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统计分析发现,我国粮食“十一连增”期间区域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变动速度有加快的趋势。实证结果表明:各省市粮食生产产量和播种面积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特征、政府财政、资源禀赋等因素对临近省市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各省市粮食生产的空间效应以及其内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是这一期间粮食区域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粮食区域格局中空间效应的凸显,为今后合理布局粮食生产资源、优化财政支持方向并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4-2002年中国各省区专利授权量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这一特征成因的行为生态学分析和基于panel-data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R&D投入水平和区域FDI规模等生境因素是中国创新产出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人均GDP水平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反映农业生产中水利用和粮食产出的相对变化,关系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粮食生产水足迹作为水资源投入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全要素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19年31省份粮食生产水足迹平均增长4.5%,其中玉米、水稻生产水足迹呈上升态势,增幅主要来自中部地区;②区域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东、西、中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西南地区与南部沿海较高,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较低,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向“高耗水—低效率”和“低耗水—高效率”水平跃迁的态势;③节水技术、水土匹配度、城镇化水平和化肥价格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这些因素的区域异质性是造成用水效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④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可通过技术溢出、要素流动、生产集聚和价格传导产生空间相互关联和溢出。据此,提出深挖用水效率提升潜力,充分发挥区域互馈效应,实现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协同提升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应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各省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我国各个省域的能源需求主要由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决定,价格机制在调控能源需求方面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用空间滞后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和空间误差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能源消费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检验证实: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未能影响到本地区的能源消费,但能源利用效率等被忽略的因素对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柑橘生产空间布局演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把握中国柑橘生产格局、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是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科学制定发展政策以及推进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基于1978-2019年中国柑橘生产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重心模型和GIS技术分析柑橘生产空间布局变迁的特征、绘制柑橘生产重心变迁的轨迹,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中国柑橘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柑橘生产重心具有往复式变化的特征,总体呈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且资源禀赋的变化与生产重心的变化存在不匹配的情况;(2)中国柑橘生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大部分变量的间接效应要大于直接效应;(3)柑橘生产布局的变迁受到温度、受灾面积、比较收益、灌溉水平以及非农就业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柑橘产区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提出应根据柑橘生产布局变化规律,优化品种结构,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作用并有效利用影响因素的正向溢出效应,从而优化柑橘生产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6.
从区域视角出发,应用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区域地理要素对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通过解析关中地区城镇空间格局演变与区域地理要素方面的关系,认为区域城镇空间格局是自然基础、交通条件、技术经济、社会政治等诸多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区域地理要素的变化,区域的城镇空间格局也会相应的处于不同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使用1995—2015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基础上加入时间因素,构建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使用经济距离和经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两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两因素在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中均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时间累积效应。前者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正空间溢出,后者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负空间负溢出;(2)两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空间溢出效应的大小同时受地理距离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3)两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速度提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外资进入对中国碳排放总量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度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探讨外资进入对排放总量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拓展Copeland-Taylor的理论模型,引入FDI、研发活动、对先进环保技术的吸收能力这三类技术因素,将外资进入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分解为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予以检验.结果表明:尽管增加外资引进程度总体上提高了全国与高排放区域的碳排放总量,但有利于低排放区域的碳减排;从利用技术溢出效应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角度看,中国目前的FDI在规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实证结果表明,应加大对中西部省区的环境规制,充分发挥外资对环境积极的技术效应,同时,加快构建以区域协调联动为基础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推进以排污权交易为核心的跨区域环保合作.  相似文献   

9.
以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扩展的 C -D 生产函数为基础,将空间自相关变量引入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与空间滞后计量模型(SLM)揭示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利用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了广东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差异化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不同发展层次的区域具有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发展特征,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需要有不同的政策目标与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10.
