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劳动仲裁,作为一项解决劳动纠纷所必备的前置程序,在现代社会以其特有的简便特点,逐步成为有效解决劳动争议、化解矛盾的重要法律途径。近年来,随着申请人诉求多元化、集体案件多发、涉案金额较大等情形的交叉出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需要仲裁机构从自身角度出发,增强机构自信和人员自信,把仲裁方便、快捷的维权  相似文献   

2.
国内的各类仲裁制度多数都属于经济仲裁范围,认真分析比较一下,对发展寻动争议仲裁制度也会有帮助的。一、国内各类仲裁制度的现状目前,据有关方面统计,已有14个法律、82个行政法规和190个地方性法规,作出了有关仲裁的决定。我们能叫上名的仲裁有:国际经济贸易仲裁、海事仲裁,经济合同仲裁,技术合同仲裁,农村承包合同仲裁,房地产争议仲裁,著作权争议仲裁,土地权属争议仲裁。革原权属争议仲裁,外国专家争议仲裁,房屋拆迁纠纷仲裁,消费纠纷仲裁等等。其中也已括劳动争议仲裁。这些仲裁多数不是民间的,而是由行政机关行使仲  相似文献   

3.
着力调解组织联动, 减少劳动纠纷和争议发生率 密切与基层调解组织协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是建立实施委托调解制度.根据受案实际,委托纠纷发生所在的乡镇(街道)、园区或用人单位调解组织先行调处,促使纠纷就近就快解决,对调处达成的协议,依双方申请经仲裁委员会审查后出具仲裁调解书;二是坚持实施仲裁院与用人单位的对话沟通制度.仲裁委员会接到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后,第一时间与用人单位(被申请人)联系,了解情况,释法宣传,引导用人单位及时与职工协商处理;三是探索实施风险预警守法提示制度.仲裁委员会在办案过程中,及时梳理用人单位(被申请人)在用工中存在的问题,制作问题清单和守法明白卡,适时预警,促使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减少纠纷和争议案件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仲裁机制、审判机关来处理劳动纠纷是我们国家的一种法律制度.仲裁机构、审判机关是劳动纠纷的局外人,他们在处理纠纷时,主要是听取双方的陈述,对双方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甄别,在确认法律事实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得出仲裁结论和审判结果.  相似文献   

5.
熊焘  李同芳 《劳动世界》2010,(11):122-123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意识到这种全新的贸易方式的优越性,因此广泛地开展电子商务。杭州外贸企业同样利用电子商务独特的优势建立了适应新时代的企业文化。杭州市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总体走在全国前列。但目前杭州外贸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和电子商务发展的美好前景,杭州外贸企业抓住了这个契机,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加大对这种新的商务模式的研究,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以便迎接全球化网络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邢颖 《中国劳动》2008,(4):25-27
即将于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作为一部程序法,其立法目的是为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争议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地解决劳动争议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该法针对劳动争议纠纷处理中存在的调解率低、仲裁时效短、案件审理周期长、劳动者举证难等问题,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笔者现就《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调解、举证责任、仲裁时效和终局裁决方面的新规定及对诉讼产生的影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人社局多年来不断探索调解仲裁工作新途径,将工伤赔偿工作前移,实现劳动纠纷与工伤争议共化解。在受理工伤待遇赔偿类案件后,通过审理把握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实质性争议,着力从工伤赔偿问题入手,以解决争议、平息纠纷作为目标,充分运用庭外协调、听证  相似文献   

8.
完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程序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是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解决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目前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仲裁制度在制度设置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将结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立法现状,参照和借鉴国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一些立法和实践经验,对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正>为摸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事业不断发展,湖南省常德市对11个县市区(管理区)仲裁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检查项目涉及案件处理质量和效率、调解仲裁员队伍建设、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和调解机制建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仲裁院建设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争议仲裁书。主要是指劳动部门在解决劳动争议中,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劳动权益争议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表现为仲裁裁决书、仲裁调解书。  相似文献   

11.
不同模式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异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诚 《中国劳动》2006,(5):32-34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依照法律法规,通过沟通和协商,促使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制度,是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需要说明的是,劳动争议调解不同于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在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也不同于人民调解和行政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人社局多年来不断探索调解仲裁工作新途径,将工伤赔偿工作前移,实现劳动纠纷与工伤争议共化解。在受理工伤待遇赔偿类案件后,通过审理把握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实质性争议,着力从工伤赔偿问题入手,以解决争议、平息纠纷作为目标,充分运用庭外协调、听证协调等机制,让双方平心静气地坐在一起,通过释明法律、依法协商,取得共识。对于属于构成工伤类案件,极力促成受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达成和解,让受伤职工在劳动人事争议诉讼阶段即获得工伤赔偿,及时补偿劳动者所受伤害,减少工伤案件当事人的诉累。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仲裁司法监督的发展按我国现行处理方式,仲裁可分为民商仲裁和劳动仲裁。而民商仲裁按是否有涉外因素分为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国内仲裁指不具有涉外因素的国内民商事仲裁,由按《仲裁法》规定重新组建的国内仲裁委员会裁决;涉外仲裁指涉及外国或外法域的民商事纠纷的仲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仲裁与调解、劳动监察、劳动诉讼是我国劳动者权利救济和劳动纠纷处理的主要法律制度。结合各自特点,发挥好各自优势,增强制度衔接,应该是制度改革发展方向。本文理论联系实践,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劳动仲裁制度特色优势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劳动争议纠纷呈上升趋势,且日趋复杂,而八十年代确立起来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尤其是劳动争议仲裁收费制度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也凸现出来,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陈默 《中国劳动》2004,(1):44-45
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不缴、少缴社会保险费的现象大量存在,由此造成劳动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诉或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很多。实践中,劳动仲裁机构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处理这类案件时,许多案件是通过调解促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让一步”来解决的:要么是用人单位同意缴纳而劳动者同意降低缴费基数或缩短缴费年限;要么是用人单位仍然不缴社会保险费,但向劳动者支付一些现金作为补偿。表面看,这些矛盾与纠纷得到了化解,但实质上,这种调解行为曲解了法律,调解的结果侵害了劳动者与国家的利益,因而调解解决社会保险费缴纳纠纷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默 《中国劳动》2004,(3):14-15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恢复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且纠纷的内容日益复杂。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增强,要求越来越严格,现有的工作力量(包括人、财、物)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不仅是挂块牌子、换个名称、增加几个编制、多要一点经费,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仲裁效能问题。因此,成都市在推进实体化过程中,特别注意借鉴国内民商事仲裁制度的改革经验,以新的理念武装头脑、改进工作,使仲裁更讲究效益、更富有成果、更理性化、更人情味,为当事人所理解、接受和欢迎,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调整劳动关系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在安徽省合肥市对劳动者、用人单位和仲裁员所作调查基础上,对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状况的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促进了劳动争议的解决,对劳动关系的和谐作出了贡献。但是,调研中也反映出,仲裁员权威性和社会保险费拖欠争议调解的合法性等问题。因此,为促进调解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议扩大一裁终局的范围,确立较高的不及时执行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结果的滞纳金,同时,为解决对社会保险费拖欠调解不理想的现状,应加强对此问题处理办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仲裁作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一个主要救济途径,其地位日益突显。但由于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并未对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与劳动仲裁部门、社保机构与仲裁机构职能交叉甚至互相扯皮的现象。同样的劳动争议问题,如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可能对劳动者的维权成本、维权结果等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目前缺乏制度界定的前提下,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承担的行政职能出现了一种仲裁化的倾向,这就引发了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劳动保障监察行为仲裁化倾向劳动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