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排便义“解手”的来源跟明清时期的移民传说无关,也非婉辞用法,而是在排便义“解”的双音化过程中,“溲”异写为“手”,即“解手”的语源可能来自于“解溲”,是一例语言通假现象。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的徽州 ,“朝奉”是对有社会地位者和富有者的称谓 ,尤其是对经商者的称谓。徽商中的投资人 (老板 )、经理 ,以及普通营业员都被称为“朝奉”。  相似文献   

3.
“高丽棒子”是中国人对朝鲜(韩国)人沿袭已久的蔑称.但是,对于这一称呼的历史由来,却一直缺乏学术考证.其实,通过梳理朝鲜文献《燕行录》的相关内容可知,它来源于韩文的“帮子”一词.“帮子”原本指的是明清时期朝鲜使行团中地位低微的服役者;它从一个特定的称谓演变为“高丽棒子”这一含有贬义的泛称的历史过程,反映出的是明清时期的使团接待政策所引发的朝鲜使团与沿途的中国百姓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主公”称谓始见于东汉末年历史记录,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所引史籍最为集中。就现有资料看,早期“主公”称谓又仅见于《蜀书》及裴注。而《三国志》所见“主公”称谓似乎仅用以指代刘备一人。刘备部属相互言谈称刘备为“主公”,与刘备对话时也往往当面直称“主公”。通过这一现象,有助于理解刘备集团中君臣“相契”的情形。“主公”与“公”之称谓,其意义其实是十分接近的。后世“主公”称谓的使用渐次增多。《三国演义》中“主公”称谓使用频率甚高,指代对象先后凡25人。被尊称为“主公”者,在刘备集团中竟有关羽。《三国演义》中可见“主公”和“主人”对应的例证,而刘备夫人被赵云称作“主母”,也是反映社会称谓体现复杂社会关系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公”谥称谓经历了由废除到复兴的历史变迁。“公”谥称谓的社会内涵是由秦汉时期政治思想文化背景决定的,而社会的变革又直接影响着“公”谥称谓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明清小说续书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书是明清时期较为普遍的文学现象。“经访”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但是对小说进行大规模的“续访”则是明清两代。经书产生,就作家创作而言,一为“取其易行”,二为“泄愤”、“圆梦”等审美目的,三为其它的功利目的.续书还不仅是作家个人的创作行为,它还反映出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统一、追求“大团圆”效应的审美心理以及明清两代尖锐复杂的政治、思想斗争.明清小说续书作品总的创作成就不高,但也出现了象《西游补》、《水浒后传》之类的佳作。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是我国析字形、解字义、辨读音的文字学专著。本文在对284个《说文解字》中“女”部字及女性文化相关字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依据《说文解字》中“以类相从,以义相贯”的分类原则,建构“女”部字分类体系,将其分为姓名、称谓、婚嫁、女性价值评判标准、中性字五个类别;通过《说文解字》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女”部字对比,研究“女”部字形义变化;探讨“女”部字中反映出的古代女性主流社会地位和古代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8.
对于“女”的字初始义,现有的解释存在许多问题。“女”字本义应为应像缚两手于前,是“奴”的本字。其去声有“出仕、做官”义,“作……婢妾”是其引申义。  相似文献   

9.
据文献记载,“嬲”为“娆”字之异体,有“纠缠、戏弄、扰乱”之义.但《何典》中的“嬲”字并非此义,它是个动词,意为“缠绕”.通过对明清及近代方志中方言材料的考察,结合当时方言的语音特点,并佐以现代汉语方言材料,发现:“嬲”是“绕”的方言记音字,“绕”又可写作“裹”、“掇”等形式,这反映了清代吴方言中存在日母字读为泥母字的语音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里,“窗户”、“国家”、“动静”、“忘记”之类复音词,均被视为偏义词。前人研究偏义现象,其视角主要放在训诂上,其次才是语法的透视。古人很看重说经,欲通经典,就必须“达古书之例”,“不达古书之例,难以说经矣”。(清俞樾语) 《诗经》时期,汉语词汇中的偏义现象已见于古籍。《诗经·豳风·鸱鴞》:“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牖户”,偏指“牖”,即窗,意为鸟巢的出气孔。最早发现古书  相似文献   

11.
论《水浒传》梁山英雄对女性的态度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水浒传》梁山英雄和女性关系的全面分析中可以看出,梁山英雄对女性存在两种基本态度:一是漠视,二是尊重。“义”是《水浒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它的内涵十分复杂,既可以联系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又可以沟通江湖上的信条。本文以“义”来解释梁山英雄对女性的态度的原因,认为梁山英雄对女性的漠视是由于“义”中的江湖信条,对女性的尊重主要来源于“义”中的传统伦理道德内涵。  相似文献   

12.
秦汉社会的“婴儿”称谓,或指“始生”儿、“初生”儿、“新生”儿,与现今“婴儿”语义接近;或指幼儿,与“大人”相对应,义近令人所谓未成年之少年儿童。秦汉字书又有“女曰婴,男曰儿”的说法。《焦氏易林》数见“婴女”称谓。其中“爱我婴女”句所见“贱下”或者“下贱”,或许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性别差异观念已经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女子甚至女性婴儿的生存境遇。这一现象,应与秦汉时期弃婴行为所见女婴居于更悲惨境地即“产女则杀之”的情形联系起来理解。  相似文献   

