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未留日军事教育是晚清编练新军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晚清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续审、外交等诸方面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留日军事教育在民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继近实施。因此,清末留日军事的研究不仅是近代中日关系史的一个重举课题,而且也是中国军代军事教育史乃至于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一、清末留日军事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1894年的中日甲午~役;清朝惨败;不仅李鸿章苦心经营了近用年之久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连数量占绝对优势的陆军也损失惨重,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以致朝野震惊,举国哗然。“白大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近来对讲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应不应该有所选择,有所避讳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活跃,这是学术界二十多年来对民族关系史讨论的继续和发展。为了把讲述民族关系史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统一起来,孙祚民同志在《民族关系史与爱国主义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各独立民族国家‘互为外国’”的观点(见《光明日报》1984年6月27日),这实际是孙同志二十多年前提出的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只能以汉族统治者所建立的王朝疆域为标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留日教育迅猛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制定的留日教育政策,作为我国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上既与我国整体留学教育的发展步伐同步,同时也体现出自身的鲜明特性。我国留日教育政策与中日两国关系及日本政府的留学生政策紧密相关,是我国近代留日教育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笔者主持国家清史工程有关清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项目,与课题组的成员一起,查阅了大量中日文档案及文献资料,力图发掘新资料,对有清一代中日关系史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本文着重对清代初年中日关系史的开端问题作以新的探研.  相似文献   

5.
勘合贸易,是明代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外关系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研究这种贸易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明政府对外政策的得失。一  相似文献   

6.
山东的留学教育始于清末新政时期。在清末留日热潮中,山东约有600名官费及自费留学生东渡日本,是清末北方的留日大省。山东留日生回国后,一方面积极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参与辛亥革命,促进山东社会风气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为现代教育在山东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引进和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为山东现代教育的早期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海国图志>是晚清一部不朽的史地巨著.然而,从教育的角度,探究此书在早期中德教育关系史上的传播作用及文献价值,目前学界研究成果较少.从此缺门入手,细致考察了<海国图志>的成书脉络和对德国教育的相关文献记述,揭示了其在中德教育关系史上的重要学术价值以及对于历史教学的新的研究视角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日关系史在古代有过文化交往的珍贵记载,在近代却发生侵略与反侵略的事实。在研讨中日关系史时,记取近代这段历史篇章是很有意义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史可划分为下列几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中日关系平等相处阶段(1840—1874) 近代始初,中日两国停滞在以农为主的封建社会,都以禅学治心、儒学治世,来维持封建秩序。两国和睦相处,并共御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可是此景不长,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不仅在地理上一水相隔,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自古以来就相互影响,彼此渗透。两国人民和政府长期频繁的密切往来,深远关系,在两国的历史上必然形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中日关系。中日关系史的记载与研究,无论在中国,或在日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我们想谈的是近十年来中国史学界关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由于所知不多,接触范围也很窄,对所谈问题,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仅仅为今后中日学者在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方面的合作提供一些学术信息。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学术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致力于中日关系史研究。中日关系史研究日趋活跃,研究队伍勃然崛起,研究成果灿然可观。  相似文献   

10.
<正>关注理论热点突出民族特色2016.2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学·人类学新时期的汉藏关系史研究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这是汉藏关系史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期民族问题栏目,王启龙教授《百年来汉藏关系史研究及相关问题》一文,对1911-2010年百年间汉藏关系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了系统介绍和精要总结。文章着眼于广义的汉藏关系史视角,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月19—23日,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和暨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外关系史百年学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珠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出版工作者、在校研究生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中外关系史百年学术回顾与展望”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讨论,内容涉及学术回顾与学人纪念,中外政治、经济交往以及文化交流等几个方面。兹将其研究与讨论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唐船风说书"是日本江户时代以中日贸易为背景形成的一种口述史料,自其被江户幕府儒官林恕、林凤冈父子汇编为《华夷变态》以来,就被日本学者应用于清初中国史、唐船贸易史及日本对清关系史的研究中.国内学界因语言和文本解读的困难,至今未能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份珍贵史料."风说书"作为江户幕府海外情报搜集制度和清日贸易的产物,其史料价值是多方面的.除其本身所具有的文献学价值之外,不独对清初中日关系史、中日贸易史、文化交流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对清初政治史以及中国沿海地域社会经济史、航海史研究,甚至日本对外关系史研究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三个方面集中阐述了著名历史学家、回族学者白寿彝先生有关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精辟论断:(1)应当把民族关系史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2)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3)要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民族史结合起来。从而对白先生在中国民族关系史方面的成就做出了客观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当代享有盛誉的著名回族学者、历史学家。在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在多学科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卓越见解。白先生有关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精辟论断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应当把民族关系史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2)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3)要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民族史结合起来。白先生在中国民族关系史方面的成就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跨文化研究角度,考察了中日在“中日关系史认识”、“伦理价值观”和“面子体系”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并结合“历史认识”问题,阐析了这些文化差异对于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所具有的隔膜作用,以求为解明近年来中日摩擦冲突频发的部分文化原因,寻求增进中日相互理解和文化认同的途径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出现的近代留学的第一个高潮中,清政府于1905年至1911年进行了七次留学归国考试。留学归国考试的结果使清政府对当时以速成教育为主的留日教育进行反思,并导致了清政府留学教育政策,特别是留日教育政策的一系列调整,也推动了清末民初留学潮流由日本向美国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从江南区域史研究出发,可以看到江南地区对外贸易史和对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国内相关成果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涉及江南对外关系史的研究多数局限在中外关系史领域,没有将之延伸到江南区域史的讨论范围;其次,江南区域史研究者对相关对外关系史的研究进展关注有限。为此,从对外关系史的视角,江南区域史研究有以下两方面值得进一步推进:一是要深入探寻历史上江南对外贸易对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二是要把江南放在东亚乃至世界的范围中加以讨论,在东亚及全球视野下思考江南社会所具有的区域性特点和发展脉络,以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处理涉及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一直备受政府及学者的关注。除全国性民族关系的论著外,中国区域性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也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就大的地区而言,西北、西南、中南、云南、广东等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都已出现区域性民族关系史论著。如在现有的关于大片区民族关系史的论著中有杨建新、马曼丽的《西北民族关系史》,王文光等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吴永章的《中南民族关系史》,中国北方民族关系编写组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方衍的《黑龙江古代民族关系史》,刘锡淦的《古代西域民族关系与政策研究》,练铭志等的《广东民族关系史》,伍新福等的《湖南民族关系史》,杨德华的《云南民族关系简史》等等,唯独没有东北的民族关系史的论著出现。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悠久,有关东北历史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出版了不少有关东北史的著作。如金毓黻的《东北通史》,傅斯年等人的《东北史纲》,佟冬、赵鸣歧主编的《中国东北史》,张博泉的《东北地方史稿》,董万伦的《东北史纲要》,宁梦辰的《东北地方史》,程妮娜主编的《东北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在广州举行。这是继一九八一年北京香山民族关系座谈会后探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又一次盛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二十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民族系统和出版界的一百多名代表,代表中有汉、满、壮、黎、土家、维吾尔等民族,具有比较广泛的代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史料建设迟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几十年前,张星烺先生瘁力编集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推动了一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与中外关系史史料的复杂特性,这套史料汇编尚有一些不足,而且,仅此一种史料汇编也难以完全解决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中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