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瑞芬 《东岳论丛》2000,21(4):115-118
在苏轼现存的2400多首诗中,语涉讽刺者大约可占三分之二。其讽刺时政的诗篇,有些是露骨的讽刺;有些则是隐而不露,但其中蕴涵着“精悍道古”式的辛辣幽默。在其一部分赠答诗中,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在表现对亲友的真挚情感的同时往往也借助讽刺的手法,从而使这类诗带有亲切而幽默的情调。其语带自嘲的诗篇亦占相当数量。用事讽刺是苏诗重要的讽刺手法,而大量运用比喻进行讽刺尤为其最大特色。运用反语和对比进行讽刺也是其常用的手法。上述讽刺手法往往互为交错或同时并用,妙趣天成。我们应该把苏轼诗歌讽刺艺术的渊源追溯到庄子。苏诗的讽刺艺术集前人讽刺艺术之大成并发扬光大,是我国诗歌史上讽刺艺术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2.
曹禺的讽刺艺术是一种忽略了讽刺的讽刺。他温婉宽厚地将讽刺寄寓在客观的艺术描写之中,始终对准半封建培半殖民地社会中的丑恶,并为塑造典型的人物服务,形成了静冷深刻、绵藏针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本文廓清了人们对传统讽刺小说的理论误区,并对明清讽刺小说的发展轨迹作了清晰的勾勒。在叙述的过程中,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讽刺艺术对讽刺小说的浸淫与渗透,并从古代讽刺小说文体的演变中归纳出明清讽刺小说的艺术规律。本文还对明清讽刺小说的叙述模式与艺术图式作了简要的总结,并试图通过与西方讽刺艺术的比较研究抽绎出明清讽刺小说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4.
《郁离子》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徐一夔谓其“牢笼万汇 ,洞释群疑 ,辨博奇诡 ,巧于比喻 ,而不失乎正”1。然其主要成就则体现于讽刺艺术的成功运用之中 ;鲁迅先生“寓讥弹于稗史者 ,晋唐已有 ,而明为盛”2这一论断是否包含《郁离子》一类著作 ,我们不得而知。在我看来 ,《郁离子》是一部寓言体讽刺文学的杰作 ,任何一位有志于研究中国讽刺文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 ,大概都难以对《郁离子》视而不见 ,避而不谈 ,它对讽刺文学所作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因此 ,对《郁离子》的讽刺艺术作一深入的探讨 ,当是刘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姑尝试之…  相似文献   

5.
《长河》是在沈从文的创作经验与创作热情都达到了巅峰时刻的创作,由于没有最终创作完成而成为其一生的遗憾。在《长河》中,沈从文的写作视野已经从关注某几个人命运的小我转向发现以国家作为背景下的大我,这也是《长河》存在的一种使命感,是我们应该透过文章去发现的作者隐藏于其中的深意。其内涵的秋与愁,美与希望都折射出作者特殊时段的边城情怀。  相似文献   

6.
《史记》全书中,讽刺艺术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应该是《酷吏列传》。《酷吏列传》的讽刺手法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客观叙述深含讽刺;运用对比手法妙寄讽刺;运用层递推进的叙述手法取得讽刺效果;运用复笔手法增强讽刺力量;引用他人言论强化说服力。通过委婉曲折、富于变化的讽刺艺术,司马迁对于当时的酷吏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和揭露,表达了自己对当代政治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神性”作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生命意识范畴的支柱之一,是沈从文极力推崇和书写的艺术精神。“自然神”和“巫神”两位一体的神性空间使湘西世界成为一个“泛神”的世界。它的产生既是湘西“地域边缘”的自觉体认,也是“文化边缘”者生命理想的主观流露,彰显出对民族国家建构的想象和探索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围城》是一部新《儒林外史》,讽刺艺术高超,独具一格。作品通过精彩入微的细节描写,暴露讽刺对象的种种动态,婉而多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通过广泛新奇的譬喻对生活百态进行冷嘲热讽,令人捧腹开怀,回味无穷;通过漫画式的笔法高度概括集中平常不以为奇的儒林丑态,淋漓尽致地勾勒了一幅上层儒林的百丑图,在幽默得引人发笑的同时引发读者对社会和现实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透视度。  相似文献   

