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学者认为,原始人已经能够认识到近亲婚会对后代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有意识地对这种婚配进行了抵制,这样就导致了族外婚的出现.如摩尔根在其《古代社会》一书中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嫡亲兄弟姊妹之间通婚的害处终于被发觉了,这就导致了在这一亲等之外去选择妻子.”英国民族学家L·费逊和澳大利亚民族学家A·哈威特在他们合著的《卡米拉罗依和库尔奈》(1880年)一书中也阐述了同样的观点.我国学者由于受摩尔根等人的影响,多数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如林耀华主编的《原始社会史》和宋兆麟编著的《中国原始社会史》就是这样,不但如此,他们还进而认为我国周代的”同姓不婚”也是当时人对近亲婚认识的产物,并把《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的“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看作是这一论断的有力证据.林耀华先生在其《原始社会史》中认为:“经历了漫长时期的生活实践之后.到了早期智人阶段.人类进一步意识到近亲婚配的危害性……‘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周朝的制度.凡同姓不管血缘关系多远.就是相隔许多代也不得通婚.”我认为.以上观点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因为原始人还不可能认识到近亲婚的危害.至于说原始族外婚是由于原始人对近亲婚危害的认识而产生的.则更无从谈起了.我国周代实行的“同姓不婚”制度是原始族外婚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很简单,没有学校和什么高等教育。远在五千年以前,居住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人群一我们的祖先,已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三个阶段。尽管当时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社会非常简单,但它也需要用教育来推动人类物质生产和人的再生产。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原始社会的教育还没有从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它是围绕着生产劳动实践进行的。为了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他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制造  相似文献   

3.
个性的历程     
个性发展的历史,就是人自身发展的历史.个性发展有四个阶段:萌芽时期,从原始社会早期到对偶制家庭的出现,性关系在整个生产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次第排斥亲属通婚"的过程,人的个体性逐渐凸现;发育时期,从父系氏族公社到整个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人的依赖关系"对个性严重束缚;形成与发展时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关系和能力的普遍性形成了个性的个人,但由于"物的依赖性"导致个性的片面发展;自由个性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协调发展,促使人的物质关系、社会关系、精神关系、自身关系的解放,实现自由劳动,实现人的实践主体性本质.  相似文献   

4.
石榴崇拜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始人的心目中,整个世界动植万物都是有生命的。由于原始社会人类处于蒙昧阶段,无法认识和控制自然世界,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社会人的自然崇拜观念,即植物树木作神祗崇拜和图腾崇拜。回顾人类植物崇拜的历史,石榴作为生命繁衍符号,也应该是在人类食物、采集、种值的生存发展中应运而生。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石榴崇拜仍然广泛存在于各个民族的社会意识、社会生活中,特别是民间艺术、民间民俗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5.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普遍盛行的一种原始宗教 ,曾对当时乃至后世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文章结合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演进的历史 ,就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信仰崇拜作了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6.
俄国古代不曾经历奴隶占有制社会发展阶段,直接由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这种历史性转变不可能突然出现。从作为东斯拉夫人原始社会解体标志的农村公社的形成,到罗斯封建化过程的正式发生,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大约8—10世纪)。这一具有过渡性质的历史阶段可称为“前封建化时期”。它是俄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由前阶级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诺曼说”理  相似文献   

7.
从无阶级社会过渡到有阶级社会,再从有阶级社会过渡到无阶级社会,这是经典作家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本文主要论述了母权制、父权制两大氏族公社产生的条件、内在特征及逐渐瓦解衰亡由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的历史条件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和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了论证人类社会普遍都经历过原始社会的历史阶段,因此从研究人种、种族、氏族、民族、以及其间的体质及其文化的关系入手,加强对原始社会史研究中有关专题的研究,是很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结合历史学、考古学的资料,对原始社会有关由母系到父系发展的两个阶段的问题,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城头山遗址从大溪文化到石家河文化,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根据城头山遗址的最新考古资料,从墓葬习俗和生产工具等方面加以分析判断,初步证明了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住民,经历了从母系氏族繁荣末期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并在大溪文化后期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这对大溪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传统观点是个冲击.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人类脱离了动物界并组成社会以后,基于维护社会利益、保证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组织调整人类社会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道德发生的标志是有意识的人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确定。人的出现和社会的形成,是道德发生的物质前提。道德发生的心理机制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能力的发展。道德发生的动力是社会实践。道德发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萌芽于血缘公社时期,形成于氏族公社时期。  相似文献   

