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东汉人口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东汉前期在籍人口迅速恢复和增长,中期南方在籍人口持续增长,而北方由于羌人起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在籍人口数量三起三落,导致南北分布比重的不断变化。元兴元年,永和元年和永寿3年全国在籍人口曾三次出现高峰。元初5年前后和元初元年是东汉中期在籍人口的两次衰减的谷底。由于元初5年前后史籍缺载,延光4年的在籍人口数量是元兴元年和永和元年之间史籍记载最低,点。《续汉书·郡国志》记载的永和5年的郡国的户籍资料,只是东汉中期人口地理演变过程中一个特定时期的材料,不能代表整个东汉在籍人口南北分布的趋势。由于天灾导致流民的存在,贵族、官僚荫占依附人口,北方的实有人数的实际比重高于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2.
试释《汉书·地理志》郡国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地理志》郡国排序貌似杂乱,其实有章可寻。第一,郡国序列各分排序相当的数个大区,各区内部也遵循相似的方位顺序,证明郡国分列方式有全国视野的分区、排序原型。第二,在合并郡国的“原始”排序中,边郡排序反应了武帝以前的状况,中原的郡国排序则有汉初的痕迹,可知《地理志》所根据的西汉后期册籍,源自众建诸侯、析分支郡之前的册籍。第三,中原地区郡国的特殊排序与秦的征服顺序吻合,汉边郡与秦边郡的排序也有继承关系,可推测汉初册籍直接继承了秦国按边疆方位与征服顺序排列各郡的册籍。总之,《汉书·地理志》的郡国排序,来自秦帝国建立之初的册籍。  相似文献   

3.
《汉书.西域传》所载西域各国户口资料的系年史无明文,但有线索可循。从西域一些国家状况分析,可知《汉书.西域传》中所载西域各国的户口资料应是汉成帝时期的数据,确切的系年应为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或永始三年(前14年)。  相似文献   

4.
《通典·州郡典》十四卷,颇为详尽地记录了唐玄宗天宝初年各州郡的地理情况和户口数字,并与两《唐书·地理志》所载户口数各各不同,是研究唐代人口史的重要资料。对其户口年代加以确定,很有意义。有的同志参照《新唐书·地理志》所言“天宝元年”之数,推断《通典》所载为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之户口数。经过分析考证,我们认为《通典·州郡典》所载户口当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之数,而两《唐书·地理志》所载户口则系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之数。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现略陈管见,以就教于诸位同志。  相似文献   

5.
《汉书》是我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堪称为我国史学史上一块璀璨的里程碑.本文所说的“《汉书》史论”包括《汉书》各纪、表、志、传的序、赞、论及《叙传》,其内容大多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这些史论比起单纯的历史记载来,在表现史家思想和情感方面,更直接,更真实.它不仅是《汉书》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我们深入研究《汉书》思想的一个门户和捷径.《汉书》史论的评史方法,有三个优点,可为后代的典范.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汉书·五行志》记载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和当时发生的奇异现象,从自然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有价值的材料。《五行志》记载的这些现象,从时间上看,包括了春秋直至西汉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从空间上说,当时西汉所辖广大地域皆有记载。内容异常丰富,举凡天文学、地学、气象学、生命现象,昆虫学都有所涉及。笔者作了简单统计,自然现象变化的材料计二百余条、怪异现象五十余条。包括地震、日食、水灾、旱灾、雹灾、蝗灾、怪雨、太阳黑子、陨星、男女转化、冶炼事故等。这些材料有的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重视,有的材料则湮灭无闻或没有引起注意。笔者择要,  相似文献   

7.
利用出土材料校读传世古籍有重要意义。基于封泥、玺印、铜器等出土材料来校读《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郡下"部分条目,一方面验证了传世古籍记载的可信,另一方面纠正了传世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讹误。  相似文献   

