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安徽画派的辉煌与同一时期鼎盛的徽商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徽商挟其雄厚的财力倾心支持画家的艺术活动,以其独特的文化禀赋影响了新安绘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皖南徽州一带由于经济繁荣,徽商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及其对文化艺术的推崇与喜爱,促使新安诸画派异军突起,给死气沉沉的清初画坛带来了新气象。其代表人物渐江、石涛等在绘画理论与实践上的创造,不仅冲击了占统治地位的“四王”,也对后世的绘画艺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是20世纪初期抽象画派的鼻祖,其作品运用点、线、面来形成音乐般的形式感,表达画家内心世界,使抽象画派在各种绘画风格中占了一席之地.他还是理论家,提出了抽象绘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把绘画内容归纳为形式和色彩.作为被人们忽视的教育活动家,他开办学校,建立绘画团体,创立抽象画派,并任教于包豪斯学院.  相似文献   

4.
岭南画派是本世纪初首先从广东兴起。以岭南三杰为代表,主张吸取古今中外尤其是西方绘画艺术之长以改造传统国画,使之朝着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审美教育效能的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流派。其表现形式是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林风眠虽不属于岭南画派画家,但与岭南画派进行变革,吸引国外绘画的先进技法和语言,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的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5.
噶玛噶孜画派是我国藏区三大画派之一,其特点十分鲜明.本文是在较长时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认识的.在宏观层面上所显现的是博采众长的广纳性、选题的独创性和藏传绘画与汉地画风的高度这整合性.在微观层面上,从结构布局、绘画技能、色彩、背景图案等具体绘画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艺术层面上对噶玛噶孜绘画的基本风格作出了较为细致、全面的勾勒.  相似文献   

6.
清代绘画,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占据了画坛主流,画家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追求笔墨情趣方面,造成了形式面貌的多元发展,派系也愈加林立。清代绘画大致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以“摹古”为宗旨的“四王”画派占据画坛的主体地位,江南则有以“四僧”和“金陵八家”为代表的创新派:清代中期,以宫廷绘画以及力主创新的扬州“八怪”为代表;晚清时期,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最具影响。《南山积翠图》是四王长者王时敏的晚年的代表作品。四王画派(主要指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为金科玉律,致力于…  相似文献   

7.
戴敦邦是以陈洪绶、任伯年为代表的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同样作为海上画派的代表,以其开放的思想与中西兼采的绘画技巧在中国画创作与连环画创作之间相互转换,成就斐然。其绘画题材之广、著作之丰在当代艺人中并无出其右者。戴敦邦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写实画派在中国油画发展中逐渐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此一画派着重于对写实画风与技巧的深度探索。在兼顾市场与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在审美品质的提升和绘画语言的提炼上也进行了不懈的践行。以杨飞云为首的一批写实画家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倾力于对西方古典油画传统的学习与体察,将西方写实绘画的精髓与中国艺术传统的审美趣味完美结合,从而使中国写实画派的艺术探索在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启示性和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代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以明代董其昌等人所言,主要有"文人画"与"非文人画"两大传统,即"利"家与"行"家.各家均按各自的传统不断演进.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绘画创作兼容"南、北"二宗,雅俗兼俱,"利""行"相渗,形成了"画格不纯"之局面.可以说在绘画史上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呈现出"兼总条贯,揽其精微"的局面,并影响到后世的绘画创作.  相似文献   

10.
威尼斯画派(VenetlanSchool)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艺术画派,在16世纪达于极盛。此地艺术家的作品长于用色彩表现光色交融的田园风光以及强调官能性的女性裸体,尤以诗意画(poesie)这一主题最能代表威尼斯画派的特色。从主题、风格诸角度对诗意画进行读解,探寻诗意画的发轫与演变。以威尼斯画派代表性画家乔尔乔内和提香的作品为例,重点阐释分析该类型绘画的形式语言特征,井兼以社会学的视角考察16世纪的威尼斯社会文化,论证威尼斯贵族的艺术趣味与威城宽松的社会氛围如何影响诗意画的审美走向,从而揭示威尼斯艺术家藉诗意画这一类型进行的艺术探索影响了17世纪之后的西方绘画艺术并孕育了现代绘画的形式主义观念的雏形。  相似文献   

11.
苏州近代绘画与植根于吴越文化土壤上的"海上画派"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他们在互相交流、切磋画艺中,其思维模式、审美思想和价值取向不断趋于一致,共同的艺术理想最终使苏州近代绘画汇入了海派绘画大系之中.  相似文献   

12.
黄宾虹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和吸收西方绘画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重大建树.本文论述了黄氏关于绘画的社会功能、绘画与现实的关系、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观作用、对绘画美的综合要求、笔墨技巧、绘画的类型与品位、中西绘画的比较、对新安画家的评论等等方面的主要观点与卓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分析哈代如何在《意中人》中借鉴17世纪荷兰画派进行文学创作。首先,看似“低俗生厌”的荷兰画派启发了小说的形式创造。哈代借用荷兰画派的手法和内涵融通了绘画与小说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在再现现实主义思想上的一致性。其次,荷兰画派是《意中人》的想象来源之一。荷兰画派的意象、主题和类别被创造性地整合进《意中人》中,哈代借此表达了艺术取代上帝,以审美的态度应对人生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康区是藏族传统的三大地理和文化区域之一,在这一区域中,藏传绘画十分发达。自公元17世纪以来,康区就已是藏传绘画三大画派(门派、钦派和噶玛噶孜画派)中噶玛噶孜画派的传承中心。在这个传承中心中,西藏昌都地区的噶玛丹萨寺、四川甘孜州德格的八邦寺和青海玉树州囊谦的奇吉寺是重要的传承场(或称传承分中心),其中,德格八邦是重要的一个分中心。文章重点对这个分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作了论述。其他一个画派和一个系统分别是门派的分支——新门派和朗卡杰绘画系统。三者之间风格各异,但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5.
虚谷是晚清上海画派中无论思想还是艺术个性都极为鲜明的大家。本文围绕这一主题,翔实论述其绘画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6.
德加是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一位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在他一生绘画创作生涯中,存在古典主义情结,同时还对工业革命时代变革语境中的印象主义绘画创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的绘画艺术是在借鉴古典绘画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瞬间的真实"。德加的绘画语言在题材、构图上对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均有突破。他的绘画艺术对我国油画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阐述扬州画派所处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绘画表现方式,揭示了“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及其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理环境对艺术创作发生作用。对水的自然景象的观察与对水的细致感悟,产生了中国独特的水墨写意画,在西方绘画中则产生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画派、法国的巴比松画派与印象派、英国的水彩画。  相似文献   

19.
莫迪里阿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作品包含丰富的情感特点,最主要的艺术创作是以人物肖像画和裸体画为代表的人物画创作。他以独特的表现形式,打破当时艺术界对于绘画创作方式的局限性,带给观众不寻常的视觉享受,同时也带给人们对当时社会的哲学思考。影响莫迪里阿尼人物画创作特点的主要因素不仅在于莫迪里阿尼拥有出神入化的绘画技巧,还在于他对世界、人类生存的深入思考。莫迪里阿尼的命运特点和性格因素,以及对绘画非凡的情感领悟,是推动他的人物画创作特点的三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欧洲风景画始于庞贝时期,再生于文艺复兴,成熟于17世纪,至19世纪臻于完备。经历了众多的艺术风格演变,各时期艺术风格形成了不同的绘画特性与品质。从荷兰画派到后期印象绘画,欧洲风景画以表现的形式和追求的内容两个层面,显示了它们各自的绘画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