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区域经济协调治理角度来看,粤港澳区域发展规划应当类似于区域一体化概念范畴,如何处理区域经济协调治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成为当前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自然法学思想倡导自然权利和人权基本理念,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个人权利;利益法学的核心概念将社会秩序的背后利益分为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等。在区域经济协调治理确定的法律秩序范围内,区域经济协调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的平衡关涉各方利益的协调,而找到平衡二者的路径、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对于粤港澳区域经济协调治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前期改革,启动了区域经济活力,使区域层次由传统体制下不明晰的抽象显化为一级利益主体,地方政府也被赋予宏观经济分级调控中重要的中介职能,区域管理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区域利益的强化,导致了一些消极后果。由于改革本身的不深入和不完善,导致宏观调控手段疲软,市场组织发育不良,从而区际利益关系协调不力,各级区域利益主体在缺乏自我约束机制的条件下酝酿出形形色色的空间冲突,严重降低了资源配置的宏观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会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区域性问题.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解决区域性的公共问题;提供区域性公共物品,协调地方政府利益;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要求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扩大对内开放,启动内需发展战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当前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主要建议是建立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及跨越行政层级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包括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政策合作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等.通过扩大对内开放与构建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区域一体化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区域经济利益协调问题,缺少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区域间利益分享与补偿方面的制度安排,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回波效应远大于扩散与辐射效应,没能逆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利益不平衡的扩大,从而影响到地区间正常的资源要素整合。研究表明,利益分享与补偿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整和创新现行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体系,并以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利益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王建军 《理论界》2011,(3):46-47
我国的分权化改革使得地方政府日益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进而在改革与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钢铁产业跨区域整合进展缓慢,与地方政府行为有很大关系。地方政府的利益和态度在跨区域整合中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就目前我国钢铁产业整合来说,破解跨区域整合的地方保护障碍的首要问题是建立兼顾产业整合主体各方的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探索地区间财税利益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6.
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地方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充分形成的区域经济不协调 ,已使该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如何通过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协调与合作制度的创新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该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法制协调 ,协调机构及协调机制等问题进行探讨 ,并在相关的制度设计及具体的建设措施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利益关系失调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是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和完结以及信息化浪潮,在促进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关系失调,是区域经济利益冲突形成的外部条件.同时,从内部原因看,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问题、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区域经济政策缺陷问题以及区域利益主体间的博弈问题,都是区域经济利益关系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问题,而政府行为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关系协调治理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政府之所以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职能重心转换不到位。而政府的职能重心之所以未能配合经济增长方式同步转型的深层次体制原因在于官员晋升激励和地方财政收支的约束,因此建议改革晋升机制,调整转移支付和补偿机制。鉴于现行政府组织框架无法完全胜任协调区域发展的任务,应构建一个超越行政边界的区域管理机构并划定标准区域和问题区域,辅以法律法规等制度性保障,从而确保纵向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使横向利益分配相对均衡合理。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市场机制之间的相互矫正、补充、交融,将作用于整个过渡时期.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分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与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调控两个层次,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是政府调控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在理论上对地方政府经济调控职能做出深入的研究,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本文侧重就如何发挥和优化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作初步的探讨,以期为地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体制的主要弊端有两个:一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二是忽视中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异极大的基本国情。全国各地区不论具体条件如何,都实行统一的体制、统一的方针政策、统一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区域经济仅仅被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一个要素来加以考虑和设置,中央对各地区采取集人、财、物为一体的统一调控,区域性利益集团缺乏独立的表现方式和争取独立利益的冲动,区域内部产业结构配置以及区域间利益协调、产业分工格局,一般均在计划内解决,由中央政府一手包办,使地方政府成为国民经济计划执行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关系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能否协调得好,关系到整个国家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和整个杜会能否长治久安。因此,如何科学规范地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科学地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和义务,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法制的轨道上协调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所以,加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一、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地方政府既是衔接和协调宏观与微观、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的中介环节,同时也是区域经济主体。其行为如何,无论是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还是对于区域经济活动,都具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发达地区①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不能不研究其政府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一、低效有序:传统体制下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1、传统体制下的区域经济运行目标在传统集中计划体制下的纵向传导、纵向控制中,区域经济仅仅被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一个要素来加以考虑和设置。中央对各区域实行集人、财、物为一体的统一调控,区域性利益集团缺乏独立的表现方式和争取独立利益的冲动,区域内部产业结构配置以及区域间的利益协调、产业分工格局,一般均在计划内解决,由中央政府一手包办,使地方政府成为国民经济计划执行中的一个环节和派出机构。在这种区域的物质利益得不到应有尊重的体制下,区域经济运行的目标通常表现为国家计划目标的直接分解:  相似文献   

14.
任何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此可以说,经济利益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充分、有效地发挥经济利益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本文将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利益关系的基本特征,探讨协调我国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魏伟 《理论界》2007,8(1):22-23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曲折进程中,逐步认识到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性,多次提出社会主义要通过国民经济计划来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其中蕴含了产业结构、积累与消费、区域经济等平衡发展的思想。毛泽东注重产业结构平衡、理顺利益关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等思想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区域经济发展中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的实质是如何处理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关系,效率的实质是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二者的关系是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调动各区域经济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来探讨我国由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一、体制转换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重困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由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双重效应:一方面,由…  相似文献   

17.
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区域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同时,在区域关系上也出现了令人关切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地域分工含混不清,重复建设,分散布局和产业结构趋同化日渐突出;区域间资源争夺和贸易摩擦加剧;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区域利益扭曲;区域间差距重新拉大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国民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区域性障碍。我们认为,区域行为演变是区域关系紊乱的直接原因,因此,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行为及其演变,是认识和消除上述诸多问题以及制定对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其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总结反思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经验: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好市场调控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以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其利益主体日趋多元且复杂化,在极端宗教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日趋合流的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日趋严重,并在特定区域和时期愈加凸显出来。研究并关注民族自治地方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问题,对于及时疏导民族利益关系,有效化解民族矛盾与纠纷,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稳定和政治文明,并进而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包括两个部分,即政治利益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中央与地方作为一个系统,其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永恒的,也是统一的,同时,只要有中央与地方出对存在,就会存在中央与地方各自的利益关系。因此,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是明显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在不同的体制下具体协调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在社会资源主要由强权政治支配的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由行政性中央、上级命令与地方、下级服从的“行政关系”,或主要由这种“行政关系”来协调;在社会资源主要由平等交换的市场支配的体制厂,中央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