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创新时代,更需要创新型人才,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应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人才观.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为做强做大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一体化是产学研结合的高级形式。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办学实践中要注意:创建新型教学网络、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增加探索性实验、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是关键。目前,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企业最稀有的资源。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努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创新人才,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构建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个人因素、人才吸引、人才制度、人才环境、人才发展的相关假设,用实证方法验证了个人因素、人才环境、人才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显著正相关,进而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因素施加影响,以提高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深,飞速发展的科技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日益提升。企业和个人不得不面对竞争日趋激烈、交往日趋频繁的国际环境。面对这种形势,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各类院校必须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高技能人才在新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中将担当重任,关系到我国综合竞争力提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举措。其中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必不可少的。本文着重从现代企业管理培训、政府举措,激发提高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问题,以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11.
12.
创新时代,更需要创新型人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营企业,应牢同树立“创新制胜”的理念,在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大做文章,狠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调研宁波市北仑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难点,构建了跨境电子商务岗位能力需求表,提出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的现状(一)"创新创业指导"提出的背景近些年,从国家到各地出台了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例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与法规支持。各地政府对在校大学生或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并且举办了包括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等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创新创意思路、点子用到正确的地方,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建设,我国人才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却也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其中,人才“被成长”和“被培养”成为当今中国人才成长的一种畸形现象。人才“被成长”和“被培养”需要三种条件或力量,即权力、金钱和姿色,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深化,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断升高,成为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如何有效的在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成为了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找出培养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提出的战略思想,我省提出的人才兴业战略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兴业战略不是一般的号召,而是事关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内容广泛,任务艰巨.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必须树立系统观念,注意从基础抓起,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既要稳步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8-2014年的数据资料,实证检验了农业就业总人数、农村用电量、物流货运量和公路里程对四川省农业产值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产值与当地农业就业总人数、农村用电量、物流货运量和公路里程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村用电量和公路里程对四川省农业产值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物流货运量对四川省农业产值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促进四川省农业产值增长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推进工程硕士培养机制优化升级,有利于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高校早已认识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大都没有形成科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基于"项目制"的总体要求,完善和优化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工程硕士,可以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