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经济转型期妇女就业的出路,二直是90年代理论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与80年代显著不同的是,目前的女性劳动力中,从就业转向失业的趋势正在扩大。据上海市劳动局1991年9月的统计,全市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中妇女接近一半,其中26周岁以上的占57.6%,主要为中年女职工和有拖累的青年女职工。预测表明,全市企业富余人员中女性达23.9万人,在双向选择的条件下,就业转失业的女性人数还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2.
傅慧明 《学术论坛》2001,(Z1):144-145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男外女内"的性别分工天经地义.壮族社会却别有一番景象--"男逸女劳",壮族妇女从古至今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她们扮演的角色,在农村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社会位置.  相似文献   

3.
妇女、家庭与生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近20世纪末的时候,人们发现家庭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一幅之多散漫的状态,那么在这些变化中,妇女在家庭与生育问题中所处的地位发生了多少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国内外的一些数字来说明问题。因为这些数字的背后折射地是一个心理观念、价值取向的现实问题。数字告诉我们妇女、家庭与生育问题也是一个事关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下半叶英国妇女就业呈显著上升趋势。伴随着妇女就业的增长 ,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离婚率上升 ,结婚率下降 ,单亲家庭增多 ,家庭的规模缩小。丈夫承担家务劳动的比例在慢慢上升 ,未成年子女的照管出现了多种形式 ,妻子在家庭收入的支配权上也有了更大的发言权。探讨妇女就业带来的家庭变化有助于正确认识二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华南少数民族的社会生产劳动显示出与汉族农业社会不同的社会劳动分工特点,其妇女在农耕纺织、采集渔猎等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究其原因,这与华南地区生态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宗教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家庭文化建设握在妇女的手中。妇女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判断功能;提高思想素质,增强选择功能;提高思维素质,增强导向功能;提高知识素质,增强激励功能;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调谐功能。这是家庭文化建设对妇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苏联当代卓有成效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劳动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个孩子在童年时代都应该深深地怀有这种高尚的情感。”(<苏>《小学生家庭教育》P151)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深感“劳动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苏>《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P338)因此,他努力为他的学生们创造  相似文献   

8.
浅谈宋代妇女的就业吴旭霞在中国封建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模式下,妇女所做的大多是无报酬的家务劳动。这种传统经济角色,客观上使妇女失去了社会地位及权利,成为男子的附属品。宋代妇女也大致如此。但比起前代,宋代妇女的状况略有改观,一些妇女,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妇女就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不论从整个世界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看,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一、九十年代影响妇女就业因素的变动分析经济发展情况。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对妇女就业产生什么影响?据一些  相似文献   

10.
妇女就业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就业问题之我见马力妇女就业已成为妇女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改革时代妇女就业的新形势分析作为人类构成部分的妇女是解放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直接参与者,随着她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生活、社会责任感的变化,妇女就业已出现新的形势:(一)生产力的发展,为妇...  相似文献   

11.
信佛妇女在接受信仰的同时势必受到信仰的约束,这种约束也一定会对她们的家庭生活带来影响,而这种约束与随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她们的受戒遵戒上面。唐代在家信佛妇女受的主要是菩萨戒。唐代一些受了具足戒而出家的比丘尼与家庭的关系也值得注意,因为这种关系不仅意味着它也是一种家庭生活,而且还说明了出家妇女对家庭生活的依然参与。这些不仅和社会的环境、宗教本身等因素有关,而且也曲折地反映了妇女提高自身在家庭中形象地位的一种努力,即信佛妇女藉此在礼教的氛围中维护自身的尊严与人格。同时,还显示了中国佛教戒律的情理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南宁市待业人员的安置任务仍相当繁重,据劳动部门提供,1983年全市共有待业人员24,804人,上半年只安排了7,603人,预计从下半年到1985年要安排的待业人员为53,000多人。根据南宁市“六五”期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及预测1985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全市的劳动就业问题,有以下几个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新的时代、新的变革,对妇女职业要求有着更为合理和科学的革命,对妇女就业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就这个问题的现状与前景讲点自己的浅见。势在必行的改革客观上改变着妇女职业的结构职业是指工作的性质、类型、方式。就业是指人们能够参于的职业。职业按性质讲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对生产资料占有和联系的关系,及由此而决定的分配关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十年来,“第三产业”作为发达经济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一些有识之士也曾多次呼吁,要重视兴办和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模相适应的中国的第三产业。这无疑是一种远见卓识。本文试图从兴办第三产业对甘肃妇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各界商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经济发展明显滞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失业与劳动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能否解决好再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城铝就业与失业状况1997年是“九五”计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黑龙江省在贯彻落实省政府85号文件精神,实施“再就业工程”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促进了就业局势的稳定。1.就业和失业变化情况截至1997年三季度末,黑龙江省从业人员919万人。由上年结转的29万失业人员,加上本期增加的13万失业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运动的发展,家庭的细胞意义在社会结构以及经济活动、道德法律关系、社会交往等社会生活各方面日渐式微。私有家庭由于性别分工所引起的内在的紧张,进一步使人们面临“无家可归”的状况。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则是从不同的方向对婚姻家庭存在的必要性和可取性进行了挑战。只有借助于家庭理念的改变和电子网络技术的革命,以个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分离为标志的“生活领域的多元化”问题才能有望解决。  相似文献   

17.
作为被言说的客体和对象,底层劳动妇女在中国现代男作家的文学叙事中,成为他们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工程中建立自我主体、确认性别身份最为便捷、最为有力的"他者".底层劳动妇女的社会价值、精神结构、生存状态都随着国家民族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流动而演变,但是,在其丰富多变的表层形态下,女性被对象化、客体化的传统社会性别身份并没有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妇女双重角色地位的变迁与家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城市妇女一般都从事着家务劳动和职业劳动。这种双重角色地位及其发生的冲突,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家庭生活。本文对40多年来中国职业妇女双重角色地位的变迁做些简要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些预测。  相似文献   

19.
妇女阶段性就业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地提出“要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式”。本文将从基本含义、法学、社会学等方面对妇女阶段性就业制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当前的妇女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现阶段妇女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产力术平问题,有传统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有妇女自身素质等问题。妇女就业难,不排除性别歧视的原因,但主要是传统体制下就业矛盾积累的结果。分析当前女性就业问题的症结和成因,有助于我们理性的面对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