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论述,为建设面向未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
南江县现有企业退休人员2164人,其中50%以上零星分散居住在农村.退管服务工作十分不便。近年来,县社保局积极探索创新.在总结城区退管服务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居住农村退休人员的实际情况,采取就近方便、灵活多样的方式.切实做好居住农村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了切合农村实际、惠及广大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新机制,取得了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3.
《劳动者》2005,(9):16-19
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劳务输出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的有效途径。陕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就业形势艰巨。对此,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劳务输出,将其纳入县域经济,制定了积极促进政策,采取了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统筹与一体化的深入,农村社会保障的供需矛盾加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供给主体需要多元发展。本文从分析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的供需矛盾入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主体多元化的改善思路,最后给出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多元供给的基本途径,分别确定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辅助作用以及非政府组织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保障了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河北省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筹集困难,医疗服务水平低,外出农民工医疗保障政策缺失,因此,需要加大省市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努力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和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6.
青创 《劳动世界》2016,(25):43-43
在农村,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想拥有自己的事业,想找到一门好生意,能养家糊口,也能照料好长辈和子女,希望在家乡能安居乐业,生活过得富裕。是的,这是每一个农村人的想法和美好愿望。以前,农村人总向往进城打工,这样能挣钱,养活家庭。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都愿意回家,因为农村也是发家致富的好地方,家乡的美丽,家乡的山山水水,都与他们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在农村走访和调研,发现一些适合农村创业致富的好项目,在农村发展,有创意的点子也很多,希望下面的项目对想在农村创业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产资料不断的增加,地域之间的商品流通逐渐的扩展,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因此,现在的农村物流发展速度也是不断的加快,而在农村物流中,第三方物流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本文结合大连市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对大连市农村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以及优势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大连市农村物流发展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大连市农村物流的发展奠定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夯实服务基础 统筹城乡就业 2008年,为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省发改委、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要求,泸县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经历了由试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更是让参保农民得到了实惠。养老保险逐步成为了部分农村老年人获取稳定收入、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途径。当前,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成果。加强农保基金监管,推动农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堂是成都市的远郊县,总人口85万,其中农村人口74万,农村劳动力46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如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变为劳动力资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金堂县委,政府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农民进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包括获得实用技术、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监管未成年子女等。这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不仅限于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功能,还包括了为大学提供生源和社会稳定的功能。为了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多重功能,需要综合考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功能,为农民提供他们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对非全日制教育等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责任模式主要有完全政府责任模式、政府个人责任分担模式和个人责任模式三种,不同模式下政府责任体现程度虽然不同,但是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是明确的,制度供给、立法规范、财政支持以及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成为不同模式的共同点。分析这些模式,为界定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责任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二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而这十二亿人口中农村就占了八亿之多。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民工潮”。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入城市,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这种被定义为“民工潮”的现象持续了近二十年。至今仍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4.
资讯     
阿坝完成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实名登记截至5月15日,阿坝州全面完成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实名制登记入库工作,全州共录入农村贫困家庭23670户、贫困人口69472人、劳动力47516人。下一阶段,将切实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意愿调查和就业援助活动,直至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村医疗保障取得了很大进展,新农合参合人数提高,受益面扩大,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就医负担。但农村医疗保障仍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转换的严峻挑战,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工作,加强农村居民健康教育,发挥医学生参与农村卫生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走近农民工     
李静   《劳动者》2005,(11):34-39
据统计,我国目前外出打工农民已达1,026亿人,其数量已超过城镇劳动力。他们为农村收入的增加和城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亿多农民工,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农业、农村、农民之外的“第四农”。所谓农民工,就是长期生活在城镇、长期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以此来获得主要收入,但户口在农村、户籍身份是农民的劳动者。说白了他们就是具有农民身份的工人,他们干了工人的活,但没有得到工人的身份。许多农民在城市工作数十载,但身份仍然是农民工。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既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需求,它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对典型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比较考察和国内先进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它们对完善现行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可借鉴之处和重要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经验和教训,对于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资中县是有人口131万的农业大县,其中农业人口11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40万。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发展劳务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资中县积极探索和实施以就业、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开发综合服务工程,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宣传带动、城乡互动”,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2002年以来.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16万余人次.创劳务收入49.47亿元.农民人均年劳务收入1339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在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提出了城乡和谐发展,促进乡村城市化建设的新举措。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城市化进程迅猛加快,农村人民也迫切需要改变以往的落后局面,实现国家的全面繁荣。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社会政策构建的目的主要在于保证社会公平,创设和谐家园,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的地位,确保他们的生存权。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逐步完成,以往的政策目标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走发展型社会政策就成为了必然之举。它能够给予农村更多的支持,帮助农村摆脱贫穷的帽子,促进国家和谐发展。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合农村反贫困的现状,简单阐述一下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其中的重要功能,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农村的发展,从而构建出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城郊是指位于城郊周边,与城市有非常密切的经济、技术和文化联系,但一般又实行农村管理体制的地域。城郊经济就是这样一种介于城市和农村经济之间的一种复合型经济,它既是城市经济扩展的基础,又是农村经济转化的先导。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B笔者深入到辽源市龙山区对我市城郊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对壮大城郊经济,促进区域经济进行了认真思考,共同探索适合城郊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