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X哥”背后的语言、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犀利哥"蹿红网络之后,"X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在网络媒体、报刊杂志,诸如"雪碧哥""钢盔哥""力量哥""灯笼哥""烧饼哥""妖娆哥""面包哥""高数哥""励志哥""一分哥""苍天哥""真情哥""格子哥""深邃哥""双刀哥""工地哥""热心哥""沧桑哥""丝袜哥""三轮哥""火车哥""奔跑哥""曾哥""春哥"……层出不穷,这些强大的语言现象的冲击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哥文化背后隐藏的究竟是怎样的语言、文化力量和大众心理。  相似文献   

2.
就郭锡良版《古代汉语》的文选注释提出九条商兑意见。讨论的内容包括"以"与"父"的用法、"具"与"叹惋"在中古的词义以及"艾""翼蔽""比数""负""直""曼辞"等词语的训释。  相似文献   

3.
就学者新说中古诗歌中"伊""於""为""试"等是词头,"应""已""云""来""其""取"等为词尾的观点,文章从宏观与微观角度作细致准确研究,论定它们都不是附加式构词。得出结论为:"伊~"或表肯定和强调语气,或为判断系词;"於"为"於乎"之省,"为~"为泛义动词;"试~"或为动词"尝试",或为副词"姑且";"~应"为动词"应当";"~已"或是"以"的通假,或为副词"已经";"~云",或是动词"说",或为"运"的通假;"~来"为助词;"其"为助词,"载"是"才"的通假;"~取"为泛义动词。  相似文献   

4.
近代汉语时期,除数词外能与动量词组合使用的语言成分主要有:指代词"此""这""那";疑问代词"那"(哪);方位词"后""前""下""上";时间词"今""先";后缀"子""儿""家(价)""里"等。各组合形式的出现时间和发展过程各不相同。近代汉语动量词在组合能力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相对而言,计数动量词("次""回")的组合能力最强,现代汉语中消失了的动量词(如"过""巡""转""度")在近代汉语时期的组合能力很弱;从时间角度来看,元、明时期动量词的组合能力最强。各组合形式的出现一方面与动量词及语言成分本身的发展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与语言发展的类推作用有关;其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主要与同义词之间的互相竞争有关;社会时代是促进各组合形式发展或消亡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分"有"部分"义,可以与一些表示方位意义的语素结合,构成合成词,如"上分""中分""下分""初分""前分""后分"等。这些词语义项比较丰富,在佛教典籍中用例较多。加强对这些词语的研究,对了解中古汉语的词汇面貌、编纂大型词典等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有"部分"义,可以与一些表示方位意义的语素结合,构成合成词,如"上分""中分""下分""初分""前分""后分"等。这些词语义项比较丰富,在佛教典籍中用例较多。加强对这些词语的研究,对了解中古汉语的词汇面貌、编纂大型词典等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潮老妈     
董国宾 《山西老年》2014,(11):26-26
老妈年纪大了,但思想并不老,对一些新潮的词儿和新潮的事儿,很是感兴趣。 "酷""顶""给力""钻石王老五",这些新潮的词儿,老妈一应俱知。她还时常关心国家大事,"和偕社会""中国梦""科学发展观",她都能讲出些见解和感受来。"世博会""世界杯""低碳生活",她也知道是个啥。老妈说话很逗,"东西"总是说成"东东","我"说成"偶","很好"说成"大好",说得满脸生趣,家庭融乐。兴致好的时候,她还哼上几句李宇春的新歌,唱完先是微微一笑,继而开怀大笑。  相似文献   

8.
《管子》的道德修养思想内容丰富且逻辑严整,它基于对现实人性的体察,指出人们只有借助"以心知道""自省其过""谨禁微邪"等修养路径,方可成就"因物之性""因时而变""无私公正"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某些地方存在观点陈旧、逻辑混乱、脱离实际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过多地从意识产生的本原上即从历时态上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而没有从共时态上注重意识对物质的主导作用,仍然存在"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其二,由于没有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真理内涵进行界定,导致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转化方面,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精神,造成理论逻辑的混乱。其三,在关于国家问题上,离开恩格斯和列宁讲话的时代特殊性,泛泛地强调国家的"压迫""统治""镇压""暴力"等功能,既不符合国家的普遍性意义,也容易对现实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包含《楚辞》在内的"楚歌"和《诗经》、《汉乐府》都是可以入乐的作品。从音乐的角度而言,《楚辞》里的"兮""些""只"等语助词是不可改动的,"七言诗脱胎于楚歌‘兮’字句"的说法还值得商榷。七言诗应是包括"楚歌"在内的汉代歌谣自身演进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在文本上对"兮""些""只"等语助词的简单改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术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比较深入,但仅就其内涵解读的综述尚未多见。本文通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解读的研究成果梳理分析,主要从其前提问题、概念内涵、本质三个维度进行解读述评,并总结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外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外对跨文化适应与心理问题较有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五项成果。其理论说明,心理学从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涵化主要指个体在认同、价值、态度、习惯等方面的变化。重视跨文化适应与心理保健的研究,对民族教育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顾浩<盛世风情>词集,有加大思想内涵和文学内涵的诸多方面展示新貌新人,体现新思想、新政策的光辉,营造诗味,开发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个人品德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开始,学术界陆续展开对个人品德建设的研究。从整体研究看,大致可归纳为内涵界定、价值定位和方法论3个不同的研究层面.它们或强调个人品德建设是一种自我教育和规范,或表示多方面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抑或以特定群体为对象进行路径探索等,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某些领域的空白和问题,需要突破和深化。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理性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理性是指道德主体分析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推理,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的理性能力。道德理性能力的成果最终积淀为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规范性内涵;二是功能性内涵。道德理性的规范性内涵与功能性内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道德理性的规范性内涵是功能性内涵的必然结果,功能性内涵是规范性内涵的理论渊源,道德理性通过规范性内涵为自己立法,通过功能性内涵为自己的法则寻求根据,二者在道德的实践性上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较为自觉遵循的研究范式,但对这个范式进行自觉深入地研究却一直不够,现有研究虽然重视研究范式的问题向度,但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人“问题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基于解释学的立场,解读“中国问题”必须紧扣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人性发展状态和社会公正三个基本视角;判明问题向度成立的依据,可以从研究范式成立、研究价值、研究拓展三个方面着眼;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问题向度需要理性、人本、公共、公正等核心理念的引领.  相似文献   

17.
阿赫玛托娃的诗歌是20世纪俄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她的诗具体可感,生动,语言质朴,词义清晰有重量,所有这一切都集中而有机地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她诗中的一景一物都被赋予象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挖掘了蕴藏在诗中的文化伴随意义,可以使人们更深切地体会诗人对爱情题材与众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静观和观照所指涉的是同一审美现象,但两者意义又各有侧重。在静观中,“静”在“观”前,意味着静是审美直观的前提条件、预备状态;在观照中,“照”在“观”后,强调的是审美直观的所观、所见及其开启澄明的审美世界。静观与观照的两个意义重心共同构成了审美静观、观照的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点,彰显出这一核心美学范畴的重要意蕴: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对本真世界的澄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对比分析颜色词的语义关系、文化内涵出发 ,通过颜色词具体实例的解说 ,阐述了色彩词语的各种文化表达和引申用法 ,揭示了色彩语码系统中的普遍原则和深层文化映现。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言中都有着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反映了英汉民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遗产的丰富,其形成本质上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人类的认知机制决定了动物暗喻联想特征与暗喻产生的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