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适对荀子虽多有批判,但在思想本质上仍继承其礼治主义的精神。两者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1)都属于儒家传统中的非主流派,其思想本旨和历史影响均着重在政治建设的领域;(2)都兼具现实理性和道德信仰;(3)都建立在对同时代诸家思想批判融通的基础上。荀子的本旨是把君王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纳入到礼治结构之中,但是实践的最高权限在君王身上,因而在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异变为君权专制。董仲舒等人企图借“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作结构性的补救;叶适则批判专权,予以修正;后来黄宗羲等人又发展出朴素的民主思想。由此脉络也可见叶适和荀子的思想关系。  相似文献   

2.
周公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者。他的思想言论主要记录在《周书》诸诰中。他对儒家、道家都产生影响。他被尊为“元圣”,对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儒家宗师产生重大的影响。周公一生平乱、封建、制礼作乐,他在政治论 (修身说、君臣关系说、理想政治说、革命说、民本说)、礼意比礼仪重要说、家庭伦理说、天命观、人性观等方面对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大学》及《中庸》等在不同面向、不同层次产生影响,对塑造儒家学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觏以政治理性为基础,整合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礼本论”,建构了别具一格的礼学体系,实现了对荀子隆礼重法思想乃至传统礼学的继承与超越。一方面,李觏因循荀子的理路,从人性论角度探讨“礼”的起源,继承了修齐治平和礼主法辅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李觏折中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更倾向于韩愈的性三品论,在圣人制礼、礼法等级、使用肉刑等方面对荀子礼学思想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儒家,荀子首先提出了"礼法"概念,开启了儒家礼的法典化进程。荀子释礼为法,将礼从内在心性引向外在法典,展现了儒家内部的礼法观变革;又以礼纳法,批判了法家以严酷刑律治国的思想,提出以礼为国家法典之主导的思想。荀子的礼法思想,以"重建"整个社会制度为归旨,故而为儒家进入政治生活领域打开了通道,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5.
孔子、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继承者,他们的学说在很多方面有着一衣带水的亲缘关系。在对“天命观”的看法上,三人作为儒家学派不同时期的代表,显示着不同的时代性,不同的认识性。  相似文献   

6.
荀子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构想反映了儒家学说为适应战国末期的社会转型而发生的理论变迁。荀子提出了礼法互补、王霸并用的系统理论,为大一统王权政治提供了最佳的治国模式。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制度建设,荀子论述了他的王政和王制的思想。荀子主张尊君,以树立和维护君主的权威,同时又主张以儒家的道统与民本思想为主,建立起对君主的权力与意志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7.
荀子是先秦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稷下学宫最后一位大师。稷下学宫是战国中后期的学术文化中心,是百家争鸣的主要场所,荀子久居齐国,曾在稷下“三为祭酒”,为他批判总结先秦学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荀子通过对百家之学特别是稷下之学的全面批判、吸取和改造而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可以说,荀学中的每一部分都渗透着稷下学术的影响。一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是“礼”。他讲的礼同传统儒家所讲并无二致,都是指的等级制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但具体的论述却有很大不同。传统儒家把礼的起源归结为先  相似文献   

8.
儒家政治思想中具有丰富的政治伦理观念,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民生民意为中心的民本观念;二、以强烈的君德意识与君权至上观念为主体的人治精神;三、朴素的制度正义思想。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整个封建时代的宗法政治都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尤以其制度正义思想最为重要;去除其中的君主专制等封建政治的糟粕,它对于当前的执政制度文明建设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先秦儒家人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性问题上,先秦儒家从孔子的"性近"说开始,至孟子的"性善"说,再至荀子的"性恶"说。孟子和荀子遵循了不同的思维路线。孟子是性善论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先秦儒家的人性思想既为儒家伦理政治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同时也是儒家仁学发展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荀子与孔孟相比,其思想虽无本质性的差异,但在许多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在思想表达方式上采用"隐晦言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思维方式上从政治与哲学的双重纬度出发思考政治哲学问题;在政治价值追求上表现出明显的权威主义与专制主义。这些思想特性加速了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官学化和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11.
"文本性思想"与"非文本性思想"组概念的提出缘于鲁迅关于传统文化的一段论述。两者之间不存在对等关系,不能混同。鲁迅的思想革命以非文本性思想为革命的中心对象,因此鲁迅思想批判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鲁迅的思想批判几乎涵盖了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宗教等各个方面,其思想批判的对象和范围常常越出了单纯"思想"的范畴,也因此,"反封建"这个定语无法限定鲁迅思想革命的性质和范围。  相似文献   

1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邓小平始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创新是邓小平思想方法最可贵的品质.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具体运用和继承发展,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3.
史学思想的发展与时代思潮历来关系密切,因此研究史学思想必须结合时代思潮。时代思潮包括政治思潮、学术思潮,哲学是学术思潮的重要内容,如唐代的新春秋学对当时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老子》体现了老子的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思想,《论语》所体现出的孔子的儒家德育思想则是对前者的借鉴与弘扬。由此来看,老子和孔子他们在做事时所追求的求真务实、力戒空谈,待人处事不偏不倚、立定中道,为人仁慈谦卑,处变不惊、贫贱不移等道德哲学思想多有相通之处,并对人们的道德教育、道德品质的形成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他们的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思想给我国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和德育改革以诸多的启示:首先,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德育改革应充分尊重和弘扬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传统,做到"古为今用";其次,在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上,不要将一种理论全盘否定或定于一尊,而应当秉持"中庸"立场;再次,在德育改革的内容结构上,应对作为道德基础与核心的"仁慈"这种传统美德加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在史无前例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 ,人民解放军在总兵力少和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 ,能取得胜利 ,与指导三大战役的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有着密切关系。认真总结学习毛泽东光辉军事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基础和核心,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思维评估体系是了解、激励和引导高校教师创新思维的重要方面。而这方面的工作各高校目前做得还不够,还需要从创新思维评估体系的特征、评估指标和评估系统几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撰写的<农政全书>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古代农业专著.徐光启的重农思想,一是"富国必以本业",二是"水利者,农之本也",三是备荒救荒应"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徐光启崇尚实践,他通过调查、访问、观察、实验,把古代农业科技提到新的科学高度.徐光启的重农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这个时代存在“普世价值”的话,那么当选的必然是“民主”和“自由”.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大部分国家都已接受了“民主”思想,然而“自由”却不似前者那般实在,它似乎有些抽象,仿佛总与个人的思想和精神有关.柯林伍德在《历史和自由》里展现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历史和自由,通过他精致的分析,竞融汇在了一起.而且,通过这一联系,现代历史的观念与近代个人的观念回溯到了相同的源头,即它们都是启蒙思想下的同胞兄弟.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对思想在社会演变过程中的异化与回归分析,结合历史和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和正在发生的现象、事件的剖析,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解读了在思想异化与回归的复杂过程以及思想异化与回归的原因。目的在于说明:在社会变革潮流中对思想及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影响之下我们如何结合自己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运用正确的哲学理论分析、判断、选择应该予以吸收或予以抛弃的思想文化——无论是自我异化还是外来影响。从而实现对思想异化过程中积极成分的有效吸收和对消极成分的有效抵制并最终实现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健康、协调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的社会救助有悠久历史,整体上是一种“伦理救助”模式。儒家以性善论为主流的人性思想和以忧患意识为核心的道德心理,构成了传统社会救助的伦理道德基础。儒家以“仁”、“德”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均平”的差等分配伦理思想,构成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道家“无为”的政治伦理和“贵生”的生命伦理思想,以及佛教的慈悲精神,构成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的重要补充。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是构建我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