9.
幽默、讽刺和喜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讽刺、滑稽、调侃是喜剧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但在喜剧创作过程中各具不尽相同的艺术功效。幽默要温敦些,讽刺则冷峻些,二者不是截然而异的。喜剧是以其喜剧手法,对社会生活的矛盾和不协调做大快人心的揭露或赏心乐事的炫展。喜剧性情节、喜剧性性格、喜剧性语言,构成喜剧艺术的三要素。讽刺性喜剧与诙谐剧的区别在于对不同喜剧机制的运用。在充分调动喜剧的直接效果一“笑”的艺术心理基础上,才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笑的艺术创作心理和创作技巧,从而产生最佳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10.
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继《金瓶梅》之后又一部优秀的“世情书”。这部书的写作,明显地受到了《金瓶梅》的影响。它不以言情言欲为重,而是将描写的重心鲜明地倾向了社会写实。书中除了一些合关“转世轮回、因果报叵”等易有民间宗教文化色彩的遣染和敬陈,大空的是对于社会吕个阶层、吕色人物,从村造、嘉庚、举业、学塾、道现专门到在重任行、婚投嫁娶和生着病死等等生活的种种音通现象真实自然的刻级。激书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现实识世之作。书中率以世俗俚语和书面用语相结合,高讽刺于写实的白描和叙述2中,从…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他所创作的湘西小说,以爱与美的悲剧性冲突作为小说的基本内容,以悲剧连环套式的循环结构作为小说的基本形式,以冲淡的小品散文的创作手法作为表现悲剧的基本手段,构成其悲剧艺术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特的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12.
论文突破了通常的将沈从文小说按题材分为都市与乡村两部分,而别有新意地从叙事视角上,按沈从文小说中“自己的成分”的多少划分为影子作者叙事与非影子作者叙事.认为沈从文小说凡是以第一人称叙事,带有自叙传性特征,以影子作者进行叙述的,由于受到自身生活的束缚,特别是追求小说的真实性、感染性和趣味性而不免带来叙述上的琐碎,拖沓,冗长,而离作者自我较远一点,冷眼的作旁观者,以非影子作者叙述的,作者就能与“自己分离”,“冷眼的作旁观者”,追求小说的艺术性,让人感到艺术上的明净节制,客观沉静,一扫“自己成分稍多一点的”小说的那种令人腻烦的囉嗦散漫、拖沓琐碎.论文比较全面地考察了沈从文从第一人称叙事到非第一人称叙事,从影子作者叙事到非影子作者叙事,从“故事”的第一人称讲述到构建叙述框架进行讲述,从“自我”的突出到“自我”的退隐等叙事视角的转换,认为正是这种转换有力地推动了沈从文小说艺术的成熟.论文并且探讨了沈从文叙事视角的这一转换与艺术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周海波 《东岳论丛》2020,(2):90-97+191
《阿黑小史》是研究沈从文小说艺术不可或缺的作品,它的版本变化体现了沈从文及其作品选编者不同的艺术思维和价值取向。《阿黑小史》作为湘西小说的代表作,呈现了作家独特的小说观念和写作章法。在沈从文那里,"平平的写去"是一种创作姿态,也是小说文体的一次重要回归,按照生活的事实而不是生活的逻辑构造作品,不以因果关系而以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与本原性结构小说,是《阿黑小史》及其沈从文小说的艺术之美。使用"散文化小说"或"抒情小说"等概念无法真正概括沈从文小说的文体特征。沈从文不特别注重塑造立体的具有丰富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而主要以独特手法写出了人物的写意特征,同时,空间化结构带来现代小说新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尽管沈从文的早期性爱书写存有过于直露的倾向,但总体而言,沈从文十分注重性爱书写的策略。其小说大都借助了空白、暗示、象征等艺术手法诗性地表现性爱,拒绝了性爱细节的赤裸裸展示和性征性状的精细描绘,将性爱过程以审美感悟的方式作抽象的书写和诗意的抒发,使其呈示出一种月下赏花般的朦胧美和此时无声胜有声般的含蓄美。  相似文献   

16.
林慧 《南方论刊》2007,(3):82-83
乔治·奥威尔在《动物农庄》中借助寓言式手法,讽刺了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普遍存在的弊病,他以极富洞察力和预见性的眼光,直截了当地剖析了极权主义的统治方式,描述了极权主义可能导致的巨大毁灭。本文试图通过对《动物农庄》的分析揭示这则寓言的背后寓意,看看它怎样成为一把刺向极权主义的匕首。,  相似文献   

17.
讽刺文学作品是文学作品中颇具影响力的一种形式,有独特的表现手法。文章从语言(词汇,句式)层面以及修辞(反语、夸张和对比)层面分析外国著名讽刺文学作品,以更好地领悟作家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新论--沈从文与旅游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宗元 《江淮论坛》2003,(6):108-115
旅游文化是铸造沈从文文学大师、辉煌人生之重要因素;沈氏旅游文学业绩、特点、意义;旅游生活是文学创作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优秀作家。人们通常从文学作品解读的角度分析他。其实他更是一位文学理论家,他的创作思想更能体现出其人格魅力和创作个性。本文力图从他作品中关于创作的谈论把握其文学创作现。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是中国新文学久负盛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个性、有影响的批评家,本文重点论述了沈从文的文学批评观和批评个性,力图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的总体框架下把握沈从文的理论贡献,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