8.
刘邦进入关中以后,承秦之制着手重建政治体制,其中包括了最重要的财政体制。经过汉初的努力,西汉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地方财政体制,比秦更加完善、完备。两汉财政机构,特别是财政职官体系,实际上代表着统一的封建王朝初期财政职官体制状况,也成为封建社会中期和晚期财政职官体系的雏形。《汉书.地理志》作为我国第一部正史地理志,它为我们研究西汉史提供了许多重要史料,其中记载了大量地方财政职官的设置情况,如铁官、盐官、工官、服官等。研究《汉书.地理志》所记职官,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汉财政职官的组成、发展概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诗经》文学地理观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受其影响,《汉书·地理志》在风俗区划上借鉴《诗》国地理,具有空间、时间、逻辑上的合理性;在风俗描述上汲取《诗》国风俗,对后世风俗研究、《诗经》研究产生影响;在风俗论议上征引先秦《诗》论,对其所含先秦人文地理观予以深刻的解读和充分的发挥运用.由此可见,《诗经》文学地理观对汉代时贤之影响,亦可窥见其在汉代发展所至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0.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 ,对中华风俗文化进行了区域划分 ,描述了区域风俗文化的特征及内部差异 ,分析了区域风俗文化形成、演变的原因。其原因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背景、历史传统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由其著述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看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2.
受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启发,根据中国"计划生育"30多年的实践,构建多种"人口结构"模型。在构建"人口结构"模型的同时,引入时间坐标,从而获得"过渡期"人口结构的变化规律,这就为控制人口的有序增长,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实施"一胎"指标30多年,一方面已经达到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人口结构"正处于最佳状态,所以有必要将"一胎"指标适时调整为"两胎",以防止生育率的锐减和"老龄化"的激增。  相似文献   

13.
风俗地理思想认为,风俗的形成和延续因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具有区域差异,因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而具有相对变迁,并且这两种因素是同时影响、共同作用的。风俗在形成之后,其特征还具有相对稳定性。《史记·货殖列传》与《汉书·地理志》多角度地体现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目录学视角下,考察《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小说"作品,了解两志对小说的类别性质、源流功用的认识与阐述,梳理两志所反映出的"小说"观念,从而把握中国"小说"观念从汉代至唐初的嬗变脉络。  相似文献   

15.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目,对后代的书籍分类和学术流别的考察具有深远的影响。《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四部分类目录,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第二部重要的古代综合性图书分类史志目录,它对我国古代目录学影响深远,对古籍考证、辨伪意义重大。本文从礼类文献目录这一角度,对《汉志》与《隋志》试作一个比较,从中看出二者的变化,以及历代统治者对礼教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是查考唐代书籍撰述和流传情况最基本的目录文献。两志由于著作时代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具体的编撰背景、著录体例及收录图书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并呈现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汉书·艺文志》所载大学著作研究陈黎明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古代语言学建立于东汉时期,如马建忠在《马氏文通序》中即言:“郑(玄)、许(慎)辈起,务究元本,而小学乃权舆焉。”①因之,语言学史类著作往往自东汉开始说起.实际上,《汉书·艺文志》所载小学类著作...  相似文献   

18.
《隋书.经籍志》和《隋书.经籍志补》的体例和著录方式一脉相承,延续了其四部分法和按书名、卷数和作者的顺序著录图书的方式。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不同之处。《隋志补》依据其它史书中的作家本传,进一步完善了《隋志》的内容,同时又对所增书目进行了考证。《隋志补》中并没有《隋志》中的众多序录,其学术价值也不及《隋志》。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之所以体大虑周,离不开"述""作"两端的卓越成就。就"述"而论,极其重视知识储备的刘勰以整理佛典为契机,继承、借鉴了《汉书·艺文志》在目录文献学上的杰出成果,提纲挈领,温故知新,运用提炼学术的手段和眼光形成创新思维,在《文心雕龙》的内在思想和外在框架上将刘向父子由重经学到重诗赋的文章学观念转变进一步落实。在这一过程中,其文章文体学、文体史学等观念亦深受《汉书·艺文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学方面,周天游同志《论东汉门阀形成的标志》一文,虽然篇幅不长,却首次否定了学术界关于门阀形成于魏晋的成说。以往的观点其所以不妥,主要是将门阀制度发展的高峰期(魏晋)当作开端来肯定,无形中将整部门阀史拦腰斩截了。作者根据“有无士庶之别是确定门阀形成与否的主要根据之一”的观点,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士庶区别萌芽于西汉后期,发展于东汉早期,中期以后日趋成熟。因此门阀形成于东汉应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