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济新闻在传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受众面也越来越广。在新的经济大背景下 ,经济新闻的服务对象更加多元化。如今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 ,关心经济新闻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 ,经营者要随时掌握市场的需求 ,股民要关心股市的走向 ,购房者要打探楼市动向 ,市民要获取理财信息 ,下岗、失业职工要了解就业政策 ,农民要知晓农产品的销路等等。帮助百姓释疑解惑 ,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 ,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经济新闻如何被读者、被市场所认可 ,其报道艺术相当重要。留心兰州的几张都市类报纸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3.
一、常规经济报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 ,普遍不“深”、不“新”。其表现形式为一厂一店 ,一事一报 ,一项一报等等。其问题主要反映在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等方面。第二、思路绝对化。其表现形式为非黑即白 ,非此即彼。这种思路不能辩证地看问题 ,缺乏思辩色彩 ,容易绝对化。比如关于企业破产、兼并、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农民外出打工等 ,对不同对象来说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其好坏不是绝对的。对这些内容的报道 ,就不能简单地下结论。第三、语言枯燥、乏味 ,形式呆板、拘谨 ,内行不愿看。其原因是由于记者在写… 相似文献
4.
社会影响力——传播学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影响力是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和法制手段在特定方向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也指一定历史或自然改变后人或社会的状况.在运行方式上,社会影响力主要有上下垂直影响、横向平行影响和复合型影响三种类型.在主体内容上,社会影响力可以分为文化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宗教影响力、人物影响力和事件影响力等.作为一种动态的行为过程,社会影响力具有惯性运动、社会需求、文体认同、互动强化以及力源决定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所谓经济新闻的超前性报道 ,就是从社会的经济发展变化的现实出发 ,对正在萌芽、发展和将要萌芽、发展的经济事件进行实事求是、兴利除弊的超前性报道 ,客观的探索其发展过程 ,展望发展前景 ,以求正确引导舆论的一种报道形式。本文论述了经济新闻超前性报道的可行性及理论上的合理性 ,以及新闻工作者搞好新闻超前性报道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经济建设成为全国的中心任务后 ,经济报道的地位也就自然随之上升了。“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在新闻工作中不能简单化为“经济报道为中心”。但无疑 ,它是新闻工作中头等重要的任务。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市场是人们看社会、看政治的窗口 ,经济新闻报道抓住了市场 ,其实就是抓住了读者、抓住了群众。市场经济离不开新闻 ,同时也正是市场经济为新闻提供了最丰富、最生动的新闻源。所以 ,经济新闻报道必须以市场为切入点 ,准确把握市场变幻的脉络。谈起经济报道 ,人们常以“外行看不懂、内行不爱看”来形容经济报道有难度。这句极普通的话 ,实际… 相似文献
7.
8.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发展的知识化、社会经济的市场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给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新的态势、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高度,确立物质文明与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视角,运用新的思维来构筑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闻面临的挑战是在客观主体发生变化后开始的,众所周知,计划经济时,任何一个微观经济组织都好比算盘上的一粒珠子,由一只巨大的手在统一摆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销往哪里、有无效益,全然不用操心,你只管如何完成任务就行了,与此相对应的经济新闻报道也就单纯得多,只写完成任务,完成计划就是了,因此,单纯表扬式、鼓励式和成就式报道成为日复一日咏唱的主旋律也就不足为怪了。 改革开放初期,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遇到了大挑战、不仅要报微观经济,而且要分析宏观经济;不仅要报生产,而且要报经营;不仅要报管理,而且… 相似文献
10.
沈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0):46-49
整体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需要注重教育环境和谐化建设;推进教材内容大众化建设;深化教师授课通俗化改革;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化意识。坚持这“四化”建设,才能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的整体优势和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大经济新闻的报道力度 ,各大媒体都在加大经济报道的份量。从运作来看 ,涌现了一些好的深度报道。但从总体来说 ,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大块大块的、动辄数千字的经济报道文章 ,是否都能让读者有勇气、有耐心从头到尾读完呢 ?我们不得而知。不少读者反映的头版深度报道不深的问题 ,其中也同头版缺乏有力度、有份量、有深度的区域经济新闻有关。抓好深度报道 ,特别抓好深度区域经济新闻报道 ,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不是一篇短文能说清的。笔者以为 ,深度区域经济新闻报道要抓住读者“眼球” ,除了新闻题材本身要新鲜、重要之外 ,在表现手… 相似文献
12.
