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大学“去行政化”论纲——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不怕得罪任何人,不管是个人、阶级,还是舆论、回忆,也不管他们多么令人敬畏。我这样做时往往带有歉意,但从不感到内疚。但愿那些由于我而感觉不快的人,考虑到我的正直无私的目的而饶恕我。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的权威说法,中国高校科研能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五[1]。对此官方说法,学者们感到"无奈而悲哀",因为"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科研能力的评价方式,造成‘学术泡沫’炫人眼目与‘学术垃圾’堆砌如山"的现况[2],  相似文献   

3.
高校“行政化”可以分为高校外部治理结构和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行政化.高校“行政化”势必会降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阻滞决策程序的多元化参与、助长行政机构及人员的越权干预、妨碍学术事务的有效开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依法治校,通过大学章程的建设,重新定位高校与外部的关系;调整高校内部的决策、行政、学术治理结构.使大学章程作为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重要契机,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功员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70-72,108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去行政化”改革是针对高校行政化问题提出的.首先,厘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是改革的前提.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性质、主体和行使方式不同,二者的关系决定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类型,二者趋于均衡的体制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其次,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平衡机制是改革的关键.要在制度规定上界定清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职责范围;在机构设置上建立健全完善的基层学术权力组织;在权利监督上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5.
高校“去行政化”与重塑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行政化表现为三种趋势:一是对外管理政府化;二是对内管理行政化;三是由政府化和行政化滋生的官僚化。随着高校行政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大学精神被严重扭曲。因此,对外要去政府化,扩大自主办学,重塑独立精神;对内要去行政化,突显学术自由,重塑科学精神;在高校内外管理上去官僚化,彰显以人为本,重塑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张侃 《中州学刊》2014,(5):87-91
高校行政化的本质是高校被纳入政府体系之中,在与政府系统交互过程中日益趋同化,最终成为与政府同形同构的社会组织的现象。高校行政化的产生源于高校组织的制度化,宏观上制度环境合法性的压力、中观上组织场域中组织基于功利激励的理性选择和微观上共享观念对高校组织的形塑,这三方面共同促成了高校与政府的组织趋同。在与政府组织趋同过程中,高校过于注重合法性机制,忽略了效率机制,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要推动高校的良性发展,使高校组织在合法性和效率之间达成平衡,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高校的去行政化:转变政府职能,变革制度环境;实现校长民主遴选和专业化;取消高校行政级别;重构高校共享观念。  相似文献   

7.
《湖南社会科学》2005,(6):F0002-F0002
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评价科学研究质量,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攻关项同。2000年该项目完成了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4年)7年数据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和国内电讯网上向社会各界提供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翻译研究在追逐西方译学研究现代性神话的进程中是否沦入自我学术殖民之中?自我学术殖民的具体症状为何?在后殖民主义和反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语境下,我们如何展开去学术殖民主义的话语实践?翻译领域的去学术殖民主义话语实践有何吊诡性与战略性?通过考察张佩瑶《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的具体话语实践及其指导方针“丰厚翻译”,试图探讨国内译学研究去殖民主义话语实践对去学术殖民主义的突破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平原 《云梦学刊》2010,31(5):F0002-F0002
我之关注大学问题,最早是因与夏晓虹合编《北大旧事》而广为人知。但就学术思路的形成而言,则必须往前推十年。我的博士论文主要讨论晚清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很自然地,牵涉到新教育与新文学的关系:“梁启超以废科举开学校育人才为政治上的‘变法之本’;其实,这何尝不是文艺上的‘变法之本’。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第1条对《刑法》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定并未能解决长期以来社会对该罪"口袋罪"的诟病。该《解释》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四要件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泛化的"公众存款"不当地压缩了为公司法、合同法等基本法律所保护的投融资活动;二是不特定对象与公开宣传并不能清晰地界定吸收公众存款的非法性;三是它无视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活动同银行吸储(放贷)一样均属于合法的吸收社会资金活动,且不当地强制要求前者须经过政府部门的事先批准。基于此,并结合我国现行有效的民商事基本法律之规定,应该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去罪化处理,回归其应有的合法本性。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第八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在银川召开。学者们就当前学术期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从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自身规律、社会责任、时代要求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当下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新思路:其一,面对市场经济,提出学术期刊的共享性和外部性存在,使得它不适合市场动作,只能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由政府与相关科研机构买单。其二,学术期刊评价问题,转载期刊和评价机构必须秉持公正客观的立场和态度,改变目前学术活动中对转载和引用的过度倚重,要考虑调整评价办法和标准。其三,要体现学术品牌的价值,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通过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来实现,既要担当社会责任,又要承载历史使命。其四,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将推动着期刊工作的变革、创新和发展。期刊社要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办刊人的素质。本次论坛多有精彩之论,这里仅以笔谈的形式摘其要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目前,湖南省共有本科院校学报(社科版)26 种(含湖南省委党校所办的《湖湘论坛》),这些学报不但为各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舞台和园地,而且对繁荣整个社会科学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近年来各高校学报的系统阅读,总的印象是:各学报都较好地坚持了正确的理论导向,绝大多数学报都较严格地把握了选稿用稿标准,一些学报所办的栏目个性鲜明,独具特色,发表了大量有质量、有影响的好文章。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学报办得特色不鲜明,高质量的文章不多,尤其是栏目设置特色不明显。笔者认为,在目前高校学报林立,争夺高质量的稿源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应当“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