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择业渠道不够畅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既有社会原因,又有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求职意识;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2.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认为目前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观念、心理上的原因及社会制度、经济上的原因。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主动适应市场就业竞争 ;社会各方面要努力营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 ;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目前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观念、心理上的原因及社会制度、经济上的原因.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适应市场就业竞争;社会各方面要努力营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就业形势严峻 ,冷门专业、非重点院校毕业、低学历、女生、无关系者难找工作 ;择业渠道不够畅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既有社会原因 ,又有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综合治理 :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拓宽就业渠道 ;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用人效益观 ;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毕业生应正视现实 ,正确认识自我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普遍问题;找出了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即主要源于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就此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对策: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高校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转变办学理念;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以期能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持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6.
日本、加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团了解了日本、加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概况及运行机制。日本、加拿大的共同之处是拥有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而且运行良好,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议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要借鉴日本、加拿大的经验,尽早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机制,使毕业生就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就业市场的缺陷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有关政策制度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有: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为毕业生充分就业作好准备;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深化有关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充分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摩擦性失业与就业市场功能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职业搜寻理论对大学生摩擦性失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大学生摩擦性失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割;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提出解决大学生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对策:一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二是对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中介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三是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毕庆三 《新天地》2011,(12):5-6
大学生不就业诚信问题及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社会整体诚信氛围不够,学校片面追求就业率,用人单位选人方法不科学、用人单位对人才聘用的标准不明确、毕业生自身目标不明确等原因造成。民办高校更应从完善社会的诚信意识与学校的诚信教育,完善诚信制度,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0.
论高等教育就业指数评估的原理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综合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指数模型,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应确立多样化服务理念,建立健全集服务、教育、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就业难"成为社会主要问题的形势下,研究"就业主力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今法律对大学生就业权的保障存在漏洞,应该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立法。高校应结合社会形势调整教育教学模式,政府和社会应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完善就业权保障,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社会用人单位过于重视学历、毕业生自身实力不足等原因.提出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必须坚持理想教育,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校毕业生中的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试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如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制约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农科类专业供需矛盾突出,农业院校出现“就业难、招生难”的“两难”局面;农业战线的现实状况和传统的择业观念影响学生择业;农科毕业生本身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相对较差,造成就业困难等,提出农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应加强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设就业指导课,科学系统地规范就业指导课的设置;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主体的具有农科特色的就业市场,为农科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科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这里既有高校教育引导不到位的责任,也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就必须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法律的完善,推动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社会就业环境的优化,并着力在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上下工夫,努力形成政府、社会、学校、毕业生等方面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能力较低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能大大缩短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素养,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就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失信现象屡见媒体,本文对高校大学生毕业生的诚信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毕业生失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本校对大学生毕业生诚信教育与管理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对毕业生诚信教育的建议:严格把关,积极开展毕业生诚信教育;建立毕业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拓宽就业渠道,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加大就业培训;培育诚信社会,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8.
关于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在年复一年地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因为每年都会有新的毕业生涌入就业的大潮,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己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扩招大学生开始陆续毕业,高校毕业生突发性地超常规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愈来愈突出.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其就业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喜忧参半,用人单位抱怨招人难,毕业生却认为理想的工作难求。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市场不完善以及就业观念陈旧等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我们应该从就业结构、市场建设、就业指导、观念转变等方面加以破解,才能使毕业生顺利就业,用人单位得以招到满意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目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及其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选择地区和专业差异较大,就业单位对毕业学校、身份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学校就业率虚高相悖,存在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究其原因是政府在扩招政策制定、就业模式调整、就业引导和相关政策扶持等方面缺少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效果远低于预期;用人单位在用人标准、招聘程序和工资待遇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低、虚高就业率和大学生能力差是主要问题,直接导致大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时的被动局面.因此,高等学校破除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需要综合措施,政府是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局的主导力量,制定科学务实的就业方针政策,用人单位尽快完善大学毕业生相关工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高等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