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序言二篇     
《通山方言志》序言 通山方言属鄂东南方言。鄂东南方言与湖北省其它地区的方言迥异,其语言现象复杂,有许多独特的语音现象。四十年代,赵元任等先生曾撰写了《湖北方言调查报告》,这是中国以现代语言学方法调查研究方言的代表性著作,对方言调查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这部书成于兵荒马乱的年代,交通不便,田野调查受到限制,以至调查鄂东南方言时,只能在武汉找些籍贯是该地区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音人的口音与方言实际难免有些出入,因此鄂东南方言的调查研究还有些工作可做。今天,由黄群建编著的《通山方言志》的出版,可说是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0、引言方音最能反映方言的本质属性。方言音系既是这种方言语音历史发展过程的沉积,又是它与其它方言亲疏关系的重要标志。准确具体地描写方言的语音系统及特点,是历史比较和平面对比研究的出发点。本文首先归纳出崇阳县县城天城镇的语音系统,其次与《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下简称《报告》)崇阳部分比较,最后阐述崇阳方言的语音特点。崇阳是湖北省东南一县。它东接通山,西北毗连咸宁、蒲圻,西南与蒲圻、通城交界,南与江西修水县隔幕阜山遥望,西与湖南临湘县接壤。县城距省会武汉155公里。在《报告》中,崇阳与嘉鱼、阳新、大冶、咸宁、通城、蒲圻、通山等鄂东南八县归入湖北方言第三  相似文献   

3.
本文平面地向大家介绍潮州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别。潮州方言语音的统一性较强。声母完全一致,声调大同而有小异,差别较大的只有韵母。是否有[-m]、[-p]韵尾,是潮州方言语音的最大差异。澄海变[-m]、[-p]为[-η][-k],和其他各县完全不同。其次是潮安以[e]为主要元音的复合韵母[ie]、[ieu]和其他各县以[o]、[a]为主要元音的复合韵母[io]、[iau](澄海为[i(?)u]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其他韵母的不同。从全面考察,潮州方言内部大致可分为三区。第一区:汕头,澄海,饶平,潮安。第二区:揭阳,揭西,普宁老县城洪阳及其附近,潮阳北部。第三区:潮阳,惠来,普宁。  相似文献   

4.
河津方言"子"尾有三个层次的读音:第一种是老派读音,即按照前一音节韵母是否具有鼻音色彩把"子"尾分别读为[tei0]与[nei0],这是一种连读音变现象,至今仍是当地方言的强势读音;第二种是中年妇女把[tei0]、[nei0]合流为[nei0]的读音,这应是一种弱化现象;第三种是青少年人群把[nei0]又读为[lei0],由[nei0]到[lei0]应是进一步的弱化。[tei0]→[nei0]→[lei0]这样连续的弱化链在同一方言共时平面上共现比较少见,它的进一步弱化应该就是周边方言的"子变韵"。  相似文献   

5.
大冶方言考     
大冶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南与阳新交界,西南与咸宁毗邻,西北与鄂城接壤,东北与黄石市相连、与蕲春隔江相望。黄石市在建市前属大冶县。大冶方言属鄂东南语,具有赣方言与西南官话交界处的特色。大冶居民多祖籍江西;从历史行政区划上看,大冶县也有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与阳新、通山同隶属江西,亦多有共同的赣语特征。大冶县方言内部复杂,粗分可划为城关、大箕铺、湖山、金牛、保安五个片。本文仅介绍县治城关镇的方言。近年来大冶县城南部和西部附近的两个地质队有大批外地人涌入,他们的语音受到大冶方言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大冶方言,从而形成一种带有较浓重的汉口话成分的被当地人称为“矿山话”的新派话。这种“矿山话”对大冶县城的青少年有较大的影响。对于这种语音现象,本文亦不加讨论。  相似文献   