13.
“庄子叹骷髅”故事是《庄子·至乐》中的一则寓言,自产生后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故事内涵,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战国时期,故事已经成型,表现出乱世的乐死悲生的生命观。魏晋时期,很多文人对其进行了改编,故事形式由寓言变为抒情赋,主题也从死亡赞变为死亡叹,故事的哲学内涵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到明清时期,“庄子叹骷髅”故事进入到戏曲和小说,并以说道情的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增加了骷髅复活情节,讽刺世态炎凉和小人恩将仇报的内涵,使“庄子叹骷髅”故事成为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4.
岱山方言中有特殊的异读现象,举最常用的“里”“头”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根据“里”“头”的变音规律看,有的与其词序位有关,有的与其语素义有关,且初步判定其个别变音接近闽语音。岱山方言中的这种含有闽语元素的异读现象,在舟山群岛与周围吴语中罕见。推测其来源,应与明清时期我国海禁与展复史以及岱山岛移民来源地方言有关。  相似文献   

15.
“义”是《三国演义》的重要思想,“义”是《三国演义》人物行动的准则之一。一些人(主要指各军事集团的首领)标榜自己讲义气,其目的不外是为了笼络部下,壮大自己的力量,扩大地盘,进而夺取全国的最高统治权利;一些人(主要指各军事集团的文臣武将)受“义”的支配,参加了汉末三国时期各军事集团的角逐斗争。在这些人之中,关羽受“义”的影响最深,关羽身上的义气最重,关羽是“义”的化身。后世点评家说《三国演  相似文献   

16.
郁沅在《武汉教育学院》2 0 0 1年第 4期撰文《明清时期的审美感应理论》指出 ,审美感应理论在中国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至明清时期臻于成熟。王夫之、石涛、刘熙载、王国维是审美感应理论成熟期的代表 ,又各有特点。王夫之的“情景相生”论 ,石涛的“神遇”“迹化”论 ,刘熙载的主客体“相摩相荡”论 ,王国维的心物交融论 ,互为补充 ,共同促进了审美感应理论的丰富与深入 :1.对审美主客体的本质内涵有了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2 .用主客体感应的理论来透视意象和意境的构成要素 ,由此区分意象与意境的不同类型 ;3 .提出形成不同意象和意境类…  相似文献   

17.
《红岩》中称谓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岩》中的称谓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和保护性“策略”,业缘关系的“同志”称谓具有支配地位,血缘关系称谓则被严重边缘化;这种称谓结构实质上也是新时期语境下的重建。对其称谓进行人类学和社会学解读,可以反映出该作品的时代、社会特征及其被“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的语用敬谦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语用敬谦手段,是区别于语言层面的敬谦辞且独立于敬谦辞之外的表达敬谦态度或情感的带有规律性的言语方式,这些方式的言语载体本身都不是语言层面的敬谦辞,但这些方式在语用中确实能够起到表达敬谦态度或情感的作用,它们与语言视野下含有敬谦基义或陪义的敬谦辞,是两套平行而又互补的表达体系,共同构成广义敬谦语的范畴。敬谦语的兴盛期——明清时期的语用敬谦手段包括"少化"意义手段、修辞手段、从儿称谓手段、泛亲属称谓手段、避讳手段、自名手段、称字号手段等,后五种手段主要用于称谓。  相似文献   

19.
一、《尔雅·释亲》是今本《尔雅》的第四篇。今本《尔雅》计十九篇,前三篇“释诂” “释言” “释训”解释一般性词语,主要是动词、名词、形容词,以及少数代词、虚词。后十六篇按语词的义类收词。“释亲”列于十六篇之首。 二、从内容看,“释亲”收的是亲属间称谓的词语。这里所说的亲属实指父党(父系亲属)、母党(母系亲属)、妻党(妻的各种亲属)、婚姻(因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其他亲属)。现在分别讲一讲四类亲属及其相互间称谓情况:  相似文献   

20.
西魏、北周《菩萨藏众经要》与东魏、北齐《大乘义章》皆是继承北魏地论学派的传承而有不同的展开。《菩萨藏众经要》代表着西魏、北周佛教融合南朝佛教“经抄”的最新成果,依“五门”——佛性门、众生门、修道门、诸谛门、融门等形成《一百二十法门》的框架。《大乘义章》是北朝佛教“义章”类的佛法纲要,其“五聚”的框架结构与“教理行果”“法宝五义”(教法、理法、助道法、涅槃法、化用法)完全相应,否定了有些学者强调《大乘义章》是借鉴《成实论》“四谛”的组织结构说法。最后,《菩萨藏众经要》是根据“法门”摘录相应的经论文字;而《大乘义章》则是引用经论而进行自己的阐释,根据“诸门分别”去剖析法义的内涵与同异。因此,后者在编撰意图与义学成就上,比前者更能体现北朝佛学的最高义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