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东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6):11-16
魏晋南北朝时期,巡行使能够获取地方官的为政信息,并把该信息传送至上级部门,以作为考课地方官的重要依据;巡行使亦可在巡行过程中奉旨直接考课、黜陟地方官。巡行既是考课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考课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考课制度实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王东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0-24
九品中正制与考课制的关系,本质上是门阀制度与皇权政治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能够起到某种形式的考课作用,对于皇权政治的恢复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皇权政治的恢复能有效制约地方的分裂倾向,有利于国家的再统一。 相似文献
3.
以一定地域范围的同级别官员作参照物,如各州郡以本辖区官员相比、朝廷以天下同类级别官员相比,来确定不同范围官员的考课等第。魏晋南北朝考课等第的划分等级时有变化,适应了对官员升降赏罚的政治需要,强化了考课的黜陟功能。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文官考课后的奖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1):14-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官考课后的奖惩形式多样,主要有官职升降、官品升降、物质和精神奖惩、赠官与定谥号、夺劳与赐劳等。考课后的奖惩是考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发挥考课的政治功能,对魏晋南北朝官僚秩序的恢复与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咏史诗得到长足发展的时期。这时期的咏史诗 ,根据有无寄托 ,可分为赋体咏史诗和比体咏史诗两类。曹植的《怨歌行》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成熟的有寄托的咏史诗。左思的《咏史》八首是这时期咏史诗的一个高峰。陶渊明的咏史诗继承了左思的传统而又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旭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6):9-11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和官吏管理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概莫能外。这一时期,通过九品中正制、皇帝辟召、公府辟举、州郡察举等途径来选贤任能,以确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通过清议处罚、考课制度及与之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加强对各级官吏的考察与管理,督促其恪尽职守,切实履行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规范。本期刊出的几篇文章,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前人较少关注的皇帝征召制度、官吏居丧违礼与清议处罚、武官考课后的奖惩制度等问题作一探讨,以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选拔与官吏管理制度之一斑。通过对这一时期人才选拔和官史制度的研究,总结其经验教训,分析其利弊得失,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封建官僚行政制度的认识,而且也可以为当今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历史鉴戒。 相似文献
7.
鲁迅以魏晋诗人的人格理想对诗性精神的影响为思考脉络,来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化风貌之于诗歌的意义,并以"魏晋风度"来概括.同时,他以严谨的姿态,对魏晋诗人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尤以对陶渊明的论述最为精辟.在精神文化传承上,鲁迅和魏晋诗人追求酒文化精神的核心,即自由,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在艺术创作上,鲁迅诗歌与魏晋南北朝诗歌都有着沉郁、苍劲的特点,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也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呈现出率真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王远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54-56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功能论发展的奠基阶段。这一时期,绘画的认知功能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教化作用得到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绘画的审美功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主流。所以,对魏晋南北朝绘画功能的论述就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东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6):14-17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和官吏管理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概莫能外。这一时期,通过九品中正制、皇帝辟召、公府辟举、州郡察举等途径来选贤任能,以确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通过清议处罚、考课制度及与之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加强对各级官吏的考察与管理,督促其恪尽职守,切实履行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规范。本期刊出的几篇文章,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前人较少关注的皇帝征召制度、官吏居丧违礼与清议处罚、武官考课后的奖惩制度等问题作一探讨,以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选拔与官吏管理制度之一斑。通过对这一时期人才选拔和官史制度的研究,总结其经验教训,分析其利弊得失,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封建官僚行政制度的认识,而且也可以为当今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历史鉴戒。 相似文献
10.
钟兴永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95,(4)
集市贸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在动荡中发展。总的特点,一是南方集市贸易发展步伐加快;二是新型集市─—草市的出现,使我国集市贸易发展进入新阶段;三是边地互市多样化;四是都城集市呈畸形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1.
唐秋雅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1)
史学界和农学界向来重视对魏晋南北朝期农业发展的研究,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1949年的萌芽时期;1949至1978年的成型时期;1978年至今的全面发展时期。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和方向也逐渐从对当时农业经济制度和技术的探讨、对古农书的整理校释,发展到将其与饮食学、社会背景、自然地理及环境气候、考古等学科联系起来综合考察,为这一时期的农史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张承宗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2):90-95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家务劳动,主要有食物烹饪、纺织缝纫和照顾老人等。这些家务劳动,对社会的贡献往往被忽视,在历史记载中也不占重要地位。对这个时期妇女家务劳动的情况作初步探索,有助于揭示妇女家务劳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任重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4):91-96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持续动荡和战乱频仍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量的国家编户为了生存的需要而离开乡村,进入城市以求得庇护,使得城市的粮食供应遭遇很大困难。粮食安全成为关乎一个政权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政权根据当时的实际,纷纷制定自己的粮食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满足京都和地方城市的粮食供应。 相似文献
14.
张世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86-89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已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审美对象之一。在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除借山水以娱目遣情、适性自得之外,欣赏山水之奇亦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追求。"奇"作为魏晋南北朝新兴的一种山水审美趣味,在山水文学中影响甚广,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章,明确地流露出了对山水之奇的钟爱。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的"奇",可以分为雄奇与幽奇两类,其中雄奇在山水文中又具体表现为形奇与势奇两种类型,幽奇在山水文中则具体表现为空灵、澄澈、迥异三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文具制造业开始兴起,毛笔的形制确立并得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笔业持续发展,制作原料不断增加,技术水平逐渐完善,使用范围渐趋广泛。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笔业重心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但东晋以后,南方地区的制笔业发展明显。 相似文献
16.
楚辞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兴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
楚辞丰富的内容给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以深远的影响,从神话传说、仙人、鬼魂到采摘花草果实等方面,后者对前者都有着广泛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朝蕾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2-35,61
受魏晋南北朝唯美文风的影响,以言理为主要特征的论体文说理趋向艺术化,恰当用典成为其形文之美的重要体现。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用典的论理特质主要体现在:借用典阐释概念;借用典表达观点;借用典构成论据。用典体现了自然融合之美、含蓄典雅之美与意蕴丰富之美。对原型意义的探究是用典实现思越千古、神鹜八极,讲究秘响旁通,以事类义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刘林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4):70-75
印度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源头。中印佛教的传播,通常有海、陆两条道路。海、陆佛教交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打通。中印佛教交流实现了海、陆环形循环,相对于陆路佛教传播,海路传播研究相对要冷清一些。不过,钩沉中古时期的佛教入华文献,可以发现:自魏晋始,海路弘法的道路逐渐顺畅;至东晋南北朝,外籍僧人沿海路来华者渐具优势。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交流史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