6.
鄂东南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通城、崇阳、蒲圻、嘉鱼、咸宁、通山、阳新、大冶、鄂城、黄梅、广济、圻春等湖北省的十多个县。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党要完成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一伟大任务,关键是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弄清鄂东南苏区土地政策的发展变化,对于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党的整个土地政策是有重要意义的。考察鄂东南苏区土地政策的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一九二七年九月的鄂南秋收暴动到一九二九年冬是第一阶段;从一九二九年底党的“六大”精神传入鄂东南苏区到一九三一年初是第二阶段;从一九三一年八月的重分土地到一九三二年冬是第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我院中文系黄群建教授主编的《湖北方言文献疏证》已于1999年5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黄教授在湖北方言研究中的又一新成果。任何学术研究,文献的发掘与整理都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都是研究活动深化与开拓的前提性环节。此前,黄教授已先后出版了《阳新方言志》《通山方言志》及黄石方言研究等一系列论著,多有创制,为方言研究频添胜景。《湖北方言文献疏证》的出版,则标示着黄教授在横向扫描时,又展开了纵向探究,将眼光投向历史深处,力图为方言研究开拓一方新的天地。《湖北方言文献疏证》一书,疏证了《蕲春语》《浠水所存…  相似文献   

8.
河南博爱方言在汉语方言分区中属于晋语邯新片中的获济小片,现在保留11个入声韵母,均带有喉塞音韵尾[-]。韵母的韵腹是[a][]和[]。入声调类基本整齐,但是存在喉塞音韵尾消失演变的过渡现象。实验证明,个别入声出现双曲调的特殊调值模式。  相似文献   

9.
徐闻(下洋)位于雷州半岛的南端,其境内流通的黎话属闽南方言.徐闻黎话共有16个声母,49个韵母,8个声调.其主要特点是:没有唇齿擦音声母[f],没有送气塞擦音声母,古清、彻、穿、初、昌等声母读擦音[s],没有前鼻音韵母和[-t]尾入声韵母,部分古阳声韵字和入声韵字变读阴声韵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霍州方言最有特点的语言现象——小称变韵。霍州方言表示一般物体的韵母是用基本韵母,表示小的物体的韵母则演变为另一套韵母,如“木锨”的“锨”是[ia(?)]韵母,“瓜锨”的“锨”则演变为[ia]的母。市辖十二个乡镇都有这种语言现象。根据“盆、门”等字演变的韵母不同,分三种类型作了分析。同时有的变韵现象既符合小称变韵的规律又符合文白异读现象,本文对此种语言现象也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1.
在方言和普通话里,声母和韵母配合成字都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北京话O韵只限于和唇音声母p,p‘m,f相拼,和其它声母拼则都拼不出字。相同的声母和韵母,在方言和普通话里的拼合情况也不同。如北京、福州都有[k]声母,也都有[i]、[y]两韵母,但北京话里[k]声母不能和i、y两韵相拼,而福州话的[k]可以和i、y两韵拼合,比如“旗”[ki]~(52)、“居”[ky]~(44)。音系相近的方言,它们的声韵配合关系也不都相同。了解声韵配合关系,对于纠正方音,学好普通话无疑是有一定作用的。本文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开齐合撮,把方言和普通话的声韵配合关系进行比较。为节省符号,下文中的注音一律采用国际音标,外面不加方括号。  相似文献   

12.
§0 宗旨本文从操突厥语族语言的维吾尔、哈萨克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出发,拟对汉维语元音、辅音、音节、声调等方面进行对比,摆出他们在学习中常犯的典型错误,以图说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应采取的方法。§1 元音的对比1·1 单元音单元音在汉语语音系统中称为单韵母。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单韵母为a、o、e、i、u、ü六个。其中i 既代表舌面元音[i],又代表舌尖前元音[(?)]和舌尖后元音[(?)];e 既代表后元音[γ],又代表[ε]、[(?)]、[e]等不同音值的元音。为此,本文采取十二个单元音与维吾尔语进行比较。它们是a[A]、o[o]、e[γ]、[ε]、[(?)]、[e]、i[i]、[(?)]、[(?)]、u[u]、ü[y]、er[(?)]。  相似文献   

