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载体.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政府对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力度也不断加大.然而,社区治理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城市基层政府定位不明、权责模糊,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以及社区自治组织权力受限.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居民参与不足等问题.因此就社区自治模式入手,从政府、居委会以及居民三个方向提出了相关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张,原本属于农村的社区经过城市化发展成为城市社区."村改居"社区作为一种过渡型社区,在社区治理方面和发展成熟的城市社区存在很大差距,这种"亦城亦乡"的社区如何良性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难题.因此,有效治理好"村改居"社区,不仅能促进这种过渡型社区真正发展成为城市社区,对城市化的推进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多样化的城市治理模式中,社区居民自治模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建设社区居民自治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上海宝山区的各大小社区走访访谈等实证调研发现,社区居民自治模式在实际发展中取得一些进展的同时还存在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权责不明,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浓重,居民参与热情低等现实问题.需要从改变政府和居委会职能,提高居民参与度等方面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家庭人口结构小型化现象的日益凸显,传统的机构养老服务和子女养老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支持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居家养老服务以社区(村),居委会为核心、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的模式,将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作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以老助老模式,在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与社区养老机构"结盟" 7月的一天,成都市青羊区宽巷子社区大院里,医生们正在为社区居民健康义诊,志愿者与爷爷奶奶们唠着家常,有的还帮老人剪起了指甲……老年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西城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把服务职能主动向社区延伸和拓展,在加强社区劳动保障组织建设和网络建设的同时,深入各街道居委会对社区职业指导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建立了一支260多人的职业指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7.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讲话,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随着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提出,国家经济调控的重点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供给侧改革为社区服务主体提高服务质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社区居民对养老、医疗、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需求大,但现有的社区服务质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居民满意度较低,社区需要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加快发展社区就业服务,深化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8.
孙鸿平 《劳动世界》2017,(11):46-47
目前,我国因自然灾害、城镇化建设等原因出现了许多安置社区.安置社区聚集了居民非正式社会支持要素(如亲人、朋友、邻里等)与正式社会支持要素(比如社区居委会、NGO等).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支持要素在安置社区内如何融合以便实现安置社区的有效治理是这类社区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本文以L地区灾后过渡性安置社区为例,根据"S社工援建队①"的实际工作经验归纳出一个以社区居民为核心、不同社会支持要素横向与纵向整合的模式,以期对此类社区的治理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社会的养老保障问题开始日益凸显,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就是精神养老问题.老年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供养,还有精神上的尊重和关怀,因此,如何更好地构建和完善城镇居民的"精神养老"体系,是当前我们全社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老年人精神诉求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内涵做出了简述,其次结合城镇老年居民的特点,概括出了城镇老年人"精神养老"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分析我国"精神养老"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城镇居民"精神养老"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试图对构建和完善"以家庭保障为主,社区服务为辅"的城镇居民"精神养老"体系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当前中国城镇居民"精神养老"的现状和前景研究,让城镇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诉求得到更好地满足,使他们度过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具有14亿人口的大家庭,受1980年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2.5亿,养老机构虽然已经建设了不少但是数量也仅仅是14.46万家,也就是说如果老年人口都在养老院养老的话一个养老机构要承担1.7万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这个数据有力地证明养老只靠养老院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更何况像新疆西藏等贫困地区的老年人口没有足够的积蓄去养老院养老,只能在家靠自己或者依靠子女度过晚年。以家庭居家养老作为主要养老模式的我国,要怎样进行养老服务建设,作为居民反馈意见和依靠的第一个避风港的社区居委会应该怎么发挥作用呢?这是养老服务建设中值得研究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趋严重的养老间题,政府非常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优化间题,在资金稀缺的情况下,下大力拨付了专项资金用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一、党和政府对老旧小区居民的关怀 2015年《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表决通过,井从当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表决稿新增了:没有无障碍设施的老旧小区则将通过改造,增加坡道、楼梯扶手、电梯等.  相似文献   

12.
安婧 《劳动世界》2017,(8):14-15
在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解决未富先老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为此,社区居家养老顺势而生,逐渐成为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主流方式.文章从老龄化背景入手,探讨了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同时根据当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法律为保障,以人才、资金、服务项目为重点,并以舆论辅之,多维度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魏娅 《中国劳动》2012,(8):14-16
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可以减轻政府压力,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仍存在政策扶持体系不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产业监管缺失、社区养老服务产业结构单一、缺少专业人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产业的监管力度,加快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14.
社区居家养老是以社区为平台,整合运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三种模式的功能与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而医疗服务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功能,在当前的发展中存在着供需不平衡,基层医疗机构不健全以及政府责任错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相应地提出政府引导多元主体的参与,推进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等建议,推进综合、科学的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社区养老服务既能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又能缓解社会养老的压力,减轻政府的负担.研究社区养老服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在借鉴英国、美国、日本三个典型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重视专业服务人才培养、建立完善法律体系等对我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启示建议,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是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街道新中居委会主任.我们社区共有593户,1661人,居住在4个高层楼里,大多数居民来自民航、光大银行、市政协、公安部等单位,也有回迁居民.社区居民当中老人多,离退休老干部多,生活水平比较高.所以需用保姆的、小时工的、看小孩的等家政服务的多一些.因此,我就在这方面下了点功夫,既解决了社区居民的需要,也帮助特困人员解决了再就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王呈芳 《劳动世界》2017,(15):17-18
"中国式养老"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社会各界对当今中国老龄化现状、模式、趋势以及未来养老模式、服务、政府政策等都在翘首以盼."出门一把锁,回屋一盏灯"成为很多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出国潮、毕业生找工作、民工潮的冲击下,社会竞争的加大.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启了孤独时代,他们无法亲自照顾父母.精力、时间、金钱都成了问题.一对独生子女夫妇需要同时照料多位老人,其困难不言而喻.而今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二胎时代真正到来,但是我们的"中国式养老"会有所改变?中国的养老问题、老龄化会得到解决吗?  相似文献   

18.
马玉珉 《劳动世界》2020,(6):77-77,F0003
采用访谈法,对南京D社区保障房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网格员由政府招聘并支付薪金,接受居委会的领导。网格员缓解了居委会的工作压力,改善了社区环境和小区物业,在部分居民和社区正式机构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网格化改革网格员的职责和身份不明确,在有业委会的商品房小区进一步推广存在一些疑问。网格化管理需要更多的实践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省劳动保障厅厅长泽巴足在南部县调研时,对该县南隆镇振兴街南段居委会开展的"一帮一"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称之为社区促进再就业的一大亮点。 去年以来,南部县从基层社区居委会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征是"未富先老",这给我国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设置了很大的障碍。首先,"未富"使得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提供单纯的社会化养老,以应对"先老"这种局面。同时,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也在不断的弱化。在这种形势下,积极探寻新的养老保障模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结合国情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现实可行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该养老方式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以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本文以上海市作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