院校研究(IR)--现代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院校研究是现代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学校的规模越大,就越需要进行院校研究;院校研究的结果越是有效,就越是能解决现实中特定的问题.在国内高等院校开展院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政治学:政治-经济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政治学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是经济的政治学,它既研究经济现象中的政治问题,也研究政治现象中的经济问题,揭示经济现象与政治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经济政治学以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它倡导一种动态平衡的经济政治观。与传统的政治学相比较,经济政治学是思考角度、思维模式的一种转换,是在政治学领域确立经济理性和经济价值的变革,也是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里,虚拟经济通过虚拟资本与网络技术的作用,使得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科技产品呈现出定价方式预期化、表达方式符号化,运作方式数字化、实现方式未来化的特征;使得企业组织形式、商品和货币交易市场、社会价值关系和经济效应法则出现非实体化、无形化的虚拟化趋势和非传统化的变革,这便大大地改变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主要经济增长要素对实际经济增长的作用逻辑和作用力度。 相似文献
15.
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晚明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重大变迁;同时,世界经济也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明初,白银并非合法货币,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初步奠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事实并非如既往所认识的,是西方东来导致了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衔接起来。从时间和动因上看,中国的社会需求曾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开发,中国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并为整体世界的出现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当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世界之时,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出来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16.
中间阶层的兴起越来越激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引发许多相关的争议。我们有必要对中间阶层的界定进行梳理,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现实发育特征,对其界定问题进行探讨。以生产资料占有为一元标准的传统界定范式已经式微,逐渐让位于社会分层理论范式,主要从综合地位来考察阶层的中间性特征,其具体界定指标实现了多元化。同时,在中间阶层的量化上存在滥用统计性指标的误区,以及通过主观认同进行界定的争议。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可以利用中间阶层在社会控制能力上的相对独立性特征,通过“去两头、留中间”的方式来界定中间阶层。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球经济的日趋一体化,使国内、国际经济具有高度相关和相融性,也呼唤着媒体经济报道的前瞻和贴近性。本文以河北媒体为例,解剖了目前经济报道中普遍存在的与前瞻和贴近性不相适应的窄、浅、虚、旧等种种问题,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转变思维模式、加强报道策划、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使经济报道具有前瞻和贴近性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球经济的日趋一体化,使国内、国际经济具有高度相关和相融性,也呼唤着媒体经济报道的前瞻和贴近性.本文以河北媒体为例,解剖了目前经济报道中普遍存在的与前瞻和贴近性不相适应的窄、浅、虚、旧等种种问题,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转变思维模式、加强报道策划、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使经济报道具有前瞻和贴近性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术思想要走向世界,应对海外中国学有所了解。海外中国学研究涵盖很广,任何属于中国问题的研究都可以包含在中国学之中。但一般说来,可以区分为现实意义的研究和学术意义的研究两类。前者可以为解决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某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并为后者提供一些可深入研究的课题;后者则是有长远意义的理论课题和基础性的学术建设。从哲学方面来观察,西方一些汉学家近年来研究中国学有三个新视角:一是在中国文化中寻求具有某些普遍价值意义的思想资源;二是以迂回与回归的模式研究中国学;三是再度重视中国原始经典的研究。这启示中国学者: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是必要的,但是必须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积极参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学术文化讨论与建设,努力寻求在各国、各民族的思想文化中对人类社会合理发展的资源;不仅要把中华文化中有特殊价值的思想资源贡献给人类社会,还要认真研究和发掘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 --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学术史角度观察,社会学领域的一种新兴分支学科-空间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齐美尔、列斐伏尔和吉登斯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学者.通过展示空间社会研究从古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的演变,表明了空间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对于社会学来说,从空间观察社会是推动社会学发展的一种新颖且有力的前沿方法,值得学界的关注和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