11.
<正>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人口一百四十二万(一九八二年数).她同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样,都经历了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又经历了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向以地域关系所组成的农村公社过渡的阶段.一九五八年至现在,我们在湖南、贵州和广西、湖北四省(区)交界的侗族地区调查时,发现侗族地区还保留许多原始社会的遗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方才产生和形成起来的。但美学思想,则我国早在先秦时代、西方早在希腊时代,即已大量存在。至于人类的审美意识,那就更早了。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那就是说,当人从自然的人发展到有历史的人,人就从动物的阶段,进入到早期的原始社会。这时,人才成为社会的人,人才有自己的历史。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就在人类对自然形态的骨头和石头进行加工,经过砍、削、磨、凿等工序,使它们变得尖利和光滑,不仅便于使用,而且好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语言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从二三百万年前南方古猿时期语言的萌芽,到50万年前的“半语言”状态,直到25万年前智人时期的分音节的“概念语言”的产生,人类语言的产生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成熟的人类语言大概产生于5-10万年前,而文字产生则更晚,大约产生于5000-6000年前.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着自己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各个国家所处历史条件各有差异,使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之中各自呈现着独特的发展形式。在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和商品交换很不发达,同时氏族公社的残余又长期的存在,使它的发展出现了较特殊的形式。那就是,仅经历了家长奴隶制阶段即被封建制所取代。本文拟就我国奴隶社会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共议。  相似文献   

15.
重庆地区(包括九区十二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以编年体形式,对重庆古代情况作纵向的简要回顾,以使人们对其发展演变过程有概略的了解,谨以此作为庆祝重庆命名八百周年、建市六十周年、解放四十周年的菲薄献礼。 一、原始社会时期 距今二万多年前 母系氏族公社早期 此时重庆地区已有人类居住。在铜梁县城郊、九龙坡区马王场、巴县广阳坝、江津莲花石、合川泥溪等地都留下了当时人类的文化遗存,发现了他们制造和使用的石器,得知他们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过着早期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氏族公社时代原始宗教的产生在意识形态的发展史上,无神论和有神论是相互对立的两种世界观的观点体系。但是,从起源来看,宗教比无神论古老。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代,那时无神论产生的条件尚未成熟。到了早期阶级社会,随着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人们的阶级意识和最初的科学思维在同宗教有神论的斗争中,无神论思想才萌芽滋长起来。这种情况,有其客观的物质生活的根源,决定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都有普遍性,中国历史也不例外。因此,要了解无神论的萌芽,不能不追溯宗教的起源。  相似文献   

17.
神话是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体,是原始人在其现实生活基础上通过原始思维方式表达出来的对世界的原始理解。总观我国各民族的神话,它们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积极探索精神,同时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解释,而人类自身的来源更是他们的“热门话题”。在这里,我们把原始人创造的关于人类(含民族)来历内容的神话称之为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是一种世界性的神话,它们都是在力图解释最初的人类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这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一个共同母题。但具体到每一个民族,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又不尽相同。我们从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的基本母题出发,根据其内容要素和情节构成,可以把人类起源神话分为八种类型模式:猴子变人型,山洞葫芦出人型,卵生  相似文献   

18.
声音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属性,也是人类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之一。声音制作技术是对声音的录制、传播过程,它的发展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经历了从原始社会、近代乃至当代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技术现象学是有关技术与人类关系的学说,运用伊德的技术现象学理论,可以把声音制作技术发展的历史分为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与后现代阶段。声音制作技术前进、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就是通过对声音的制作与传播,使意识得到了延绵,其本质是"声音现象学",制作一种"存在"。声音制作技术还具有改变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层次哲学意义,哲学的基本命题"存在"也许将成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9.
宗教能否同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如何相协调,这不仅是宗教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些粗略的讨论。一、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的理论依据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宗教适应着不同的社会形态,从自发宗教、自然宗教发展到人为宗教;从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发展到世界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经典生态学时期对植物、动物的研究到现代生态学时期对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生态学也日趋成熟和完善。在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其对人的关注也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研究客体开始了对人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向,即人类生态意识渐渐觉醒,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生态学出现。人类生态学已成为生态研究的重要动向,将成为生态学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