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回顾了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认为有必要对心理动词进行重新分类。根据心理动词的语义特性,心理动词被分为情感、情绪、感知、认知、意动、使役等6小类。在对各小类动词进行语义分类和句法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各小类之间共有连续统(continuum)关系,它们的句法表现并不是泾渭分明,如某些拥有多种语义的心理动词,其句法表现可以兼跨两个小类。最后,文章就中英文中使役心理动词的不同表达法进行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2.
非使役化中,从使役动词到作格动词的转换,原生及物动词同时受到三种语义选择限制:其一,动词包含"使役义([+cause])"特征;其二,动词是动态动词,表示状态变化;其三,动词的外因可以通过句法(为降级题元,充当介词的补语)或语用(为暗指题元)手段判别.  相似文献   

3.
使役结构在英汉语句法结构中举足轻重,历来受到语言工作者的重视,不少学者尝试用轻动词理论来解释,但各家看法不一.轻动词v由Larson最先提出,经Chomsky完善发展.乔氏认为轻动词v是没有语义的纯句法功能范畴,所以表示使役含义的“make”等词以及“-ify”等词缀不属于轻动词.通过为三种类型的使役结构——分析型、形态型、词汇型使役结构指派新的树形结构,进一步从并集对称合并与序偶非对称合并角度解释分析型使役结构不移位以及形态型、词汇型使役结构移位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古代汉语语料库的检索分析及汉语方言材料的佐证,认为致使性"得"字补语句有两个来源:一是致使义"得";二是词汇手段使动用法衰落,使成式出现。特别是隔开型使成式和"V+使令动词+C"用法的出现,给致使义"得"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句法位置,从而促发了致使性"得"字补语句的产生。而从生成语法轻动词理论角度来看,致使性"得"字补语句中的"得"可看作使役轻动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系统功能句法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V+to+V"结构中两个动词的关系。本文区分了四类"V+to+V"结构,并就动词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的分析从形式入手,但研究的重点在于语义和功能。本文也探讨了动词词组与过程类型体现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归纳总结了不同语言学家对轻动词的语义和句法属性的理解,梳理了轻动词理论的发展及该理论或假设在英语和汉语语言研究方面的实际应用,最后指出轻动词假设对话语理解的作用,认为在话语理解中轻动词不是一个语义的空词项,而是具有关键的语义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大量的语料事实的考察,简单分析了“V着AP”格式中的动词的句法特点,发现此格式中的动词根据句法结构选择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根据不同的句法框架每一类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小类。不同的动词类别在句法特征上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比较了动名词与动作名词的性质与功能,指出它们有一个可以共同发挥作用的句法领域:英语动词的名词化;文章进而讨论了在实现动词名词化时,我们应该如何在两者中间作出选择,并为此提出了五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语义、句法层面的配价情况及其相关规律做深入的多角度探索.提出特有语义格概念以分析此类动词的语义价,探究价量和价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句法向,包括向量和向质;探究了特有语义格、语义价和句法向的内在联系及相关规律;总结了介标化、述结化、方所化三种促进语义价句法化的形式手段,提出“形式化指数”、“句法化指数”的概念进一步进行相关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作格动词(反向使役动词)是潜在及物动词,通过非使役化,由原生使役动词转化而来的非宾动词,属于派生的不及物动词.与原生非宾动词不同,非使役化压制了及物动词的外部题元,使其施事角色要么隐形存在,要么显形地成为降级题元,充当介词补语.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在"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中,"化"尾动词具有"使……变化"和状态间临界点转变的语法特点,它同时具有致使词功能和致使状态意义。"化"尾动词联系着致使原因和致使对象,共同完成句式的致使意义实现。通过句式比较分析了"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阜宁方言程度副词“象话”存在着与普通话形容词“象话”截然对立的句法、语义特点。它经历了如下语法化历程:补状句法移位、从突显摹状到突显锚程的认知侧重转向、“话”的语义虚化和语音弱化、“象”与“话”的边界消失、短语词化。在这个语法化过程中类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汉语句式的特点,认为语用是造成汉语不同句式的主要动因.相对于英语来说,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题元角色与句法论元的对应规律不易确定.在分析了主、宾语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用传统的主-谓定义汉语句式存在着理据上的不足,认为把汉语句式分析为话题-述评结构更符合汉语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的“N N”结构是指“君君”、“臣臣”一类的主语和谓语均由同一个名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先秦汉语“N N”结构中的“N”只能是单音节,“N N”结构具有很强的粘合性,具体表现在“N”的前后均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的成分。“N N”结构一般成对出现,前后对举出现的“N N”结构中的两个“N”意义相对。“N N”结构不能独立成句,或者充当主语,或者作复句的前分句。汉代以后,“N N”结构的粘合性减弱,并且出现了一些新语法功能,比如作谓语、定语、补语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能够进入“N N”结构框架的“N”全部是具有强社会性语义特征的名词,其社会文化附加义是“N N”结构之所以成立的最根本的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15.
“等于”作述语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合成和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于”表示语言所表示数、量或客观事物之间的相等关系。从句法结构上看,“等于”作述语的句法结构都是主谓结构,但是用于不同语域中的“等于”作述语的句法结构的状语有差别,这表明:用于叙事语域中的“等于1”作述语的句法结构和用于科学语域中的“等于2”作述语的句法结构在认知层面和图式上有差别,“等于1”和“等于2”作述语的句法结构所表示的语义合成和语义提取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使役结构的基本概念人手,确定使役结构讨论的范围,并阐述了使役结构具有的形式以及表达的意义.然后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使役结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句法分析、及物性分析和作格分析.本文的重点是使役结构的作格分析,并对作格分析提出了新的、更具有层次性和适合术语的明确标识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程度副词“太”的否定格式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主要有“太不VP”和“不太VP”。它们的句法结构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学者们对“不太VP”的句法结构的看法存在差异。通过对其句法结构的比较分析,揭示其内部存在的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英语比较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见出英语比较句不仅在句法构成,结构的构成成分,复杂度上,而且在语义类型和语义功能等方面均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核心”(或“中心语”)概念在结构主义语法和生成语法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形同而实异.在结构主义语法体系中,核心只能由能够充当句法成分的实词充当,强调的是“语义重心”,从本质上属于语义中心语;而在生成语法体系中,中心语可以是实词,可以是虚词,甚至可以是诸如体貌、时态、语态等功能性成分,生成语法的“核心”从本质上说属于句法中心语.  相似文献   

20.
“说A就B”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种格式,其常规格式是“说A就A”。一般认为,这个格式有“一想到……马上就”的意思,事实上,它还有“极易发生某事或事态难以预料”和“对事态的肯定,态度坚决”的意思。这些不同的语义特征主要是由副词“就”的不同义项和动词“说”的意义虚化导致的。在句法结构上,变项A、B也不仅限于动词性结构和形容词,也可以是体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