1994—2002年中国各省区专利授权量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这一特征成因的行为生态学分析和基于panel-data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R&D投入水平和区域FDI规模等生境因素是中国创新产出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人均GDP水平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全国和东中西部2005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Moran's I的计算表明,全国和东部省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扩散效应,而中西部省区具有集聚效应,同时Moran's I变化较小,说明产业结构升级不明显。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新型城镇化对全国及各省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和东中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科技进步在全国和东部具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水平只在东部具有促进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对各省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因素的间接效应在省区间差异明显,各省区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仅要考虑本省区的实际,同时要与邻接省区相关政策进行协调,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2.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是粮食生产水平的直接体现,识别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增长路径是实现粮食增产的关键。利用1990-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核算各省(市/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基础上,根据拓展的Solow理论模型,构建空间杜宾(Durbin)计量模型测算各因素的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溢出效应是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的主导。其中,城市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农业灾害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影响;农民教育水平与人均耕地规模则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由此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养职业农民、设立粮食功能主产区、加强财政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粮食种植的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均衡发展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必然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研究各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指导中国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新增长理论,考虑空间相互作用的衰减性,引入Mundell-Fleming模型,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来分析不同类型区域中各省份的GDP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区的GDP溢出存在着一定的区域趋同性,整体来说,西部地区的GDP溢出效应大于中东部地区;人口增长对GDP增长并没有带来正向作用,因而劳动力充足、低廉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必须做相应的产业转型;对外开放程度和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空间因素的衰减性说明,加强相邻省份的经济往来和产业转移,共同构建经济发展区是未来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石,而与其相关的适度财政支持可以兼顾公共财政资金有效利用、国家安全战略实施。结合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支持对水稻总产量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持能够促进水稻总产量增长,但这种增产效应存在时滞;财政支持对水稻增产的中介效应主要通过扩大区域水稻生产规模实现;财政支持的增产效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导致水稻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趋势。鉴于水稻生产的空间异质性,从是否为粮食主产区来看,财政支持的增产效应在粮食主产区更显著;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增产效应在东北地区更显著。因此,需要保持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经营的规模化、效益化、可持续化的良性循环,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负向抑制作用,增量资金向包括东北地区的主产区倾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林业生态和产业共生理论来进行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研究,更能体现出生态安全是由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生态共同组成复合系统的安全。在前期研究建立的林业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和算法基础上对2013年31个省区的林业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进行测度研究,通过核算、评价、监测、判定等手段对各个省区的林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为林业生态安全起到预警和调控作用。首先计算出共生模型中的产业水平指数I、生态水平指数E、环境容量指数C等三类基本指数和各省区的两个共生受力指数SI(k)和SE(k),以及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间的共生度指数S(k);然后通过共生受力指数SI(k)、SE(k)的正负号,以及共生度指数S(k)的大小来对中国31个省区的林业生态安全情况判断,计算结果中包括1个红色预警区域、1个橙色预警区域、1个黄色预警区域、5个蓝色预警区域、1个转折型蓝色预警区域,其余22个区域为绿色健康安全区域;最后对9个预警区域进行生态和产业共生模式的类别和原因分析,包括生态受益而产业受损的单利模式、生态受损而产业受益的单利模式、生态和产业互相抑制的竞争模式、生态和产业互利共生模式等四类模式。结果验证了林业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具有将指标体系法与特征指数方法集成的优势,既具有明确的生态经济意义,又具有可以追溯原因的优势;采用的双特征动态判断矩阵可以起到前因性预警和后果性预测作用,对林业生态安全的监测与控制更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能起到拉动作用。文章利用19972012年我国28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这缘于不同省区入境旅游发展水平不同,同时入境旅游对经济的推动,又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或产品的吸引力和数量、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治安和不可抗的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综合影响。为此,国家应加大协调区域发展的力度,各省区应结合自身实情采取针对性的旅游经济发展举措,坚持差异化原则,实施巧用优势和创造优势策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增强防范和治理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促进我国入境旅游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中国1985--2008年31个省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集聚特征及其空间动态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农业经济活动存在显著的非随机性空间集聚特征,存在小幅收敛趋势;东中部地区主要为高一高类型集聚区域,西部地区主要为低一低类型集聚区域,非典型省区较少;高一高集聚类型的集聚区域的空间联系带动力增强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ESDA分析方法,运用2001-2015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金融发展"双变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两类双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全域空间相关性;而局域空间分析则显示出两类双变量存在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其中,东部地区各省份多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而西部地区诸省份大多呈现负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财政体制的民生式转型、亲贫式的经济增长政策和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使得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持续加大,但民生财政投入的增长与中国各省区的减贫效果并非呈同步变化,各地民生财政投入与其贫困程度之间在空间上并非均衡分布。为解释民生财政投入与中国贫困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中国民生财政投入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区民生财政投入强度与贫困发生率均呈现收敛性特征,民生财政投入减贫效应明显,民生财政投入的减贫效应存在空间外溢特征,从而解释了民生财政投入与贫困发生率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20.
提高粮食生产韧性对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粮食生产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水平测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时空动态演进并展开趋势预测。研究表明:第一,考察期内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总体呈现逐年提升态势,但近些年增速有所放缓。第二,各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且总体差距在考察期内逐步扩大; 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但2017年后区域间差异逐渐下降,区域内差异逐步成为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严峻,区域内省际差异明显。第三,中国粮食生产韧性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即高水平省份多与一个或多个高水平省份相邻,而低水平省份邻域多为低水平省份。第四,各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在短期内较难实现层级跨越;而在引入空间地理因素后,粮食生产韧性的稳定状态有动摇趋势,易表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