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楼梦》的文化负载词汇清晰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面对中德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库恩以寻找中、德语中共有义素的词汇为着眼点,灵活运用以达意为主旨的归化翻译策略,使无中国文化前见的德语读者得以理解小说的深刻含义.中、德文化间的差异性,注定要产生翻译过程中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为译者库恩对《红楼梦》进行中、德语间的文字转换,寻找最适宜的表达语符和创造新的文学魅力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使译本获得了独立的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化翻译是语言组织和策略运用的再创造过程,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将语境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完整地呈现给读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种种选择更受到翻译规范的制约。针对《红楼梦》杨/霍两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定量统计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推导翻译规范的理据性,并试图论证"特定的翻译策略是因为其遵守了特定的翻译规范"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医基本原理、病症与诊疗、中药与方剂以及养生保健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入手,分析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医药文化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发现霍克斯并没有拘泥于异化或归化的翻译策略,而是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包括音译、直译、意译、增译和减译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究《红楼梦》两译本中人物对话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人际功能角度对电影剧本《乱世佳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礼德建构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文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出发,对电影剧本《乱世佳人》的一个片段进行语篇分析,揭示了女主人公思嘉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孙庆双 《理论界》2014,(7):141-143
《红楼梦》中的委婉语对人物性格特征的生动刻画及其形象塑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文学作品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民族的风俗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增强交际意识、提高语用能力,以期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以儒学为主,同时集儒、释、道于一体;英语文化则深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红楼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因素.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对这些文化因素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那么,促使两译者做出不同处理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文章从权力话语理论视角进行探讨,认为翻译工作者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使者,应该尽量保留原文的特色文化,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享有应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对译者来说其翻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不同民族的语言与文化具有共性与个性,从而形成了翻译的可译性限度。本文根据包惠南先生的分类,从语言与文化的不同层面探讨霍译本《红楼梦》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9.
对《红楼梦》中习语的翻译,杨宪益先生基本上采取了"异化"手段来解决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即在译文中尽可能地体现译出语文化内涵;而霍克斯先生为了避免中英不同文化的冲撞和译入语读者的误解,采用了"归化"的手段。异译和归译是翻译过程中的两种"方法",不存在哪种译法"好"或"不好"的问题,只要译文通顺、易懂,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合适性"原则即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红楼梦>两译者在翻译策略取向是归化还是异化上存在着争议.大部分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杨译多采用异化:而霍译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研究杨氏和Hawkes<红楼梦>译本翻译的研究目前很少.本文将针对形象习语的翻译策略在结合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两版本在习语翻译策略上并无显著差异,反而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两译者在49.1%的习语翻译方法和策略上都一致;而且异化在两版本的习语翻译中都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