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认为,康德提出的“人为自然立法”不仅是一个唯心主义命题,而且应该看到这个命题的核心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原则——认识主体先验地赋有一套能动性结构。这个理论原则对人的认识能力、科学知识的性质、认识对象的形成以及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独创性见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正是在对康德提出的主体能动性的思想进行科学扬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找到了认识主体能动性的现实基础——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
文章否定了“关系说”和“效应说”对价值范畴的界定 ,认为价值范畴不仅仅是主客体的关系 ,也不仅仅是主客体的效应 ,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所实现的效应。即价值是主客体关系的效应。从而把价值建立在客观实践的基础上 ,也充分强调价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说明一般价值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实践和人类认识水平发展的必然趋势 ,充分反映了主体在实践活中不仅追求真、追求事物是什么 ,而且追求善 ,追求真实的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研究中的三重主客体关系袁林作为现实的曾经发生过的社会运动过程,历史不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积淀,而实践本质上就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种具体形态。作为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过程,历史研究不过是历史学家认识活动的积淀,而认识本质上也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种具体...  相似文献   

4.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人们普遍认为,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二是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笔者认为,除上述两个基本原理外,毛泽东主体能动性的思想在群众路线的形式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是群众主体的基本力量的思想,主体能动性的实现离不开群众的实践的思想,两种不同性质的主体能动性的思想等,为群众路线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刘宗碧 《创新》2021,15(2):17-28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特点,在于把人的实践的现实关系作为价值的理论对象并由此建立相应的理论范式,这是对近代西方哲学变革和科学超越的结果.这种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方面就是在学理上把价值的对象从客体的"实体"转为实践的"主体",即"现实的人".按照唯物史观,"主体"作为"现实的人"是生产的,即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的.价值现象产生于"现实的人"的实践之中,价值的理论对象只能是指人的实践的现实关系.实践的现实关系作为历史事实发生,它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价值事实,对它的认识需要在逻辑上实现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而这个"统一",是马克思通过"主体"内涵的重构和由此建立新的哲学出发点来超越西方传统哲学而实现的.在理论范式上,提出对现实关系的分析就包含了价值关系的揭示.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命题是"人的发展"或"人类解放".因此,"人的发展"或"人类解放"就是现实关系中的价值向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主题.基于辩证法,从事物内在固有的必然联系的本质规定来看,价值就是人的实践展开出来的未来可能对现实超越(扬弃)的发展关系.唯物史观的各种命题或范畴都是蕴含了价值揭示的理论,它们既在"认识"上揭示了价值的规定,也在实践上规定了人的行动使命.  相似文献   

6.
主体能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而主体自身的修养则是主体能动性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主体能动性,就必须充分认识主体修养的认识论意义,随时注意加强主体自身的修养。实践本身提出的问题要说明主体修养的认识论意义,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主体修养的根据是什么?主体修养有什么实践意义?提到修养,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里不妨摘引一  相似文献   

7.
超前认识是人的思维依据生活实践的需要对未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人们活动所牵涉到的环境的未来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提前反映和设计,它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创造本性,其基本依据是以主客体统一为特征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在这种意义上,超前认识的发生,与人类实践所包含的需要、价值、理性等基本要素密切相关。首先,超前认识与人的需其直接相关,其目标是为了设计和创造自然和社会中本不存在,但却为人所需要的过程、程序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需要;其次,超前认识与人的价值设计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人的价值设计也就是超前认识,它是主体思维对未来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可能运动过程的设计和反映,它遵循人类实践的规律和主体价值利益原则;再次,超前认识与人的理性活动密切相关,它是人类活动中理性色彩最强的一个部分乃至被看作是主体合理性行动的典范。基于此,超前认识是主体的一种对象性的创造活动,它集中地体现出人的实践的创造本性。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他们共同的理论倾向是反对自然辩证法的提法,而主张用历史辩证法取而代之.他们认为:自然界有客观规律,但自然界却没有辩证的发展过程,辩证的发展过程只属于人类.自然界没有实践,没有思想和行为的主体,因而把辩证法归结为自然辩证法,实质上是否定了历史过程的能动性和特殊性,并用自然规律取代历史规律.他们的一些观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实践是辩证法的基础,主客体关系是辩证法的基本关系,总体性思维是辩证思维的重要原则.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辩证法问题上虽然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总体而言,是全面地深化了历史辩证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邓京力 《求是学刊》2004,31(1):112-116
历史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在诸多方面既有明显差别又客观存在着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恰恰说明历史评价在认识中的普遍性,同时也具体展现了事实与价值在历史认识过程中复杂的交互运动。在处理认知与评价、事实与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上,不能简单采取消解矛盾的方法,而要在联系中发现其变化的整体趋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从价值视角出发,本文将文化学研究和认识论研究结合起来,具体考察了文化的认识价值,即文化对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发展具有的意义。文化是主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成果的反映,是主体智慧、力量和价值的凝聚和体现。作为认识成果的观念形态和物化形态的文化是认识活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的出现,不仅加快了认识活动的发展速度,而且拓宽了认识活动发生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实践是人按照自身和物的尺度有目的地改造或创造对象世界的感性活动。人在实践中实现的自身对象化,是实践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是人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根源,也是实践具有双向性改造与认识功能的内在根据。全面理解和把握人的对象化,是科学把握实践范畴的内在要求,是全面理解实践功能的必要前提。马克思在分析人的对象化的特殊形式———异化时,曾指出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可见,人的对象化有同化也有异化,它既体现在实践的结果上,又表现在实践的过程中,既体现在客体,也体现在主体。可是,人们通常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注重物质成果而忽视精神产品,注重客体而忽视了自身,注重同化而忽视异化;这无疑未能科学地反映人的对象化,不利于全面地把握人的能动性和本质力量,更不利于通过人的全面的对象化认识自身  相似文献   

