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英国学派的启示”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16—17日在吉林大学召开。英国学派新一代领军人物、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教授、吉林大学名誉教授巴里·布赞,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勇进以及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朱瀛泉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刘德斌教授主持,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此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英国学派对历史的解读”、“英国学派与国际关系学”和“英国学派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学自成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就与历史学有着不解之缘,研究国际关系必须具有历史学基础。在国际关系研究史上,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曾经受到科学行为主义方法的挑战。冷战后,国际关系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与人文并重,并偏向人文。日益发展的中国需要中国学者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理论流派。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需向历史学习,充分吸收并采用历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瑞 《云梦学刊》2012,33(1):2-I0001
为进一步构建日益成熟的“故宫学”整体框架,聚焦故宫学研究的宏观认识和研究方法,交流该学术领域的新资料、新信息,研讨共同关注的议题,为各界相关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学术观点、分享学术成果、促进学术联系的平台,推动与完善故宫学学科理论建设,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于2011年11月11日至12日举办“故宫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朱万曙 《学术界》2005,(1):115-123
20世纪 80年代后 ,徽学逐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重视。其兴起的原因有多种 ,但与当代学术潮流的走向相吻合 ,是重要的原因。其与当代学术潮流有四个方面的吻合 ,第一是新资料所带来的新学问 ,由于徽州保存了大量的文书和典籍文献 ,使徽学超越了一般地域文化研究的层面 ,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第二是随着历史学研究的深入 ,地域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徽州地域文化以其特色和丰富性 ,和宏观研究形成互动 ;第三是 8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史、经济史等专门领域的拓展 ,民间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徽州大量的历史文献反映了民间社会生活情态 ,从而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第四是当代学术越来越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徽学已有的成果体现了这样的交叉 ,显示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2016,(2)
国际关系学中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始终伴随着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使得学派之间的交流大多以理论争论的形式出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扩大,国际关系学者们愈发意识到那些曾经主导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已难以全面有效地解释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领域,学者们尝试通过理论合成、视域融合与分析折中主义等方式实现范式之间的有效交流和融合,以此提高国际关系理论对现实世界的综合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史学集刊》创刊于1956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专业史学期刊,由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专家于省吾题写刊名。初为半年刊,1981年改为季刊,自2006年起改为双月刊。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史学集刊》一贯秉承“传播学术薪火,弘扬历史文化”的办刊宗旨,坚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的办刊理念,发表了大量学术精品。作为新中国创办较早的史学刊物,见证了新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为繁荣入文社会科学研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史学集刊》一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历史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采源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2006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史学集刊》坚持中国史与世界史并重、古代史与近现代史并重、基础理论研究与热点问题研究并重,突出跨学科研究、突出新思想探索。在坚持历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兼及与历史学密切相关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将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探索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言之.有以下几方面办刊特色第一,提倡扎实严谨的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近年来,面对学术界出现学风浮躁的观状,《史学集刊》坚持优先刊载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文章,本着“研究深入、独树一帜”的原则,发表了一批有见地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第二,注意捕捉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与新的学术增长点。《史学集刊》一直重视把握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与新的学术增长点,努力向读者介绍最新的研究热点,刊登了一批跨学科研究论文,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新领域、新问题的探讨。将历史研究向纵深开拓,不仅填补了许多传统历史学研究中的空白点,也为今后的历史学走向跨学科研究,深化、细化历史学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第三,与国际学术界接轨,拓展海外稿源。一方面立足于使刊物成为向国际学术界展示中国最新史学研究成果的窗口,另一方面也致力于成为国际学术界与中围学者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以形成有效的互动,构建了由海外一流专家和知名学者组成的稳定的作者队伍,如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国国际关系学会前任主席巴里.布赞,现任英国国际关系学会主席理查德.利特尔,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美围弗吉尼亚大学外交事务系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布兰德利.沃麦克等教授都曾为《史学集刊》撰稿。为学术界提供一个了解国外学术动态的窗口,同时也把《史学集刊》的影响进一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7.
2012年8月20日,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回视与前瞻:组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会议旨在总结社会学学科重建以来中外学界关于中国组织研究的经验和案例,深化对组织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理解。来自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术单位的著名教授、青年学者三十余人,围绕"组织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组织管理"和"单位研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8.
朱寿桐 《河北学刊》2003,23(3):28-33
20世纪末的中国人文学术,虽然并没有像80年代中后期那样大张旗鼓地宣传方法论,倡导方法论,但丝毫没有忘却学术研究对方法论的总结、运用与开掘;无论在哲学、历史学还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内,学术方法论的更其深入、更其沉潜、更其扎实的思考,都似乎可以理解为中国人文学界对于新世纪学术的一种最直接的贡献,或者说是一种最切实的导引,一种最热烈的企盼.考察20世纪末三年中国人文学术的基本成就,应能清晰地看出,作为那个世纪中国人文学者走向新世纪基本学术姿态的显现,更深入、更沉潜、更扎实地思考方法论问题,总结、介绍并运用中外古今学术方法,开掘新的研究方法,构成了世纪之交中国人文学术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26-28日,由中华美学学会、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华美 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100余位知名教授和近些年 来在美学领域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汇集长春,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美学的发  相似文献   

