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家门口打工,既能挣钱,又能维修照看自家的房子……”当毛风林拿到550元的公益性岗位补贴时,激动地落下了泪。 毛风林是九寨沟县双河乡的困难户,一家五口仅凭他外出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5.12”地震使他家的房屋遭到破坏,急需维修加固,他只得守在家里着手维修,  相似文献   

2.
一位因工伤残的农村打工青年通过法律途径向老板索赔,老板却突然矢口否认他们之间存在雇用关系——  相似文献   

3.
周攀峰  王福生 《新劳动》2002,(17):38-39
他只有初中文化,他是一个农民,但他却是一个年销售额近10亿元人民币大企业的老板。他的成功会给打工的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本刊的片断介绍会给你的疑问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4.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自己创业.那么创业究竟是什么?其实,创业不是"创"的事,也不是"业"的事,而是一种特别的人生选择. 我有一个朋友,现在做医疗器械的连锁做得非常好.他当初是怎么开始的呢?他结婚之前给一个老板打工.  相似文献   

5.
刘明心出生在安徽省东至县泥溪镇朱村,这个村子特别贫困,很多孩子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刘明心从小就聪明,他父母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就是想让他读大学.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高考成绩很好,考上了上海的一所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6.
刘嘉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1949年,他率700多名国民党警察起义。1952年,享受正团职待遇的他谢绝了组织上为他安排的工作,回到河南省平顶山农村老家务农。1988年,他做出惊人之举,把自己企业的150多万元资产无偿捐给村里。1990年,78岁的他加入共产党。1995年,83岁高龄的他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劳模。现在,这位昔日的百万富翁和全国劳模,仍住在破旧的茅屋里,过着清贫的生活。1998年,杭州的一位律师知道了他的经历后深受感动,连续11年为素不相识的他汇款。一位住茅屋的百万富翁、一位83岁时当选的全国劳模,一位96岁的老人,演绎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正他,是一位在平凡的工具钳工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43年的普通员工。他,是一位练就了一身堪比精密设备加工的手工绝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业绩的技能专家。他,是一位以传艺育人为己任,无私传道,栽培满天桃李,始终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力量的传道人。他,就是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德艺双馨的高级技师——臧奇。  相似文献   

8.
正2003年4月,新婚不久的我们离开农村老家,来到成都打工挣钱就此成为众多"打工夫妻"中的一员。几经曲折,我们应聘为环保工人,以"扫大街"为业,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活。如今,虽然已经过去10年的时间,我们却不曾产生过重新择业的想法,依旧以"打工夫妻"的形式,继续从事着扫大街的工作。谈及"扫大街"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它是轻松的活路,但它的技术含量其实并不低,其中包含着不少的技巧:一是不能只打扫马路的表面部分,边边角角的地方也是重点清扫的范围;二是某些  相似文献   

9.
张喜宽,镇赉县哈吐气乡硕焕村人,1972年12月21日出生。1993年,21岁的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来到大庆市,在一家小饭店干了两年。1996年初,他南下来到广东省惠州市,又到一家饭店打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使很多家庭劳动力极为缺乏,有的家庭劳动力不够,导致许多农田荒芜,农活无人干,而有些在家的劳动力却又找不到活干,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因此,成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共同的心病.就在大家为此伤透脑筋时,在外地打工多年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鲁国全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想把留守在家的妇女和空巢老人组织起来,成立一支农活打工队.  相似文献   

11.
他出生于密西西比州一个黑人家庭,由于家中兄妹众多,加上父母收入低下,他们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以至于年少时他想买一辆自行车也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不过,贫困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丧失掉信心,反而让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十六岁那年,为了减轻一些家庭负担,他不得不出去打工挣钱,在一家车行帮人洗车.在常人眼里,洗车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职业,这跟扫大街差不多,若非被生计所迫,绝对没有哪个年轻人愿意做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亦明 《劳动世界》2016,(25):34-35
李华靓,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马厂村农民,现为双阳区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奢岭街道办事处马厂村党总支书记。1998年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2001年末在双阳区就业服务局的组织下,赴长春打工,先后做过餐厅服务员、吧员、领班、搓澡工,2005年返乡,在村里开起了小卖店。其间的苦楚只有李华靓自己知道,但他却说:苦,是一种人生经历,更是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13.
正过年"不回家"但不是"不想家"。怀着对家人的愧疚留在打工地,面对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这群"异乡客"们满怀抱负,唯愿赁借自己的双手,尽早闯出一片绚烂的天地,让远方的家更加温暖,更加强大。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春节前夕,各地返乡大军络绎不绝地踏上回家路。短短7天假期,不仅是许多外出务工人员一年的期盼,也是家乡亲人们一年的守望。不过2014年1月15日,中国基层人力资源招聘网站大谷网依托基层打工群体用户,出炉了《2014年春节基层打工领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和传统观念认为"一到年关,打工者就开始大规模返乡"不同,今年有四成人选择了过年不回家,留守在打工地。  相似文献   

14.
魏明英 《劳动者》2004,(11):50-50
前些日子,一位从日本研修回国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某日他乘公共汽车回住所,上车刚站稳,旁边座位上的一个年轻女孩就起身给他让座。他大惑不解,不明白一位年轻的小姐为什么要给他这个不老不残的男人让座。日本女孩指指他手中的袋子,说这个购物袋是他们公司的,他是他们公司的顾客,她应该为他服务。听完这件事,我颇为感慨。日本,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  相似文献   

15.
若尘  尧木 《劳动者》2005,(6):40-43
他,是一位记录者,为我们留下一段古老历史中最有价值的记忆……他,是一位受难者,跌跌撞撞的背影充满浓郁的悲剧色彩,被苦难消融殆尽……“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这是司马迁自传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前年,成都温江区玉石乡明清村4组徐天齐家的承包地因修路被占用了。2004年春节刚过,已经57岁的他不得不背起行囊。踏上了进城打工之路,因为他的老伴和患病的独生女儿得靠他挣钱糊口。  相似文献   

17.
河南有一位叫王修梅的打工嫂,从离家父母的忧愁中看到商机,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代替家长把这些留守孩子的衣食住行全管起来。凭此创意,她不仅赢得了家长的欢迎、孩子们的信任,还在几年间创造了300多万元财富。她是怎么经营"留守儿童之家"的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创业故事吧。  相似文献   

18.
乐道,顾名思义就是快乐之道.打工一族一般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难有出头的一天,工作量和薪金不成正比.拼搏、劳累、负担、压力、加工、加时几乎是打工一族的宿命;而邀功、牟利、得奖、荣耀等通常都是归功于上级和老板的.  相似文献   

19.
刘燕 《劳动世界》2016,(10):40-40
他是一个“流浪汉”,一个冒险家,一个商界赌徒,但他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一位杰出的管理者,一位叱咤风云的石油大亨。
  他从小就具有冒险和开拓的精神。11岁那年,他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会用平常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下了明尼荷马公司的100股股份,成为了父亲的合伙人。精明的他认为,零花钱只会越用越少,最后一无所有,要想得到用不完的零花钱,那就只能钱生钱,而投资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自从父亲的明尼荷马公司进入石油领域后,股票价格直线攀升,他从中赚到了不少零花钱,也体验到了冒险带来的巨大好处。  相似文献   

20.
1970年,陈湖雄出生于广东汕头.他从小就很聪明,不过心思都没用在正道上.上小学时,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课,他却在偷看"射雕英雄传".到了初中,隔壁邻居家小孩在写作业,陈湖雄却在窗外对着树枝练朱砂掌.连着3年参加高考,成绩一次比一次差,陈湖雄彻底绝望了,决定去打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