12.
李高荣 《社科纵横》2011,(11):108-110,117
康德哲学的能动性体现在"为自然立法"的自我意识和"为自己立法"的自由意志两个方面。前者属于理论理性,适用于现象界;后者属于实践理性,适用于物自体。尽管康德用目的论来调和两者,使前者从属于后者,但总体上他将两种能动性割裂开来,使其被严格地限制在各自的领域,这一方面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矛盾,另一方面却带来了认识主体与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之间更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厚思想意蕴、清晰实践路径和重要时代价值。可以从基本内涵、本质属性、价值取向和历史方位四个维度理解其思想意蕴,从路径选择、行动指南、制度支撑、实践主体、精神动力、力量源泉、领导保障、任务布局和作风要求九个方面把握其实践路径,从理论创新意义、实践引领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三个层次认识其时代价值。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就要理解其丰富厚重的思想意蕴、牢牢把握其系统清晰的实践路径,大力彰显其重大深远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历史本质问题是历史哲学的最高问题。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而历史认识的最高视野,则是历史的社会价值观点。作者首先分析了生产实践本身的双重价值意义,认为一切社会历史实践,本质上都是人们通过对象客体价值的创造,来实现人的主体价值的活动。文章又从个人价值、群体价值的追求活动,进一步提示了社会历史的深层本质,是人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创造和实现。文章通过人的“双重生命价值”的分析,论证了社会价值的本质取决于人的类价值和类本质,其表现形式是人以“自在生命价值”为基础对“自为生命价值”的追求;而其实质内容则是人对人自身类本质的追求、创造和实现。最后,作者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规律观点及其人和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为依据,进一步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规律和最深层本质,是人们通过他们个体本质、群体本质的实践创造活动,去不断追求、创造和实现人之为人的类本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康德先天图式与认识论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永清  林昆勇 《创新》2007,2(2):102-107
康德自称在认识论上发动了“哥白尼式革命”,但他的论断名不符实。在笔者看来,认识论上的大革命始于对康德先天认知结构思想的否定,终于对它的否定之否定,而这一工作是由历代马克思主义者逐步完成的:他们应用历史的、实践的、辩证的观点,首先解决了认识的基础、能动性与矛盾性的问题,发现了认识运动的宏观规律,继而解决了先天认知结构和后天认知结构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揭示了认识活动的微观规律,最终完成了康德带头发动而无力推进的认识论变革与创新的伟大任务。  相似文献   

16.
关于价值、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的潮流中,人们都在谈论价值问题。价值与价值评价的关系,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的关系,是哲学价值论的两个难题。许多对于价值问题的争论和失误,都发源于此。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必须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一、价值与价值评价价值或价值属性,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客观的关系。客体是客观的,主体需要也是客观的,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肯定与否定关系也是客观的。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关系。主体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  相似文献   

17.
一、主体认识能力及其作用主体认识能力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主体反映能力和认识指导实践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实践——认识——实践”的公式,分解为“实践——认识”的认识系统和“认识——实践”的实践系统。认识系统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体现了主体反映能力,实践系统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体现了认识指导实践的能力。主体反映能力,可以具体化为感觉能力、知觉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什么我们把反映  相似文献   

18.
主客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由于不同历史时代,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异,看世界的视角不同,对主客体关系理解不同,哲学主题就不同。从古希腊和中世纪哲学致力于对本体论的探讨到近现代哲学致力于对认识论的研究,实现了哲学主题从客体化向主体化的历史转换。然而,从近现代哲学过分张扬主体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消解主体,充分暴露出其主体性哲学的片面性和抽象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科学的实践观入手,从人的实践活动来说明和规定人的主体性,则实现了哲学主题的根本转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主体—技术手段—客体”系统范围内,主体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是作用于客体的能动性的源泉。主体包括个体、社会集团和社会。社会作为主体是通过个体的活动实现的;个体作为主体是以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客体则是包括在主体的生产活动中的自然界的一部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被描述为人的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不是某种仅仅与主体有关的东西;它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生产活动的主观方面在最一般的形式上表现为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客观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人的主体性韩淑华目前哲学界对主体众说纷坛。我认为,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范畴。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在同客体的关系中来展示自己,是某种行为的主要发出者。所以,主体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个体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