、高速发展到“滞胀”再到低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其过程尽管有起有伏,但发展却是巨大的,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所谓“黄金时代”。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它们的年…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日本之根本问题是现代化的取向问题。对此客观问题的主观把握是日本在对“西力东渐”回应的不断转换中方得渐悟的。此回应过程大致经历了被动“开国”———攘夷运动的高涨———主动“开国” ,幕末的两大政治问题可视为对西方回应的两种不同方式。日本完成其发展路向的快速转换 ,不仅在于现代文明的挑战给予了日本一个必然选择 ,还在于其自身的优秀品质、历史因素及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从前 30年中被打扮成“革命感情”、“阶级友谊”到 80年代的“性启蒙” ,再到 90年代商业经济背景下的女性身体写作与欲望写作 ,“性叙事”的生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消解神圣”与“除蔽还原”的过程。与之相应 ,也出现了五种叙事话语形态———国家神话、启蒙话语、权力话语、私语独白、复调话语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新内涵与中国粮食安全态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随着“人粮矛盾”的发展 ,世界粮食安全的内涵经历了“总量 -购买 -营养”的转变。中国粮食在总量和购买上基本达到安全水平 ,营养安全水平仍需大幅度提高。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面临着生产资源减少、贫困人口相对增加和营养需求水平提高的矛盾。立足国内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调整农业结构和发挥国际粮食市场的调节作用是中国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间 ,由于存在来自自然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过剩、资金资源相对过剩和商品资源过剩等方面的压力 ,迫切需要我国现期必须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5.
词的别称与词的音乐特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继诗经、楚辞、乐府、近体诗之后,词在宋代发展繁荣,成为“一代之文学”的诗歌样式。词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历程,在此期间名称不断变化,而在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诠释着词的种种艺术特征、美学情趣与音乐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党-政府-社会的三元结构关联是研究当代巾国政治发展与政治结构变迁的一个必要路径。伴随“新民主主义社会-前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次模式转换,当代中国的党-政府-社会的三方关联也经历了“相对分立-同构(两次亚结构变迁)-分野化”的四次结构变迁,总体上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历史线索。新阶段中国党政社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演展通道,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必须直面的现实境遇。探讨党-政府-社会之间良性关系的建构趋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以往论者普遍认为吴梅村的诗风以明清易代为界出现过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易代之前,吴梅村只是一个“吐纳风流”的“艳才”,经历了鼎革之变,他的诗歌才变得激楚苍凉、风骨遒劲。实际上,吴梅村的早期诗歌在题材、诗体、艺术表现和意绪格调等各方面已然确立了相对稳定的个人风格,后来的诗歌创作不过是这种风格的进一步发展与强化。吴梅村的早期诗歌在其整个创作历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是不应当被低估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先秦在辩证法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老子,孙武,韩非,《易传》的作者在转化及转化条件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由《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到《易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由《老子》的转化的绝对性到孙武的军事领域中胜与负等的转化需一定的具体条件,再到韩非的“不制不形”的一般转化条件及转化的具体条件———“得事理”、“动弃理”,最后到《易传》的“物极必反”,“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既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训  相似文献   

19.
傅斯年对“哲学”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3个不同的时期:北大学生时代、旅欧时期和回国以后,相应的对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学术与西方哲学的关系之看法,也经过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变化过程,这种不确定性表明了早期“中国哲学”之边界的模糊和内容的歧义。  相似文献   

20.
《易经》的教育观可以从“物生必蒙”———“教学为先”思想的发端、“童蒙求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蒙以养正”———中国特色的教育概念的精髓、“包蒙,吉”———“有教无类”面向全体学生、“振民育德”———开创重视德育的优良传统、“小惩大戒”———适度惩罚的教育原则等六个方面来认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与之有着逻辑承继的关系。它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