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咨询台: 按政策规定,企业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由基本养老基金支付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请问,申请领取丧葬费和抚恤金应提交哪些证明材料?有的离退休人员居住在农村,对这部分人员是否有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是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道难题。例如,刚刚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了提出工伤性质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其中第二款要求申请人应提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那么到底哪些材料能作为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呢? 《条例》没有明确。因此,我觉得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根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材料来分析,认为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可分为以下两类:  相似文献   

3.
《劳动世界》2016,(19):30-33
26.什么是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职工个人无法提交怎么办? 答: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主要是指劳动合同.无法提交劳动合同的,应根据《关于确认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提交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及其他劳动者证言等证据,以确认事实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网络平台购物中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权益时常受到侵害。我国新修订的《消法》第二十五条首次规定了消费者的反悔权制度,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一,消费者与经营者纠纷时常发生。通过对德国、欧盟反悔权法律规定的探究,就我国消费者反悔权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备受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保险法》草案日前再次提交立法机关审议。最新的法律草案确立了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最重要的是,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方法,提出基本养老保险逐步实行全国统筹。这一规定将解决中国人数庞大的跨省区打工者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应当公开招聘,其中包括制定计划、发布信息、审查资格、考试考察、体检公示等环节。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1987年恢复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补充和发展,其处理程序和实体规则不断得以健全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但相对于不断细化的实体性规定而言,有关证据方面的规定相对较少,且操作性不强。2007年1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并于2008年5月施行,该法及其配套法规将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引入仲裁程序,明确了在仲裁过程中涉及证据形式、证据提交、证据交换、证据质证、证据认定等事项,应当参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按此规定,仲裁过程中的证据应当普遍适用民事诉讼的规则。但从本质上进行比较,仲裁与民事诉讼在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如简单适用民事诉讼规则,对劳动人事争议中弱势一方的劳动者显失公平。因此在仲裁实践中证据规则的使用上应当以民事诉讼的一般规定为原则,充分结合劳动和人事仲裁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理解和细化,才能更好地将证据规则运用到仲裁过程中,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更加严谨、公平、合理。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以证据规则中的举证责任分配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士围绕证据形式、举证责任、证据提交和交换、证据质证和认证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不断丰富和发展仲裁制度,为仲裁事业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案例评析:《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十七条、第三十条等规定,职工遭受生产(工作)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职工得到及时的救治;用人单位应当自职工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尽责按规定时限提交职工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主要包括救治医疗、住院伙食补助、外地就医交通食宿等)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相似文献   

9.
朱纪新  陈红 《劳动者》2005,(12):38-39
2004年3月17日,湖北省宜昌市半岛酒店的维修工丁效东向所在企业提交了辞职报告,并于22日办妥了辞职手续:3月26日,丁效东从租住房的三楼跳下,导致全身多处骨折……  相似文献   

10.
为维护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的合法权益,加强用人单位及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的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6号令发布了《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现就我省贯彻实施《规定》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一、《台港澳人员就业证》的申请(一)用人单位拟聘雇或接受被派遣台、港、澳人员的,应当向所在地的市(州)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以下简称就业证)。并提交下列材料:1、《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申请表》;2、拟聘雇或被派遣人员的个人…  相似文献   

11.
吴云灵 《劳动世界》2013,(12):155-155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信息交流技术的加快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走进信息科技时代。在新的时代,科学技术得以更广泛的使用,这也使得在工程建设,科研部门,机械设计,工程装潢等行业产生了大量的设计相关档案,包括设计的基本思路,设计的图纸,设计的相关规定,这就使得档案管理的工作量空前的巨大。对于档案管理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基层管理工作方面。我们只有利用科学技术,采用相对合理的管理模式,才能对此类工作应对自如,下面我们就基层档案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做一下讨论,并且根据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案情简介王某于2014年8月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某机械公司支付2014年2月、3月的工资,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王某称:公司无故欠发2014年2月、3月的工资,期间多次催促均未得到明确答复。2014年6月3日,鉴于公司欠薪,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的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需要公司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王某向公司提交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并于当日离开公司。  相似文献   

13.
维权咨询     
上班途中被电动自行车撞伤是工伤吗 我是一名国有企业女工.单位按规定参加了工伤保险,今年2月21日早上我骑车到单位上班,当我进入厂区后.突然从岔路上拐出一辆电动自行车将我撞倒在地.沉重的电动自行车当场倒压在我腿上。后经检查诊断,我的右脚一根趾骨骨折,治疗休息了一个多月。至今仍隐隐作痛。行动不便。 我受伤后,单位向劳动保障部门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我也认为自己是上班途中被别人撞倒受的伤.应属于工伤。可没想到,劳动保障部门却作出了不属于工伤的认定决定。由于未认定工伤。我养伤期间被按病假处理.单位只发基本工资没有奖金.治伤的医药费也全部由自己个人负担,为此我十分苦恼。 请问,劳动保障部门不认定我是工伤符合政策规定吗?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归纳翻总结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对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基本与现行规定一致,但在个别方面补充了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从“开胸验肺”到“毒苹果”.从云南水富“怪病”到深圳农民工尘肺.此起彼伏的职业病维权事件.凸显出我国职业病防治之困。在这种背景中,《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二次提交审议,更加引入关注.  相似文献   

16.
1.我经过一家劳动派遣单位送往外地为期半年的培训后,被派遣到一家公司任职。由于我在公司受同行排挤,才华难于施展,加之地处海口的另一家企业向我伸出了高待遇、高保障、好环境的“橄榄枝”,我遂提前30天向公司提交了书面辞呈。可在我离职后的近日,劳动派遣单位却以我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要求我赔偿1.5万元培训费及其已支付给公司的3万元违约金。而我认为,《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已明确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既然我已经如期向公司提交书面辞呈,自然便无需承担任何责任。请问,对吗?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的各项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劳动保障部制定了《关于深化劳动保障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现将《关于深化劳动保障系统政务公开丁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并请结合我省有关劳动保障政务公开规定,一并遵照执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去年2月某市一大型电器公司的技术员小刘向公司提交了辞职书,称父母年迈多病,家中无人照顾,而且岳父做药材生意需要找人帮忙,因此申请辞职回老家湖北照顾父母和协助岳父做生意。而公司了解到,小刘近来与公司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一家私营企业关系密切,经常有来往,很  相似文献   

19.
潘锦棠 《新劳动》2002,(18):27-29
女工劳动保护初步规定(1951-1956年)。新中国初期,与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同时,就有了初步的女工劳动保护规定。与生育保险制度相比,当时关于女工劳动保护还不成系统,只限于“设立托儿所”、“哺乳室”等几条简单的规定,不能说已经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20.
7%与800万     
劳动和社会保障已经成为近年来两会的重要话题,今年两会也不例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劳动保障的提案、建议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提交本次人大会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中,首次把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与经济增长率7%等并列作为2003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