10.
杨瑞  王艳 《学术月刊》2022,(1):208-210
<正>2021年12月4日到5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杂志社联合复旦大学历史系举办的“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跨学科学术研讨会于上海举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中青年学者济济一堂,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研讨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形成的关系,重点探讨3到9世纪中古中国各民族的文明交流与融合。大会分主题报告和小组研讨。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的纳日碧力戈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韩昇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张晓虹教授、上海大学历史系徐坚教授分别做了大会主旨发言,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切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学术规范化运动, 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规制学术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更寻求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彰显, 学术传统与学术风气的生成, 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的促进。自上世纪90年代起, 关于学术规范化的问题研讨已如春风化雨, 渐起蓬勃之势。以推动学术规范化、学术繁荣为目的, 以建构学术研究范式为指向, 以国内著名学者———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邓正来先生主编的《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出版为契机, 吉林大学邀请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于 2004年 9月 15日召开了“中国学术规范化研讨会”。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法学院教授张文显主持会议并发言。会议就中国学术规范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共同探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化问题, 以期推动中国学术界学术意识的培养, 努力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本期, 特将与会部分学者的观点挹其精要, 整理成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篇演讲是著名学术自由人邓正来教授于 2 0 0 3年 6月 2 4日加盟吉林大学时 ,为吉林大学师生所作的精彩学术报告。在加盟吉林大学之前 ,邓正来教授是一位独立的不隶属于任何组织和单位的学者 ,曾经谢绝了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优厚条件的邀请。为吉林大学的盛情和真诚所感动 ,他最终选择了吉林大学。邓正来教授加盟吉林大学 ,必将进一步壮大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队伍 ,增强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法学理论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 ;他与国外学术界建立的广泛联系 ,将有助于吉林大学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把吉林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史学的学术规范与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兰克学派兴起以来,历史学已成为一门专业化的学科,历史研究者也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群体。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与其他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样,是人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知识工具之一,有其独特的学术规范与原则,历史学家也有其独立的学术人格。他们对其研究客体——以往社会的观察,是保持一定的知识学距离的审视,通常要避免个人情感与价值的介入,依据史学研究的规范与原则来言述其知识性认知。这是作为学科化的历史学区别于传统文人式清议或近代意识形态宣传的分界线。这对历史学的专业研究者本应是不成问题的常识。然而,…  相似文献   

14.
"香港学"("澳门学")是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文学等领域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内地有关港澳研究的状况,通过一份学术刊物的"港澳研究"专栏,分析了港澳研究的变迁及其学术特点,并对未来的港澳研究学科建设提出若干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各位同仁:大家好! 在此,我首先代表《云梦学刊》对各位拨冗光临本次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对河北省社科院及《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社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由衷感谢!借这个机会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命题."当代学术史研究"是由两个要素组成的.第一是"当代",指1949年至今;第二是"学术史研究".我们对"学术史研究"最简单的界定就是"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学者本来是研究学术的主体,但在学术史的视野之下,学者变成了学术研究的对象,即学术研究的客体.当代学术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当代学术发展的宏观研究.比如说研究当代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当代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大致阶段等等.二是关于某一学科发展的学科史研究.如研究当代历史学学科史、文艺学学科史、鲁迅学研究史等等.三是关于学者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6.
跨学科研究即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法则或研究领域的成果对某一问题进行学术考察,这种研究的结论会对这两个领域学术原则的证实及发展同时做出贡献.民族学与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是社会科学范畴内不同学科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互相借鉴.民族学和历史学各自作为一门自律的科学,它们需要借鉴彼此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但这并不等于说两门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彼此可以直接适用.不过,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并不否认人类学和历史学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区别.概括地说,有如下几点:(1)历史学的研究工作建立在无数观察者提供的文献资料的根据之上,间接地通过这些史料“复原”特定的社会风貌,民族学则强调在实地调查中通过研究者对现实社会的直接参与和理解研究资料,以展示特定文化中的社会原型.(2)历史学对人类社  相似文献   

17.
一学术大师无疑是学术发展的标杆。在学术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都企盼学术大师产生。那么,何谓学术大师?学术大师是学术领域中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杰出代表。学术大师应该是学术水平高超、造诣精深、成果丰硕的优秀学者。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1月25日至28日,由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21届中国朝鲜韩国学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主持,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匡乐满、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金基石(线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此次学术研讨会以"中国朝鲜韩国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论"为主题,共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延边大学等国内朝鲜韩国学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200余人于一堂,积极总结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中国朝鲜韩国学的现状和性质,探讨其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共同举办的“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学术讨论会 ,于 2 0 0 2年 1 2月 1 4日至 1 5日在南开大学举行。这是国内第一次以公私观念为主题举办的专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多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 4 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的学术专长分别属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文学等不同学科。与会学者对公私观念作了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 ,提交的论文和发言涉及一批相关的课题 ,主要有中国公私观念的产生、确立及演变的历史过程 ,不同历史时期公私观念的特点 ,…  相似文献   

20.
学术规范的内在支撑——学术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学术规范化运动, 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规制学术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更寻求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彰显, 学术传统与学术风气的生成, 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的促进。自上世纪90年代起, 关于学术规范化的问题研讨已如春风化雨, 渐起蓬勃之势。以推动学术规范化、学术繁荣为目的, 以建构学术研究范式为指向, 以国内著名学者———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邓正来先生主编的《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出版为契机, 吉林大学邀请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于 2004年 9月 15日召开了“中国学术规范化研讨会”。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法学院教授张文显主持会议并发言。会议就中国学术规范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共同探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化问题, 以期推动中国学术界学术意识的培养, 努力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本期, 特将与会部分学者的观点挹其精要, 整理成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