13.
黄石,以石得名,因石而兴,素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和乒乓之城的美誉。黄石的特点与优势,概括起来讲:一是优越的地理地位。黄石地处鄂东城市群的东端,北靠大武汉,面向鄂东南及鄂赣皖豫四边地区的广阔腹地,区域中心地位日渐突出;二是便捷的交通条件。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国、省干道纵横交织,浩荡长江贯穿东西,长江大桥连接南北,沪蓉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三是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在北伐军胜利进军湖北的有利形势推动下,湖北省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茶地蓬勃发展。其中鄂东南地区的农民运动,更加汹涌澎湃,成为全省农民运动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鄂东南地区,包括大江以南的大冶、阳新、通山、通城、崇阳、咸宁、蒲圻、鄂城、嘉鱼和大江以北的圻春,浠水、黄梅、广济共十三个县。这里有闻名的大冶铁矿、楠竹绿茶等,物产丰富。但是,在大革命前,该地区的千百万农民却遭受着帝、官、封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滔滔富河水,流不尽穷人的血和泪,巍巍幕阜山,容不尽穷人的仇和恨!”这首在阳新人民中普遍流传的歌谣,就是这种悲惨生活的写照。 一、我党成立后,鄂东南地区初期的农民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湖北黄梅,阳新等县在武汉读书的部分青年,在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同志的教育和熏陶下,不少人接受了新思想,成为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走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他们回到家乡,传播革命火种,发动农民起来闹革命。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八年,赵元任、杨时逢等先生曾调查过阳新三溪方言,但调查报告与三溪的方言实际有很大的差别,如三溪方言只有四个声调,而调查报告却有六个,其实六个声调是通山方言的特征;而且,三溪与阳新县治兴国镇相距近百里,两地的方言也有一些差异。因此,如果把赵元任等先生所调查的方言当作是阳新县治的方言是不确的。为此,本文特记录作者世居的阳新县治兴国镇的方言,作为对赵先生调查报告的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一、声母的比较(一)纳家户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相同的声母纳家户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相比较,相同的声母有等。具体如下表:(二)纳家户方音里的[v]声母.在北京语音里都是以[u]开头的零声母合日呼字。如下表:(三)纳家户方百里的声母字,在北京语音里分为两组,一组读声母,一组读声母。如下表:(四)纳家户方音里有些声母字,在北京语音里读声母。如下表:(五)纳家户方音里有个别零声母字,在北京语音里读[z]声母。如下表(六)纳家户方音里少数声母有例外读音。选录如下:二、韵母的比较(一)纳家户方音与北京语音相同的韵母有等15个…  相似文献   

17.
重庆开县厚坝乡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小片。该语音系统包括19个声母,38个韵母,4个声调;古全浊声母今全部清化,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知庄章组及精组洪音今读舌尖前音[ts tsh s ];古泥来母不分;古晓组合口一二等与非组声母混合;入声塞音韵尾消失;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声归阳平。重庆开县的移民到邵东几年后,其方言的语音变化主要有:送气声母在阳平中气流减弱,韵母[yi]的韵尾逐渐变弱,与韵母[y]有合并趋势等。  相似文献   

18.
四川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在韵母上的难点是多方面的,而普通话韵母e、o、uo不相区分是方言区的人带上方音色彩最主要的原因,本文论述了普通话韵母e[γ]、uo[uo]在四川话中的对应关系,以便四川方言区的人能够尽快克服方音,准确地把握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9.
<正> j q x同z c s不分,是合肥方言的一个主要特点。但是,是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合肥方言中没有j q x呢?我们说完全不是。一、合肥方言把普通话以j q x为声母的字读成z c s声母,一般只限于j q x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 1、普通话j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在合肥方言中读作[tsl]。如: 基、几、机、叽、鸡、济、剂、挤、纪、记、寂、荠、计、技、妓、寄、伎、季、祭、系、既、忌、嫉、际、继等等。 2、普通话q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在合肥方言中读作[ts‘l]。如: 期、欺、妻、凄、齐、祁、其、旗、棋、岐、企、崎、骑、启、乞、起、泣、弃、契、砌、器、气等等。 3、普通话x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在合肥方言中读作[sl]。如: 喜、西、牺、溪,希、稀、洗、铣、系、戏、细等等。另外,普通话声母d t和韵母i相拼的一部分字也读作z C声母。如: di读作[ts‘l]的有:  相似文献   

20.
余姚方言的语音特点表现在声韵调及其拼合特点上。声母特点:保留"帮滂並""端透定""见溪群"三分格局,"从澄崇船禅日文读"等母今读[dz]、[z]相混,匣母逢遇摄模韵今读[v]。韵母特点:遇合三鱼虞韵知庄章日组字今读舌尖韵母,臻曾两摄舒声一等字(合口见系除外)与深臻曾梗三四等字合流,通合三与臻合三见系入声字今逢细音时合流。声调特点:古平上去浊音声母字今余姚方言合流。拼合关系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