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制度的首要职能,“预防优先”已成为国际社会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共识与奉行的准则。换言之,在传统的工伤保险制度向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各国经办机构越来越重视工伤预防的投入与建设。国际社会的共识:注重预防,是实现积极的工伤保险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章法 《劳动者》2005,(11):45-45
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职工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并由此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这是《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属于特殊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的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时,却因其特殊的劳动关系,不属于“在职职工”的范畴,在要求用人单位按“工伤”待遇进行经济补偿时,往往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  相似文献   

3.
有问必答     
1.我是一家公司员工。半年前,我因在工作中遭遇意外事故而导致工伤后,公司一再拒绝承担任何责任。当我要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给予工伤待遇时,也遭到拒绝,而公司虽然为我办理过工伤保险,但在两年前便已经停止缴纳工伤保险费,一直拖欠工伤保险费至今,当属“未参加工伤保险”之列,故我只能要求公司承担责任,而不能要求其担责。  相似文献   

4.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社会统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因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罹患职业病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等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但关于工伤保险很多人还存在一些“知识误区”。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等规定的实施,给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大量具体的工伤争议案件处理中,又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组织召开了研讨会深入研究、探讨,统一了工伤争议案件处理的执法尺度。现就江苏省关于工伤争议案件处理的有关问题的探讨意见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咨询台: 我是凉山州养路段会理分段的青年女工。我是下班后驾摩托车回家时在自己工作的公路线路被一辆微型汽车撞伤的。从死神手中逃出来的我。落得股骨八级、肩夹骨十级的伤残,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规定,向单位提出认定工伤申请,但单住认为是“非因公负伤”,理由是单位曾规定,职工下班后应回到当地的道班.我出事的地点是在往回家的方向,因些不属于“下班途中”。  相似文献   

7.
咨询台: 我单位一名职工在上班途中.被他人骑行的一辆改装电动自行车撞翻,经医院检查为膝盖骨裂伤。他要求按《工伤保险条例》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工伤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请问,上班途中被改装电动自行车撞伤能认定工伤吗?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2005,(10):39-39
你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所谓原工资福利待遇是指前一个月的工资吗?此工资具体包括什么?如果该员工只是上班半个月就发生工伤,那么员工工资应该如何定?如果单位拒付这笔费用,员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劳动保障行政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在劳动保障案件中,数量最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工伤保险案件,涉及工伤的认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发放等诸多方面。本文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与江苏省劳动保障厅一起在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案件审理的调研报告》,这里只选登了有关工伤保险部分的内容。该部分系统性地总结了工伤认定的原则及工伤案件审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本文对法学理论的分析应用也有着独特的视角,对社会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作了较好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陆俊 《中国劳动》2013,(8):33-34
<正>近年来,随着《工伤保险条例》的贯彻落实,各地加大了工伤保险工作力度,为保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用人单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不断迈向全覆盖的同时,还有大批灵活就业人员面临职业伤害风险,亟待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这部分人员的合法工伤保险权益。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必要性通过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权利是一项值得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底.一则“芦山县农民工张某被烧伤无钱医治”的报道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经省委领导批示过问,省总工会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张某工伤案法律援助团,为其提供法律援助。但代理律师面临的是,由于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业主不及时支付医疗费,致使农民工张某得不到及时有效医治,生命垂危.而此案,涉及工伤保险的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职工不能就医疗费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只能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先申请工伤性质认定。  相似文献   

12.
工伤认定程序应进行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君清 《中国劳动》2006,(10):31-32
工伤认定程序就目前的体制及存在的问题而言,说到底是工伤认定权的分配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工伤认定的程序问题。本文认为,我国的工伤认定权应按职工是否参加工伤保险为标准,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已参加工伤保险职工的工伤认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负责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的工伤认定,并且这种工伤认定只在审理工伤待遇案件中附带进行审理,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对待,其科学性、公正性和效率性将更强。认定职工的受伤是否是工伤,是一个法律评价问题,法院作为…  相似文献   

13.
缪雨 《劳动者》2005,(2):36-37
工伤职工能否在一定条件下同时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赔偿待遇,一直是各方面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但随着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公布《工伤保险条例》,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2月26日公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按照混合模式予以规范,基本上解决了工伤保险工作中长期存在的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平台经济迅猛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但是平台经济的去劳动关系化造成大量平台从业人员被排除在法定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之外,面临着职业伤害风险无从保障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分析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障地方试点探索和欧盟自雇者工伤保障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平台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和工伤保险制度的长远发展,针对建立平台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提出了关于职业伤害保障模式、制度发展定位、制度框架等方面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劳动者》2005,(8):41-41
Law博士:《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某职工发生工伤后办理了退休手续,后因工伤死亡,在领取丧葬补助金时是否要减去从社保领取的1500元丧葬费?  相似文献   

16.
工伤保险工作涉及参保缴费、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医疗及辅助器具配置、待遇审核支付等环节;涉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及力、事机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社保机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及其供养亲属,工伤保险定点医疗(康复)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劳动能力鉴定定点医检机构等。由于环节多、涉及单位和人员多.在每一个环节工伤保险骗保都有可能发生。工伤保险基金是参保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用来保障工伤人员治疗和对工伤人员及供养亲属的经济补偿。近年来发生的工伤保险领域骗保欺诈如同管涌.造成工伤保险基金流失,也暴露出工伤保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因此,针对工伤保险领域种种骗保欺诈行为。加强工伤保险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大工伤保险领域反欺诈力度.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安全完整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具有完备的工伤管理系统,其工伤发生率低,工伤保险覆盖率高,对于中国工伤保险体系的发展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日本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发展沿革及基本框架,包括工伤的认定及赔偿的给付,并对中日工伤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促进工伤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合法、有序,更好地维护广大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工伤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健运行,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近日开始对工伤认定实行公示制度。对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职工本人或职工直属亲属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案件,原则上进行公示,对案情重大,案情复杂的必须公示。公示方式主要是通过网上和单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更便于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9.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工伤认定行政纠纷的案件逐年增加.而且多数案件案情较为复杂.特别是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不确切,容易产生歧义.使案件审查标准难以把握。同时.该类案件涉及伤残职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影响面较大.处理不善易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 陶某系C市W区小吃店经营者,刘某系该店服务员。2014年11月1日23时,刘某在工作时摔伤。2015年10月9日,刘某向W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该局经审查受理后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刘某此次所受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一)项之规定,决定予以认定为工伤。刘某遂向W区人民法院提起工伤保险待遇民事诉讼,要求被告陶某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95620.7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