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杂竞争与发展语境下,日益需要自觉营建核心价值观。传统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在历史磨砺中形成、选择的"群主体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或共同体的基本共识、共同知识、共同情感,是形成共同行动的重要基础。传统与核心价值观相互生成、相互确认。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传统现象,对所有的社会与共同体而言,传统都是营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重要资源;另一方面,不同的区域会形成、遭遇不同的传统,传统的多样性是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原因。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具有丰富而多样的传统,同时又处于多元开放国际格局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营建核心价值观,尤其需要把握核心价值观的重叠共识特征、文化融合趋势,通过社会结构、社会建制的合理化着力增进核心价值观的开放兼容可能。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性。从构成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构成,是对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合理吸收。从价值表述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12个"价值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结晶,其中许多价值词都具有与中国古代哲学相同或相似的独特意蕴。从社会功能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为本"、"以德治国"思想的传承与弘扬。从实践养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合一"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大众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的功能,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之一。公益广告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表达,其广泛的宣传力及隐性传播方式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公益广告的先进形象示范、舆论引导、社会动员更容易引导大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公益广告应该运用与大众贴合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的形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可从四大现实进路出发:教育宣传、社会示范、基地普及、制度保障.这四种路径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知行合一"的进程出发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时,我们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观的全球化与价值观的民族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等三大关系,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向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老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然,自然也是老子美学思想的最高法则.这种自然美学价值观立论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社会价值观基础上,它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以"道"为核心价值的宇宙美学观;二、以"无私"为核心价值的自然社会美学观;三、以"无为"为核心价值的自然精神美学观.  相似文献   

6.
榜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生动载体,具有承载、传递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功能。由于当前榜样自身存在认同困境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不够等内外制约因素,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要发挥榜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需建立榜样生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契合机制,突出民族性与时代性、党性与人民性、中国特色与人类共性的统一;建立榜样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整体推进机制,突出由"权威主导型"向"互动引导型"的模式转变;建立榜样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引导保障机制,突出社会引导与制度保障的结合。只有实现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成培育、宣传传播、学习践行"三大环节中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榜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 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典型案例与一定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对集中,其中要求公民对自甘风险行为自行担责是鲜明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的路径对策,包括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内容的实际运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司法裁判依据的地位,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的具体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呈多元化态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的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坚持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各级组织的导向作用,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力度,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形成社会最大共识,同时重视解决与社会思潮相关的民生问题,取得广大群众认同。  相似文献   

9.
大庆精神作为石油文化灵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爱国"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复调;"创业"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自由;"求实"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智慧;"奉献"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实现.  相似文献   

10.
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绝不会回避对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经验的研究和借鉴.价值观建设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治国思想的成熟和应对国际事务等若干重大事宜的能力的验证.通过对若干国家在其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经验的介绍和总结,可以得出如下判断:科学严谨的法治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教育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辅助力量;文化与媒体等日益引领和塑造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坚强维护者;政党是国家构建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要统领者;民间组织也日益成为参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履的历史经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两大范本——经典范本和经验范本。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依托儒学经典、乡规民约、家训家规、美德典范等"经典"教化得以有效传播,被民众广泛认知和认可;同时,又通过融入至国家各项典章制度,依托规范化的官吏制度、体系化的教育制度、民俗化的礼乐制度,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践履。当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应当有效借鉴和转化这两大范本,根据时代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变化重塑"经典"的价值内蕴,创造性地转化"经典"载体的运用经验和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建构的历史经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明确的话语表达形式,它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特点,它是儒学优秀道德文化资源的现代表述,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奠基于儒学优秀道德文化资源,完善儒学"仁"思想中的国家论、"义"思想中的人格说、"中"思想中的品格说,并发展以"和"为世界观的道德文化体系,从而寻求儒学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理论契合与外在践行路线.坚持传统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的辩证统一,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蓬勃的文化生命力,真正打造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价值认同,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  相似文献   

13.
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内核和本质,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属性,由此决定了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政治性”是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政治化”意在消解其“政治性”,这与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性是毫不相容的.这种主张一旦成为社会主流观念,势必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政治意识,坚决拒斥“去政治化”的倾向,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社会价值观与科学活动科学活动作为人类的社会活动,它的兴起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这种文化背景主要由作为文化的核心的社会价值观体现出来.整个社会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和人们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影响着社会中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具有引领和整合作用。我们党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升,积极促进社会大众的认同。但由于价值观、信仰是涉及人们内心深层的概念,当前人们在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思想上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少数先进分子的事情,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更对意识形态的"灌输"产生严重的"心理拒斥"现象。  相似文献   

16.
"社"、"会"以及"社会"等概念都是历史性概念,其内涵都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丰富发生着不断变化,但其与"人"的概念的关系内容是其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的核心内涵。社会就是一个有关人的复杂的、多样的、多层次的系统概念;社会是人的形式,而人是社会的主体。具体来讲,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发展形式和历史形式;社会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的中心、核心、关键和动力;人是社会的存在主体、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而不应该是以物为本、以社会为本或以社会关系为本。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在价值观变迁中被解构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在价值观变迁中被逻辑地提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引领着"社会思潮",而且也引领着"价值观变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价值观变迁的引领问题上,需要解决"引领什么"、"以什么引领"、"谁引领"、"何以能引领"以及"如何引领"等一系列具体而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要解决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即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广大人民发乎内心的认可与赞许,而这需要经历"价值观认知"→"价值观领悟"→"价值观共鸣"→"价值观信仰"等一系列转化环节。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正视其面临的现实难题,即传统宣教方式难见实效、价值承诺难以全面兑现、价值共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找到正确路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方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领域。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先生在其著《中学修身教科书》系统阐发了其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主体责任观:社会应极力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即生命、财产、名誉,这应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人对社会应该尽的基本义务是"博爱与公益""礼让与威仪",其概括精准、分析透彻、科学合理,具有很高的思想、学术价值。对于我们当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共识和道德观具有重要启迪:第一、文明社会必须坚持维护生命、财产、名誉等人的基本权利。第二、社会成员必须积极履行博爱与礼让的基本社会道德义务。第三,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体现真正的价值共识和主体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价值观念可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大传统"即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小传统"即民间流行的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即"大传统"以"小传统"为媒介融入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构建民间社会支持系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上下通达的渠道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